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位公務員之死 看職場霸凌的黑暗真相!8種慣用手段大揭密
圖爲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圖/Ingimage
有一位以管理嚴格聞名的主管,經常對外強調:「我的手下誰敢混水摸魚,我一定讓他滿地找牙。」儘管並未有人目睹公司員工真有如此狼狽的場面,但從員工們的表情不難看出他們每天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幾乎能感受到內心的壓力如同腸子打結。在員工眼中,這位主管是缺乏同理心的,他每日早晨總要進行所謂的「精神訓話」,嘮嘮叨叨地逐一指導每個人的工作方式,要求員工百分之百遵從他的指示,不容許任何個人意見的加入。一旦員工稍有改變,他便會暴跳如雷,怒斥:「誰讓你自作主張?」
據說,這位主管的霸凌行爲並不限於此。他經常像幽靈般無聲地出現在員工背後,冷不防地糾正他們的錯誤:「你這樣做不對啦!應該怎麼做纔對。」這些行爲導致許多員工感到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出現心悸、冒冷汗及呼吸困難等恐慌症狀,極度影響工作環境的氣氛與員工的身心健康。
嚴格挑剔的霸凌者
由於這位朋友的作風實在讓人心生畏懼,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趁着閒聊的機會,不着痕跡地詢問他:「你的父親從小是不是對你管教很嚴?」在她的著作《從說話洞察人心》中,林萃芬描述道,對方立刻神情緊張地反問:「你怎麼知道?」
林萃芬跳過這個問題,更大膽地問他:「那你的父親以前是否經常教訓你:『怎麼搞的,沒有一件事做得好。』」這時,對方結結巴巴地問:「你……認識我父親嗎?」林萃芬其實並不認識他的父親,而是從這位朋友的言行推斷,他很可能有個嚴厲的父親。在嚴格管教下,這位朋友從小被迫成爲一個「小大人」,不能做錯任何事情,更不能違抗父親的旨意,否則將面臨嚴厲的懲罰。
林萃芬指出,這位朋友在職場中一方面不允許員工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經常感到憤憤不平:「爲什麼我要做這麼多事情、扛這麼多責任?」「爲什麼我不能出國去旅行,稍微輕鬆一下?」林萃芬觀察到,他完全忽略了自己對於每件事情都要干涉,不肯放手讓員工自主行動,這種行爲模式其實深受其嚴父影響,從小到大被強加的責任與控制,導致他無法輕易放鬆,也難以信任他人。
欺負新人的霸凌者
職場中,有時也會出現霸凌新人的情況,霸凌者通常會挑選那些容易被欺負的對象,強迫對方讓出資源,或以支配對方爲目的進行霸凌行爲。
林萃芬諮商心理師分享了一個案例:有位朋友跳槽到一家大型企業集團,報到後不久,便被資深同事邀請共進晚餐。起初,聚餐的氣氛相當溫馨,但當服務生端上咖啡後,情況便開始變調。資深同事話鋒一轉,開始不斷強調:「你要乖乖聽話,我叫你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時,這位朋友才恍然大悟,這場「接風飯」的真正目的,原來是要給他一個「下馬威」。
這些職場中的霸凌者多半對人心懷恐懼,害怕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被新人取代。因此,若能夠降低霸凌者的「威脅感」,或許可以減弱他們的攻擊行爲。降低「威脅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我開放」。林萃芬建議,誠心誠意地向對方說明自己的立場,表達出自己並無意和對方爭功,且會以對方的利益爲先,不會讓對方感到爲難。
然而,若所有努力都無效,這可能意味着對方是一個多疑、缺乏自信且沒有安全感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林萃芬建議,如果時間不長,可以把這當成一種磨練,體會職場百態;但若情況持續過長,就需要認真思考是否值得爲了這樣的人犧牲自己的心理健康。
即便公司內存在欺生的現象,也不必感到沮喪。每個人都有基本的自我保護能力。當熟悉了公司的運作情況、建立了自己的人脈關係並找到工作價值後,適時地爲自己發聲,便能形成一層心靈保護膜,不讓他人隨意欺凌自己。
常見的霸凌行爲
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指出,職場霸凌行爲越來越常見,這些行爲不僅包括揶揄嘲笑、言語恐嚇、散佈謠言,甚至還涉及排擠孤立特定同事,目的是讓對方知難而退、無法繼續工作。
例如,有些同事會當着上司的面,通過揶揄嘲笑來揭發他人的短處。林萃芬分享,有次她聽到一位員工當着老闆的面開玩笑地對同事說:「我發現你上網時看不該看的東西,你都看些什麼網站?」表面上像是不懂人際分寸,但這種話語會讓當事人深陷焦慮之中。霸凌語言對心理的傷害深遠且無法輕易撫平。林萃芬針對職場和生活中常見的8種霸凌模式進行了深入分析:
霸凌模式1:揶揄嘲笑被霸凌者
霸凌者常自以爲幽默,卻不知揶揄的話語會對心靈造成持久傷害。例如,諸如「他的話能聽,大便也能吃」這樣的語句,只會使被霸凌者感到極大的侮辱。
霸凌模式2:公開或私下對被霸凌者咆哮、羞辱、威脅
林萃芬指出,這種霸凌行爲常通過咆哮、羞辱或威脅的方式表現,例如「我不想跟垃圾說話」或「做不好就捲鋪蓋走路」。這些話會讓人心生畏懼,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甚至選擇退縮。
霸凌模式3:貶低被霸凌者的努力、能力、尊嚴
一些霸凌者通過貶低對方的努力和能力來打擊他們的尊嚴,使用如「你拿這個薪水不會覺得丟臉嗎?」之類的話語,讓被霸凌者感到羞愧,甚至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
霸凌模式4:對被霸凌者吹毛求疵,刻意在小事上爲難
霸凌者可能故意挑小毛病,刁難被霸凌者,激怒對方以形成敵對關係。林萃芬建議,面對這種情況應先觀察情勢,展現配合態度,同時積極與主管和其他同事建立和諧關係,減少被針對的風險。
霸凌模式5:刻意誤解、扭曲被霸凌者的言行
有些霸凌者因爲預期他人對自己有敵意,於是先下手爲強,採取攻擊或報復行動。林萃芬提到,曾有婆婆因擔心「示弱就會被吃得死死的」,因此在媳婦稍有不敬的情況下,立刻高壓霸凌對方。
霸凌模式6:孤立、排擠、冷凍被霸凌者
這種關係霸凌通常是爲了達到某個目的,當目標受到阻礙時,霸凌者會採取報復式攻擊,迫使受害者讓出資源或位置。
霸凌模式7:言語恐嚇、散佈謠言
一些霸凌者會利用網路散佈謠言,或用惡意抹黑方式來排除受害者。林萃芬提到,像韓國明星雪莉就因不斷遭受網路霸凌,最終導致患上憂鬱症、恐慌症,甚至社交恐懼症,最後在不堪壓力下選擇結束生命。
霸凌模式8:冷暴力
所謂「冷暴力」包含「濫用權力」和「精神操弄」兩個要素。林萃芬強調,這種形式的霸凌對心理健康的破壞極大,長期下來,受害者會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如對方所說般糟糕,屈服於對方的惡意操控。
林萃芬呼籲,對於職場霸凌現象應該引起更多重視,企業應該建立有效的機制來保護員工的心理健康,並確保職場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在安全和尊重的環境下工作。
霸凌對心理的影響
在諮商心理師林萃芬的諮商經驗中,她看過許多受霸凌所苦的個案。長期遭受霸凌的人通常會出現各種適應問題,例如孤單、焦慮、憂鬱、低自尊,甚至會想逃離被霸凌的環境。即便後來脫離了霸凌的情境,這些人的心靈仍會留下深刻陰影,時常擔心再度遭受孤立、排擠或惡意中傷。
要協助被霸凌者,發展支持性的友誼是一個有效的方式,有助於逐漸修復受創的心靈。具體來說,可以陪伴被霸凌者外出走走,並耐心傾聽他們的心聲,避免對他們說類似「這沒什麼,不要在意」或「不要理對方就好了」這類輕描淡寫的話。
避免辦公室的霸凌現象
在辦公室中,要預防霸凌行爲的發生,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環境中的衝突氛圍。當主管在處理霸凌事件時,最好不要屈服於高壓行爲,無論是尖叫、嘲弄、打人、抱怨、激怒、威脅或哭泣等反應。同時,也要避免擴大高壓情勢,這時可以考慮使用「暫停法」來管理高壓行爲。例如,先請當事人到一個不受干擾的地方冷靜,等情緒緩和後,再與霸凌者共同設定行爲公約,明確說明在辦公室中需要遵守的行爲規範,以及違反規範的後果,並表明公司將採取的措施,以協助員工找到非暴力的解決方式。
公司需要強調,所有員工都有責任協助建立一個避免職場暴力的工作環境。任何人目睹或聽聞職場暴力事件,都應立即通知人事部門或撥打員工申訴專線。公司在接到申訴後會進行保密調查,並對確實存在的霸凌行爲進行懲處。
減少網路霸凌現象
要減少網路霸凌,一方面需要協助霸凌者控制怒氣,降低他們對於不悅的人事物所充滿的敵意,另一方面則要引導霸凌者去同理受害者的感受,訓練他們從受害者的角度思考,讓他們瞭解到網路霸凌可能帶來的有害後果。
調整不當發飆行爲
不當的發飆也是一種霸凌行爲。首先,應思考自己發飆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接着要設法降低衝動。許多愛發飆的人往往輕忽自己行爲對他人的影響,期望別人在事情過後就忘掉所有的不愉快,這種心態缺乏同理心。因此,可以嘗試同理他人的感受。
如果一時無法改掉壞脾氣,可以先嚐試改變行爲。例如,發現自己快要失控時,暫時離開現場,以避免遷怒於他人。隨後,逐步學習用正向方式表達情緒,例如練習使用「我訊息」來表達情緒:如「我很抱歉……」、「我無意暴怒……」、「我很生氣……」,說出當下的感受。憤怒多半是「我能夠」與「我無法」之間的衝突,因此若能將注意力放在「我能夠」上,自然會產生正向力量。
換個說法:「肯定命令句」換成「商量句型」
權威型的人往往會使用命令句來「維持秩序」和「控制進度」,如「你照着我說的話去做」、「你給我現在馬上做出來」等。若想調整說話方式,最快的方法就是把「肯定命令句」換成「可能」或「或許」的商量句型。
例如:「我有個想法,也許你可以參考一下。」這樣的說法更具彈性,仍能達到「主導事情進展」的目的。「面對這種情況,或許你可以採取什麼做法。」這樣的表達也更爲婉轉。
圖爲《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再者,可以將「你給我」改成「麻煩你」,對他人多點尊重,感覺就完全不同。例如,把「你給我去倒杯水」改成「麻煩你幫我倒杯水」,這樣的語氣不僅更尊重對方,也能減少被貶抑的感受。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本文節錄自《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一書,時報出版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