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戲劇牽起放飛的青春 從「風箏計劃」到「牽風箏的人」

黃悅娥、林芳羽、餘浩瑋、何一梵。(攝影/ 郝御翔)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青藝盟)

由余浩瑋於2006年創立,接手辦理「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至今。2014年開始接觸特殊境遇青少年,啓動「風箏計劃」,透過戲劇教育協助中介學校的青少年看見不一樣的選擇。2022年啓動「牽風箏的人—全國中介學校戲劇教育輔導支持陪伴計劃」,分享專業並培育更多牽風箏的人,陪伴每個需要被承接的青春靈魂。

從2014年的「風箏計劃」到2022年的「牽風箏的人」,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簡稱青藝盟)盟主餘浩瑋面對特殊境遇青少年的藝術教育,開始從個人投入,擴散到專業人士加入與師資培訓,橫向擴展也向下紮根,讓更多青少年獲得戲劇的影響。

橫向擴展:從「自我表達」開始的訓練

2017年,餘浩瑋將這類藝術教育從「安置機構」轉到「中介教育學校」,希望能提早接觸到特殊境遇青少年,改變他們的生命經驗。那時也開始尋求合作伙伴,而與他合作很長時間的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何一梵老師。

平常多半是面對大學生、研究生的大學教授,何一梵笑說:「我二女兒現在才高一,因此前兩年還是國中生叛逆的階段。所以我去那邊上課,覺得非常熟悉。」他將自己對莎士比亞研究的專業,轉化成一套閱讀劇本的課程,旨在讓青少年可以「好好說話」。而這套課程始於2016年,何一梵受學生邀請到桃園龜山國中帶領戲劇課程,於是從自身經驗出發,認爲臺灣社會中的許多大人仍不善於表達意見,往往流於情緒煽動、隱忍不說等,若要邁向更健全的公民社會,其中一個條件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好好說話」。同時,也從西方教育系統看到我們所缺乏的「修辭學」相關學習。

他認爲:「莎士比亞的臺詞寫得很好,翻譯成中文都還是很有道理,於是有了好的話讓學生可以說,然後就可以先去體會什麼叫『好好說話』。」他將部分臺詞拿掉,讓學生填空,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猶太人、基督徒等名詞,可以連結到自己關心的被壓迫族羣,可能是同志、可能是原住民。何一梵表示,在過程中也開始出現預期之外的答案,例如國產車、御宅族等,都反映出每位學生各自的生命經驗。他認爲:「能夠開始表達自己的委屈,然後說出來,那是一個很簡單的開始。我希望可以再延伸下去,有一天他就可以體會到『好好說話』。」

向下紮根:引入專業與培訓師資

數年下來,餘浩瑋漸漸從他主要帶領的嘉義民和國中慈輝分校的學生身上看到迴響,於是開始思考如何將「風箏計劃」擴展,讓全國11所慈輝班都有這樣的資源,他說:「像『慈輝班』這類學校在全臺灣有11間,如果可以把這邊好的經驗擴散給其他學校的話,或許可以影響更多小孩子的人生軌跡。」

2022年,他邀請吳靜吉博士出任總顧問,以教育知能、青少年心理與教育戲劇爲主軸,搭配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臺創辦人楊振甫、國立臺灣大學葉丙成老師、國立臺南大學林玫君與王婉容老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容淑華老師,以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共同設計教學方針,培訓一批有熱忱投入中介學校戲劇教育的「牽風箏的人」。最後,進行復審,從100多人中選出40個人,並希望他們能至少服務兩年。

其中兩位老師林芳羽與黃悅娥,都有戲劇相關背景,卻也有明確差異。

林芳羽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主修表演,之所以參加培訓,是因爲大學時曾組織學弟妹們到偏鄉帶戲劇營隊,感受到戲劇教育的重要性,而透過青藝盟更有組織化的課程,包含應用戲劇、戲劇治療等角度再次切入,希望將所學彙集起來。

她說:「原本在學校唸的是表演,受的訓練是怎麼成爲專業表演者;可是戲劇教育更重要的是,這些青少年需要什麼,所以我要看見他們的需要,然後去調整。很有挑戰性的是,要從自己受過的表演訓練中取材,先是拆解出訓練背後的意圖,再依照孩子的需求去重新設計活動,經過實際嘗試後,找到最適合的課程內容。」

黃悅娥則同時有戲劇與輔導兩種教師資格,並在畢業後曾到教育部工作,執行過政策端的業務。她最初體認的是:「怎麼會有人就是跑得比政府還要前面?」她指出,這樣的計劃在真正進到學校後,可以補足政策上面尚未實際落實的面向,並且更全面關注教學現場。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將自己的戲劇、輔導兩條線並行並實際應用。她目前在北部的中學擔任代理老師,每週固定時間到花蓮秀林帶慈輝班學生,爲了實踐教育的理想與熱忱。

無論是林芳羽、或黃悅娥到教學現場,都不約而同地提到「素材庫」的概念。黃悅娥表示:「素材庫要夠大,才能夠臨機應變。實際操作的時候,的確會在當下發現一些小朋友身上的議題,但他可能不善於表達,那就必須因應每個小朋友的狀況,用各種方式去嘗試,找到最適合這個個案可以好好表達的方式。」而林芳羽則延續訓練意圖的概念,認爲:「現在我只要知道學生需要的是什麼,就可以從我的素材庫去重新組合,或者是去找到戲劇活動的更多可能性。」

基礎建設:支持系統的建置

這類戲劇教育多以「社團課」的方式介入,也就是在慈輝班一天的課程結束後,於晚間進行約莫兩小時的課程。以目前青藝盟的師資編制,多數師資仍須舟車勞頓,例如林芳羽與黃悅娥都必須從臺北搭車到花蓮。因此,餘浩瑋想做的是提供長期且穩定的支持系統,其中包含提高鐘點費、固定的訪視與交流、課程記錄學生反應等,然後將這些記錄都轉化成數據,提供後續參考,建制所謂的「後臺」。

對他們來說,都不只是提供戲劇教育給特殊境遇青少年,希望能重新梳理臺灣的教育體制,更突顯他們是把特殊境遇青少年視爲「青少年」,而無區隔,像是何一梵這套課程本就可以運用到所有青少年上,其理想亦是將此項概念擴展到寫作、說話等基礎教育。林芳羽與黃悅娥也把藝術教育視爲「紮根」,雖在學校課程中比重不大,卻可在有限時間內達到啓蒙可能,進而影響教育環境。

青藝盟所做的是,讓戲劇啓發人的自我對話,作爲認識自己的過程。因此,餘浩瑋希望在兩年內把這11間學校真的運作起來(目前已有4所學校有師資投入)。他認爲:「這些小朋友因爲戲劇課去找到自己,讓大家能看得見,或許我們可以把累積的這一套模組或系統複製到不同學校。」

由此看來,青藝盟試着把握每位青少年的當下,無論他們的出身背景。

餘浩瑋 面對「風」的心路歷程

年少時的我也曾經迷失過,所以特別能體會處在渾沌狀態裡的青春,需要怎樣的陪伴。在2010年到2014年之間,我很常被邀請到國中的高關懷班、少年觀護所,以及當時仍稱作感化院(現稱少年矯正學校)等機構帶工作坊或演講。

「如果戲劇能夠改變我,那我是不是也能夠去影響曾經跟我很像的青少年?」於是2014年我開始推動「風箏計劃」,希望透過藝術的力量把斷線的風箏╱特殊境遇青少年帶回我們的身邊。

挫敗:從熱血壯志到現實打擊

「風箏計劃」的第一年,在福特汽車的贊助以及「陳綢少年家園」陳綢阿嬤的同意下,我邀請10位來自視覺、音樂、舞蹈、戲劇、裝置領域的藝術家,進駐並舉辦營隊,營隊結束後帶着4位機構的少年,用環島100天的方式在全臺各地的安置機構、育幼院、高關懷班巡迴演出50場。

充滿熱血與的壯志的行動在落幕之後卻波瀾未平,回到機構的孩子有人逃離機構,爲了生存只能鋌而走險,犯罪然後被逮入監。再犯、再被逮、再回籠——這樣的結局不是大家所樂見,也引起許多質疑:「當初說希望影響迷途的孩子,怎麼你用盡全力卻還是牽不回來?」

我在2015年到2017年期間,於全臺灣到處找那4位少年,勸說他們回到機構、去他們所在的監所探望,甚至2018年時還把兩個孩子接到青藝盟一起生活。最後因爲價值選擇,他們離開去過自己的生活。雖然18歲是爲人生負責的開始,但他們的青春已劃下休止符,那些本該屬於成長階段的關懷稀缺、盼望不再,爲了生存,「活下去」成爲他們生命最重要的呼求!

這些挫敗與分離的經驗也確實帶給當時的我不小的打擊,如果我能早一點遇見他們,那他們的選擇與人生是否有所不同?

轉念:多帶一個孩子回頭,未來就有機會更好

2017年,我接到時任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主任的張世傑來電,邀請我把戲劇帶進嘉義縣民和國中慈輝分校。我才知道原來在安置機構之外,還有「中介教育學校」——如果在更前端的時候帶給這些孩子正向的影響,或許有機會引領他們脫離拉力太強的環境,翻轉境遇。

從2017年至今,基本上每個禮拜三我都會從淡水到嘉義上課,除此之外,也邀請許多朋友,包括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何一梵副教授,劇場演員陳守玉、張釋分與盧志傑,律師作家許峰源、性教育老師周欣儀等,一起爲同學們授課。6年下來,我們也看見了學校的升學率從5成左右提升到8成以上。可見,藉由戲劇能夠引導這些同學找到目標與方向,這幾年畢業的同學有人目標當廚師所以讀餐飲、想當AI工程師而在高中選擇相關科系,畢業後也順利考上大學,去年更有第一位考上表演藝術科系的畢業生。

擴散:風也許不止,但有牽風箏的人

2022年,我希望將風箏計劃擴散,與更多專業人士共同設計教學方針,培訓一批有熱忱投入中介學校戲劇教育的「牽風箏的人」。如今除了嘉義民和國中慈輝分校之外,苗栗的建國國中慈輝分校、花蓮秀林國中慈輝分校、三峽明德國中慈輝分校都已經有師資,每週固定爲各慈輝班同學帶來戲劇課程,而且穩定授課兩年。

感謝教育部、文化部的支持,以及磊山保經、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樂米穀場、林芳瑾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大方認捐了4所學校兩年的戲劇課程,陳永泰公益信託、與帝亞吉歐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劃支持牽風箏的人後臺建置,讓我們能夠將戲劇教育的質化效益轉化爲具有影響力的數據。並將這樣的經驗模組化複製回更多有需要的教育現場。

風會繼續吹,斷線的風箏也有機會透過牽風箏的人帶回我們的身邊,我們一起用這樣純粹的方式,讓臺灣慢慢地變好。

本文作者:吳嶽霖、餘浩瑋

(本文摘自《PAR表演藝術7月號第354期》)

《PAR表演藝術7月號第3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