“大家鉚足了勁,就是要幹出一些成績”(在現場)
本報記者 徐馭堯
一條318國道串起了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的多個村莊。村莊裡,兩名“扎西”正在比拼——如納村的扎西羅布和阿西村的扎西平措都是村黨支部書記,比的不是別的,是村裡集體產業怎麼發展。
這種比着乾的勁頭,得從去年說起。去年底,全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擂臺比武”活動展開,村支書們走進不同村子,現場剖難題、談經驗。正是在這次活動中,兩名“扎西”長了見識,受了啓發。
在城裡送過煤氣、搞過物流、開過出租,扎西羅布2012年選擇回家鄉,用積蓄買了一臺小型挖掘機,摸索着承接項目、發展產業。“有些事情沒做過,就邊幹邊學。掙到錢,就有更多人跟着一起幹。”扎西羅布說。這幾年,他帶着村民開機械公司、建飼草基地,大家的生活蒸蒸日上——2023年,村集體收入79萬元。
在去年底的“擂臺比武”活動上,扎西羅布見到了差距,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在隔壁村參賽,見客棧工作人員端上一盤野菜包子,扎西羅布有點驚訝:“這東西,遊客愛吃,咋不包裝得更高大上?”
“遊客來,看中的就是這些原汁原味。”客棧經營者答疑解惑,“但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時,要不斷提高住宿條件,優化服務意識。這些都做到,生意自然好起來了。”
扎西羅布恍然大悟,回村後立即操持起來。如今,他籌劃着把村裡幾棟房子改成特色民宿。“我們請村裡走出去的大學生回來經營,他們更懂得如何抓住市場機遇。”扎西羅布說。
“擂臺比武”,不只是找差距,也是談合作。
“我們的養牛場目前有300多頭牛……”帶着其他村的黨支部書記走進養牛場,玉沙村黨支部書記頓珠次仁介紹起村裡逐漸擴大的產業,提及飼料是制約因素。聽者有意,扎西羅布趕緊問道:“你們村有那麼多牛,我們村裡種了1000多畝的飼草,咱們能不能合作?”“除了飼草外,能不能給我們村提供點玉米作爲飼料?”另一名村支書聽扎西羅布這樣說,也過來詢問。如今,扎西羅布緊鑼密鼓地籌劃種植玉米。
“扎西書記懂做生意呢!”如納村一名村民豎起大拇指,對扎西羅布連連稱讚。
看到如納村發展得紅紅火火,另一名“扎西”坐不住了。聽扎西羅布介紹經驗後,扎西平措下決心,要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上再下功夫。
如納村的賞花遊人氣旺,扎西平措便計劃在阿西村周邊開發一片高山桃花林。“和你們比,我們這裡海拔略高,花期較晚,景觀時間上有一定差異。咱們兩村互補,能拉長波密縣的賞花時間。”他和扎西羅布交流着想法。
發展集體經濟,除了利用自然稟賦,扎西平措還有一個好辦法——“三級和議”。作爲在阿西村發源並在玉普鄉推廣的一種調解制度,“三級和議”指的是全鄉通過雙聯戶、村兩委和鄉鎮三級開展調解,來化解基層矛盾。“工程建設,難免有爭端矛盾。利用‘三級和議’,矛盾大都能在第一時間快速解決。羣衆矛盾少了,企業經營也更高效。”扎西平措說。
在波密縣,村黨組織帶頭人相互交流合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幹勁十足。
據介紹,以2021年村兩委換屆爲契機,波密縣139名致富帶頭人、223名技術能手、18名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被依法選入村兩委班子。“鄉村人才充實,越來越多人能立足特色稟賦,取長補短謀發展,大家鉚足了勁,就是要幹出一些成績。”波密縣委相關負責人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10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