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多種傳染病高發
記者 趙津
本週是我市中小學開學第一週,冬春交替,不少疾病傳播風險增加,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出春季返校健康風險提示,提醒家長、學生以及學校和托幼機構積極防控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諾如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春季多發疾病。
家長 關注孩子健康狀況,勤與孩子及學校溝通,發現孩子有發熱、皮疹等症狀時要第一時間向學校及老師通報,並及時就醫、居家休息、不帶病上學;做好居家衛生管理,適度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居室環境清潔;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生活和衛生習慣,如均衡膳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勤洗手、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等;做好健康防護,照顧患病家人或陪同就醫時,戴口罩,注意防護;及時爲孩子接種疫苗,對常規免疫規劃疫苗進行“查漏補種”;關注氣溫變化,適時爲孩子增減衣服;儘量不去人羣聚集的公共場所,必須外出時,戴口罩,並做好手衛生。
學生 樹立“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換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手帕等捂住口鼻;保持健康飲食,不吃“三無”和不潔食品,不喝生水,少吃高鹽、高糖、油炸、熏製食品,注意營養均衡;保證睡眠充足,作息規律,堅持適當體育鍛煉,提高自身抵抗力;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和防護,儘量減少前往通風條件差、人員密集場所,減少與他人的密切接觸,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等症狀時,主動報告學校和家長,規範就醫,不帶病到校。
學校及托幼機構 開學後應注意加強症狀監測,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缺課登記和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確保師生不帶病上班上學;加強病例管理,學生有發熱、咳嗽等症狀時,要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及時聯繫家長並就醫,明確診斷後積極治療、居家休息;有疑似病例時,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相關班級要加強症狀監測、病例管理、消毒、通風等,防範聚集性病例和疫情的發生;保持校園衛生,做好教室、宿舍、食堂、衛生間等重點區域消毒通風,配備足夠的盥洗設施,主動引導學生做好手衛生;開展健康宣教,做好常見呼吸道、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教活動,大力倡導良好衛生習慣,提高師生防病意識和能力。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