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細節看《孤星計劃》:至暗年代的青春熱血

1905電影網專稿 青春熱血諜戰電影《孤星計劃》講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的上海,全城封鎖,李一民(王源飾)臨危受命,和一羣熱血青年一起完成護送重要人物秘密撤離的重任。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上海的革命鬥爭形勢日益惡劣,敵人特務、租界巡捕等多方勢力均參與到對共產黨成員的迫害之中。在上海暴露身份的地下黨成員不得不迅速從上海撤離……

本期《今日影評》邀請軍事評論員白孟宸,爲我們解析正在上映的電影《孤星計劃》中的熱血青春。

以青春視角展開敘事

傳統的影視作品中,往往是充滿鬥爭經驗、老練持重的優秀革命者、軍事家擔任主角,而電影《孤星計劃》卻選擇以動盪年代中的年輕人爲主角,展現老一輩革命家如何在上海這樣惡劣的環境和敵我的殘酷鬥爭中成長起來。

“這部片子讓我眼前一亮,它非常貼合曆史現實,情節的設置也相當專業。上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我黨在上海的地下工作羣體整體來說都是很年輕的,比如,周總理主管上海情報工作時,也是三十歲左右。”白孟宸介紹道。

高度的歷史還原

電影對上海大學、工人夜校和羣衆力量等歷史細節的刻畫十分到位。1922年,上海大學建立之後,基於楊樹浦的平民夜校給很多工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他們開始接觸到了馬列主義,成長爲優秀的地下黨員。

比如,電影中的修筆師傅、照相館師傅等平民百姓因爲受到思想啓蒙,選擇掩護主角團完成撤離任務。

除此之外,電影中的角色均以歷史中的真實人物爲原型。比如,王源飾演的參加革命的工人李一民,原型爲楊樹浦平民學校的著名的畢業生塗作潮同志;張雪迎飾演的女記者的丁夢華,原型爲上海的優秀媒體杜君慧女士;樑靖康飾演的許天平,原型是黃埔軍校最優秀的畢業生、上海中央特科的關鍵的人物陳賡大將。

他們在電影中所面臨的抉擇,恰恰是當時中國青年羣體境遇的真實寫照:上海的鬥爭瞬息萬變,每一刻都面臨着生死攸關的決斷。青年工人、青年學生、青年軍人,勇敢地站到了情報第一線,爲了心中的理想拋頭顱灑熱血。

在節目中,白孟宸也表達了自己觀影后,內心的遺憾:影片中的戲劇橋段和歷史細節需要做到更好的平衡。比如,電影中同學錄、郵遞等情節與現實存在出入,當時上海已經設置了“郵檢”,對郵件進行檢查。中央特科的無線電訓練班又稱“幾無訓練班”,即無同學錄、無定額、無具體上課地點的流動訓練班,同學之間彼此儘量避免發生橫向聯繫。

除此之外,真實的營救過程也更爲曲折。中央爲了營救被捕的惲代英同志,調動了包括潛伏在敵人內部的鮑君甫、“紅色大律師”等各方力量。

如今,《孤星計劃》這類的青春熱血諜戰片逐漸走入觀衆視野。一方面,上海地下組織等相關歷史研究爲電影創作者提供了豐富且寶貴的創作資產;另一方面,青春熱血諜戰通過年輕演員的社會影響力走入大衆視野,吸引更多年輕人深入地學習這段歷史,瞭解革命先烈的選擇與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