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忙到飛起”到熱鬧不再,養老基金產品陷困局

“人還沒退休呢,養老基金先退了”“人還在,錢沒了”……近來,多位投資者在社交平臺發佈類似感慨。個人投資者小齊(化名)對記者表示,這些承載着養老期待的產品,似乎並沒有發揮出預期中的保值增值,反而虧損甚至清盤退場。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2日,最近一年有鵬華長樂穩健養老一年、平安養老2045五年、中信保誠養老2035三年持有、浦銀安盛養老2040三年持有、中銀養老目標日期2040、長城恆泰養老2040三年等8只養老FOF產品黯然退出市場。加上此前清盤的摩根錦程積極成長養老目標五年、泰達養老2040三年、景順長城養老2045五年、國聯安安享穩健養老一年這4只產品,這類產品的清盤數量目前已擴至12只。

在目前已有數據的養老FOF中,六成產品年內回報爲正,Y份額產品則有七成收正。不過,對於產品本身來說,雖然掛着“養老”的招牌,但產品規模增長乏力、基金經理變更、業績尚未有較大競爭力等困局仍待解決。“對於大多數尚未形成長期投資理念的投資人來說,產品的封閉期相對較長、短期收益水平不高,很難在初期被認可。”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這類產品的持營難點主要在於過往業績拖累,市場認可度一般,後續的發力還需要業績的持續提升。

因規模不達標而清盤

隨着市場的持續震盪,養老FOF產品正在加速清盤。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2日,最近一年有8只(僅計算A類,下同)養老主題的FOF產品黯然退出市場。至此,這類產品的清盤數量已經擴至12只。

今年5月,鵬華長樂穩健養老一年宣佈於當月17日進入清算程序。數據顯示,該基金是一隻發起式基金,自2019年4月22日基金合同生效滿三年後繼續存續,但截至2024年5月13日,基金資產淨值已連續60個工作日低於5000萬元,因此終止合同。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鵬華長樂穩健養老一年成立五年以來的累計回報爲11.23%,跑輸業績基準超過7個百分點;在最後運作日時,其基金淨資產已不足1300萬元。

而在今年4月清盤的平安養老2045五年,也同樣是一隻發起式產品,該基金則是因基金合同生效屆滿三年卻能爲達到2億元的資產淨值而觸發終止情形離場。截至4月20日,該基金的資產淨值爲3749.93萬元。

從數據上看,這樣的情況並非少數。據第一財經統計,在截至目前清盤的12只養老FOF產品中,有11只產品爲發起式FOF,除了鵬華長樂穩健養老一年外,其餘10只產品均因未能通過“三年大考”而退場。

所謂“三年大考”,就是指發起式基金在募集時,發起資金提供方將認購基金金額不低於1000萬元,且持有期限將不少於3年。不過,3年後的對應日,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2億元,基金合同自動終止。

記者注意到,在此前不少養老FOF在成立的時候都選擇通過發起式產品進行佈局。Wind數據顯示,在目前成立的271只養老FOF產品中,發起式產品有170只,佔比超過六成(62.73%)。在這之中,有34只是近一年以來成立的。

養老目標基金爲何多以“發起式”形式設立?對此,一家擁有多隻養老產品的基金公司的人士對記者表示:“養老目標基金市場認知度相對較低,首發募資2億元較爲困難,發起式的產品形式有利於產品佈局成立,完善養老FOF產品線。”

在他看來,基金公司對這類產品主要是出於戰略性佈局公募養老產品的考慮,但養老FOF發行難度大,市場接受度不高,因此只能採取發起式基金的形式選擇保成立,再慢慢做出業績來吸引投資者。

養老基金表現如何?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1日,剔除今年新成立的產品外,在已有數據的258只(僅計算初始基金)養老FOF產品中,有六成產品年初至今以來的累計回報爲正,年內平均回報率爲0.17%。

其中,年內規模超過5%的產品只有一隻,爲國泰民安養老2040三年A,該產品年初至今的累計回報率爲7.33%;同時,跌幅超過5%的則有11只,最低者華夏養老2055五年A的年內回報率爲-9.75%。

拉長時間來看,在上述產品中,成立以來回報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基金共有89只,佔比爲三分之一。在2020年之前成立的養老目標基金中,除了前海開源康頤平衡養老三年成立以來累計虧損12.93%外,其餘60只養老產品均獲得正收益,最高者興全安泰平衡養老(FOF)A,累計總回報爲20.65%。

若從個人養老金賬戶投資專設的Y份額產品來看,自《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等多項個人養老金相關政策發佈以來,個人養老金基金持續穩步擴容。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2日,目前共有193只個人養老金基金Y份額產品。

就業績表現而言,個人養老金基金的整體收益水平略好於養老目標基金初始份額。數據顯示,截至6月11日,除了今年新成立的產品外,在179只有數據顯示的養老目標基金Y份額產品中,年內業績收正的基金數量達到130只,佔比超過七成,年內平均回報率爲0.57%。

在57只成立以來累計回報爲正的產品中,有3只產品的總回報超過4%,分別是中歐預見養老2025一年持有(FOF)Y、興證全球安悅穩健養老一年持有Y、平安穩健養老一年Y,累計回報分別爲4.78%、4.52%、4.33%。

在業績的另一頭,則有超過120只養老目標基金Y份額成立以來有不同程度的虧損,下跌幅度超10%的產品有20只。其中,華夏福源養老目標日期2045三年持有Y自成立以來累計跌幅達18.29%。

記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隻養老產品出現基金經理變動情況。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2日,近一年有46只養老目標基金(僅計算初始基金)發佈了基金經理變更公告,部分產品的變更次數甚至不止一次。

實施效果不及預期

回想2022年11月個人養老金基金業務開閘時,129只Y份額齊成立,各家基金公司將個人養老金業務作爲未來業務的戰略重點推進,“忙到馬不停蹄”。而如今制度落地運行一年半,熱鬧卻不復當年。

雖然養老FOF的數量在不斷增長,但整體規模卻在持續縮水。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即個人養老金開閘前,180只養老基金的合計規模爲945.8億元;而今年一季度末,272只基金的合計規模爲683.82億元,縮水27.7%。

而專爲個人養老金賬戶而設的Y份額,合計規模爲65.06億元,佔比不及養老FOF整體規模的十分之一。其中有超過50只Y份額產品的基金規模不足百萬元,甚至有18只的規模在10萬元以下。

“第三支柱客戶繳費意願較弱,更加偏好低含權比例產品,制約了養老FOF的規模增長。”一位FOF基金經理則告訴記者,儘管第三支柱開局良好,開戶熱情較高,但也必須承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實際入金規模偏低。投資者過度關注短期業績,在第三支柱開通的首年恰逢權益市場暫時波動,因此,更偏好低含權比例的非公募養老產品。

此外,有多位受訪的基金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目前很難推廣,目前的痛點就在於投資者如何去信任和接受。滬上一位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說:“確實有部分投資者的投資體驗不是很好,加上類似的業績產品選擇太多了,這類產品的流動性暫時不會太好。”

“一方面是投資者對這類產品(養老FOF)的認知還不夠成熟;另一方面,主流代銷渠道也會更偏好業績更好的產品。”另一位頭部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則表示,從目前的稅優金額而言,稅優帶來的收益可能無法抵消賬戶封閉性對投資者資金流動性的影響,因此帶來的增量資金有限。

華北一位基金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下我國居民養老投資的觀念較爲側重在“國家養老”,即更依靠第一支柱,對通過個人養老金投資來完善個人養老儲備相對來說不重視,這需要長期的投資者教育與溝通。

另一方面,他也認爲,雖然個人養老金的投資目標都是長期維度考量,但是近年來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短期的市場賺錢體驗、個人養老目標基金投資體驗不佳或是影響個人當下在選擇養老目標基金猶豫的又一原因。

“伴隨市場震盪,對確定性的要求成爲投資者的又一共識,對於投資者來說公募基金品種較多,在短期收益與長期儲備平衡中,或許也更願意選擇投資體驗更平滑、確定性相對較高的品種。”該基金行業人士說。

在前述頭部基金人士看來,養老目標基金多數以定期開放、持有期形式運作,雖然設計初衷是讓投資者長期持有,但這類產品歸根結底也是一類投資品種,封閉期長且業績並沒有太大的競爭力,很難提起投資者的積極性。

“目前的持營難點主要在於過往業績拖累,市場認可度一般,後續的發力還需要業績的持續提升。”前述FOF基金經理表示,目前養老FOF的投資範圍逐步納入公募REITs等新資產類別,有利於擴大投資範圍,做出差異化資產配置,做好業績的前提下逐步提升投資者認可度和產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