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幫扶這道題
如果把中央單位定點扶貧比作統考題、把援疆援藏援青比作必答題,庫區移民振興更像一道特色題。大型水電工程建設產生了如何實現庫區移民安穩致富的新問題,但項目建成後的巨大綜合效益也給庫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契機。工程開發運營企業和主管部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因地制宜做好移民後續工作,讓庫區羣衆共享改革發展和開發紅利。
大型水電工程本身就是綠色動力引擎。水電站所在地往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貧困問題突出,建水電站首先要做好移民安穩致富工作。以三峽工程爲例,其先後遷建2座城市、10座縣城和114座集鎮,新修等級公路830公里,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壯舉,三峽庫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事實上,不少水電工程的移民經費超過了工程本身的投資,工程修建促進項目所在地基礎設施改善、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成爲拉動庫區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動能。隨着我國水電開發不斷深入推進,要充分發揮大型水電開發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助推水電庫區移民快速走上致富路。
開發水電工程的同時要注重發揮水電與新能源發展協同效應,進行流域水風光一體化開發。廣大庫區擁有豐富的風光資源,規劃建設光伏、風電可進一步放大庫區清潔能源資源優勢。可以拓展板上發電,板下耕種、養殖的“光伏+農牧業”“光伏+漁業”等新能源幫扶新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時豐富庫區羣衆增收渠道。
發展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之策。幫扶單位不僅要提供“輸血”幫扶,更要注重產業“造血”幫扶,幫助庫區將資源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需要強調的是,產業發展不是空中樓閣,幫扶單位要緊緊依託當地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市場空間、環境容量以及當地的產業規劃,因地制宜確定產業振興方式。只有集中力量把特色產業逐步做優做強,才能成爲富民之本。
“建好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批移民”。庫區振興工作是利國利民的長期工程,基礎設施完善需要一磚一瓦地建設,產業培育需要一點一滴地積累,生態環境改善需要一心一意地守護。要建立移民後續幫扶長效機制,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爲功,大力投入、持續投入,真正做到飲水思源、回饋庫區。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軼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