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引爲主”過渡到“引育並重”新階段
11月1日,“2024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在會展中心舉辦。本次論壇首次將會期擴展到兩天,以“新知 新質 新生”爲主題,開展論壇、專業會議、展覽洽談、交流活動、人才招聘、參訪考察等六大板塊活動。主論壇邀請了科教、產業、技能、文體共四個領域10位各界人才作爲嘉賓講演或訪談交流。
造血
在深圳建成一所“海洋的麻省理工”
作爲首位登臺分享的嘉賓,深圳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創院院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樊建平提到,面對當今國內外形勢,深圳必須審時度勢,加快調整人才發展戰略方向,從過去的“以引爲主”儘快過渡到“引育並重”的新階段,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煥新升級。
樊建平建議,可以利用特區立法權爲科研機構高校創新體制機制提供法律支撐,賦予更多自主權。“鼓勵在人才聘用、人才評價、經費管理、成果轉化等方面創新管理模式,不斷激發在人才培養、人才引進和科技創新上的內在潛能活力。”
深圳海洋大學籌建備受關注。歐洲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林間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2020年他來到深圳,來到南方科技大學,就是想要加快建設海洋大學的步伐。
在他看來,創新所需的科技、產業、人才三要素深圳都有,展望未來,許多與海洋相關的產業將在深圳落地。林間強調,中國必須自己“造血”,加快培養海洋人才,“目前,我們在做的三件大事,建設海洋大學、建設深海科考中心和一座海洋博物館”。林間希望,深圳未來能推動建成一所“海洋的麻省理工”。
先鋒
“我會建議愛因斯坦選深圳爲工作地”
在主題演講環節,美國國家工程院士、深圳市原力生命科學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孫勇奎分享了他在生物醫藥領域的豐富經歷和對創新藥的深刻見解。2016年,孫勇奎在退休之際收到了成爲美國工程院院士的消息,迎來個人職業生涯的新篇章。他選擇回到中國,在深圳創立了原力生命科學有限公司,目標就是用團隊的智慧和創造力開發治療疾病的新手段,從而造福人類。目前,原力生命科學已經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研發團隊,專注於腫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研發。
孫勇奎表示,在吸引全球醫藥人才方面,深圳有着獨特的優勢,是年輕人的天地、創業的天地,這裡有蓬勃的創業氣氛、國際化的優越環境,還有敢爲人先的開放文化,沒有做不成的事。
深圳坪山圖書館館長、當代知名哲學家、作家、學者周國平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深圳是一座充滿創新基因的城市,爲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最佳的發展環境。他認爲,深圳之所以能夠成爲引領創新的先鋒城市,主要得益於勇於嘗試的先行者精神、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多元包容的開放態度以及對文化創新與建設的高度重視四大核心特質。“如果愛因斯坦生活在今天,我會強烈建議他選擇深圳作爲工作的地點。”
應用
目前資金正大量流入AI垂直領域
作爲一位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和全球市場投資者,美國硅谷知名孵化器FOUNDERS SPACE創始人、天使投資人史蒂夫·霍夫曼,在論壇主題演講中揭示了硅谷AI投資的現狀與未來技術革命的趨勢。
“硅谷正在上演一場AI平臺之戰。一邊是開放性的平臺,還有許多其他平臺,有一些是閉源的,有一些是開源的。”史蒂夫·霍夫曼介紹,這些公司之所以願意投入數十億資金,是因爲人工智能有可能成爲下一個操作系統,徹底重塑未來的商業模式、勞動力市場和技術生態。“以往的工業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身邊的事物,但這次,AI還將改變經濟、社會結構、生活方式,甚至我們人類本身。”
能夠比全人類聰明2~3倍甚至10倍的超級智能AI能否實現?史蒂夫·霍夫曼表示暫未能給出明確時間表,“但是我們可以在特定領域實現AI超級智能,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以開發出超越人類的智能應用。”史蒂夫·霍夫曼提到,現在資金正大量流入AI的垂直領域,即那些在特定行業內應用AI技術的公司。據他介紹,谷歌已經推出了AI大健康應用,這種AI在多個科室的診斷能力已經超過了人類醫生。
王柳懿、王芊懿:
已赴港攻讀博士學位並計劃學成後從教
本屆論壇自2020年第一屆創新人才論壇舉辦以來,首次以圓桌論壇的形式,邀請澳門科技總會會長、BEYOND Expo聯合創辦人賀建東,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凌和平,深圳元戎啓行科技有限公司CEO周光以“因爲相信,所以看見”爲主題展開討論,三位科技、汽車領域的人才嘉賓回顧自身成長經歷,暢談關於創新的見解,彰顯深圳在人才創新、人工智能、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成果。
深圳本土培養的中國花樣游泳運動員,2024年巴黎奧運會花樣游泳集體冠軍、雙人冠軍王柳懿和王芊懿則在“人才論壇”與主持人於盈交流對話,講述自己成長成才的故事。
王柳懿、王芊懿作分享時透露,目前已赴香港攻讀博士學位,並計劃在學成後投身教育事業,爲國家培育更多優秀人才貢獻力量。王芊懿還透露,計劃考取相關專業證書,期望未來能以裁判的身份亮相國際賽事,進一步提升國家在體育領域的話語權。
統籌:南都記者 張豔麗
採寫:南都記者 焦明粱 吳靈珊 張豔麗
攝影:南都記者 霍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