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釘子到鐵剪刀華麗轉身 見證臺南400年滄海桑田

下營地區酷似鐵剪刀壁鎖。(臺南文化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市中西區x型壁鎖。(臺南市文化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2024年將迎來建城400年,臺南歷史悠久,除了文獻紀錄外,最鮮明的城市印象莫過於歷代建設留存的城牆及各式建物,其中,壁鎖一直存在於各時期建築,尤其過往曾有臺江、倒風二大內海,內海雖早已消失,但壁鎖宅第分佈卻點出內海範圍,爲臺南400年滄海桑田地理變化留下真實標記

文史界考證發現,臺灣「壁鎖」源自荷據時期安平熱蘭遮城,300年來從鐵釘演變成鐵剪刀,如今還有老房子可見這項特殊建築工法

1624年荷蘭尼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江內海西邊鯤身沙洲島上建立城堡,故有此說。尼德蘭(Nederland)原意即爲低地國,所以當尼德蘭人逐步在馬來西亞麻六甲印尼巴達維亞(雅加達)、臺灣台南、日本長崎等地建立經貿網絡時,也將數百年來與低地搏鬥累積出來的建築文化,散播到臺南。

李志祥老師指出,讓熱蘭遮城經歷數百年天災仍「堅不壞」秘訣即是城牆上的「鐵釘」,這是除了在地取材的紅磚三合土外,尼德蘭人真正從家鄉帶過來的建築精髓

他指出,這個城牆上的神奇鐵釘並沒隨着尼德蘭人離開而消失,而是被臺灣人發現並模仿,最晚在18世紀初期,「鐵釘」已在當時臺南府治民居建築隨處可見,並持續沿用到20世紀初期才逐漸消失。歷經數百年演化,不但「鐵釘」外型愈趨精緻,更因有些鐵釘樣式很像剪刀,於是民間漸漸有了「鐵鉸刀(鐵剪刀)」俗名,但更多人或許聽過它另一個專屬臺灣的名稱-壁鎖。

「從鐵釘到鐵剪刀」,臺南壁鎖經過300年的華麗轉身,終成爲臺南在地建築特色之一。臺灣壁鎖文化神奇之處,不止在傳自尼德蘭人,更在臺灣數百年來聘自唐山的建築匠師聰明改造下,深藏牆內木樑結合的壁鎖樣式有所改變,甚至在外觀小巧下,從強化屋舍鐵具轉成精美警報裝置,提醒屋主若壁鎖變形或斷裂時,就該趕快檢修宅第,以免損害擴大。

李志祥調查發現,臺南迄今有近80間宮廟民宅仍裝有「壁鎖」,1間少則2個、最多達22個,走出臺南之外則較罕見,僅知雲林嘉義屏東零星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