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秋實二十餘載,砥礪前行科普新徵程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這是科普法自2002年頒佈以來首次修訂。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成爲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開啓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新徵程,科普事業發展必將彰顯更大的價值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黨的二十大以來,我國科普事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積極倡導創新文化,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大力提高國民素質,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科普法治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2002年,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作爲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它對促進科學技術普及、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推動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0多年來,科普法及其配套政策不斷完善,形成相對完整的“國家—部門—地方”科普法規政策體系。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6個副省級城市制定修訂科普條例或實施辦法。

此次,新修訂的科普法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普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有關重大方針政策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爲法律規定,意味着我國科普工作即將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每年9月爲全國科普月’,以法律形式對全國科普月予以明確,這對於確保其權威性和穩定性、進一步推動其發揮示範帶頭作用、擴大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鐵凝表示,面對新時代科普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科學技術普及法的修訂要聚焦科普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作出新的規範和引導,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科普格局,使創新真正成爲一種價值導向、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代氣息。

科普活動,掀起全民愛科學熱潮

“這是我和我女兒在地球上一起準備的花朵摺紙,現在我把它放到水膜上,同學們看到了嗎?花朵正在慢慢地開,我們得到了一朵正在太空中盛開的花。”

2021年12月9日,在中國空間站的“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化身“太空教師”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王亞平在翟志剛、葉光富的輔助下,拿出了一朵和女兒一起完成的摺紙花向大家演示了水膜實驗。隨後,這朵花在太空中“綻放”。

中國航天員跨越天地間千里之遙,爲地球上的學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科普盛宴。這場獨特的授課,不僅讓孩子們領略到了太空的無限魅力,更深刻地認識到了國家航天事業的偉大意義與價值,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濃厚興趣與探索慾望。

天上的科普課堂絢爛奪目;腳踏實地的科普活動同樣開展得如火如荼。近年來,我國科普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羣衆性、社會性和經常性科普活動日益豐富。截止2022年,全國科普日舉辦20屆,累計組織各類科普活動57萬項,輻射公衆達32.7億人次;全國科技活動周累計輻射超過20億人次。包括“天宮課堂”在內,各種品牌活動更是將科普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激發了全社會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隨着科普工作的深入推進,成效也日漸清晰地展現出來。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從2003年的1.98%提升至2023年的14.14%,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11位。已經跨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爲我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奠定了較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基礎。

科普場館,處處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良渚水鄉澤國的綽約風姿、二里頭宮城的巍峨壯觀、三星堆青銅神樹的恢宏雄奇……在中國科技館,一系列沉浸探索展帶領觀衆探尋“何以文明”,用新技術新手段“喚醒”古老的文明,將一幅絢爛的歷史圖卷在觀衆面前展開。

“我們希望讓觀衆在逼真的沉浸式體驗中,去感悟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強文化自信。”中國科技館展覽設計中心主任韓永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像中國科技館這樣的科普展示,在如今的神州大地比比皆是。2021年,中國科協制定併發布了《中國科協科普發展規劃》。《規劃》強調,深化科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科技場館體系和基層陣地建設,來構建品牌、平臺、機制、隊伍、改革、陣地“六位一體”高質量科普服務體系,取得累累碩果。

——科普場館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2022年全國科技館和科學技術類博物館1683個,全國範圍內城市社區科普(技)專用活動室4.87萬個,農村科普(技)活動場地16.69萬個,青少年科技館站569個,科普宣傳專用車1118輛,流動科技館站1330個,科普宣傳專欄25.96萬個。

——科普人員隊伍持續壯大。2022年全國科普專、兼職人員199.67萬人,專、兼職科普講解與輔導人員36.72萬人。2022年全國繼續大力推進註冊科普志願者隊伍建設,規模達到686.71萬人。

——內容和形式不斷創新的科普活動觸達各類人羣。2022年全國各部門共組織線上線下科普(技)講座110.10萬次,吸引23.19億人次參加;青少年科技夏(冬)令營活動共舉辦6915次,參加人次爲158.82萬。科研機構和大學向社會開放6457個,共接待訪問1614.96萬人次。

走進基層,激發科普新動能

“機器狗”騰空翻滾跳躍、回形針循着音樂節奏有序“起舞”、雙手夾住鋼絲網並輕輕移動會有天鵝絨般的觸覺……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東山鄉中心小學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現場,孩子們走近一件件科普展品,興奮又仔細地一次次上手體驗,歡笑聲在校園操場久久迴盪。

一旁,東山鄉中心小學校長蘭桂寧向媒體表示:“這裡的孩子平常沒有很多機會接觸豐富的科學知識,一方面因爲科普資源少,另一方面是因爲缺乏專業的師資人員。”蘭桂寧告訴記者:“平日裡我們也會給學生們講授,但是隻有當科學原理變成展品近在咫尺時,孩子們才能真正近距離感受到科學的奧妙。”

流動科普是推動科普教育深入基層的重要形式。滿載豐富展品的科普大篷車,給“科技館”裝上車輪,推動優質科普資源不斷下沉,極大彌補了基層科普設施的不足。

啓動於2000年的科普大篷車項目,至今已走過了24年。根據中國科技館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流動科技館已累計巡展6953站,服務公衆2.16億人次;科普大篷車累計開展活動44.5萬場,服務公衆3.71億人次,行駛里程5812.9萬千米,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跑了1400多圈。

進入網絡

科普宣傳牢牢佔領輿論陣地

爲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爲標誌的信息技術革命潮流,按照中央關於加強信息化建設的戰略部署,中國科協於 2014 年啓動科普信息化建設。強化“新聞導入、科學解讀”傳播機制,打造了權威的科普品牌——“科普中國”,與人民網、新華網、騰訊、百度等一流互聯網機構合作,生產匯聚了優質科普資源近19TB,瀏覽量近190億人次,建設科普中國e站24919個,開通“科普中國”電視頻道。“科普中國”社會思想輿論引領作用凸顯,也爲科技工作者搭建了優質高效的科普平臺。

同時,網絡空間已經成爲科普工作的重要陣地,因此整治網絡傳播中反科學和僞科學的內容,以及以科普的名義欺騙羣衆、擾亂社會、影響穩定的行爲,是網絡時代科普宣傳的重點任務之一。

2024年11月12日,“冷凍饅頭不能吃,超過兩天就長黃麴黴素”謠言散佈網絡平臺,引發熱烈討論,科普中國科學闢謠迅速組織食品及微生物領域專家策劃製作闢謠內容,8小時內推出圖文《冷凍饅頭長黃麴黴素?還能吃嗎?》,30小時內推出相關科普短視頻。相關科普內容在第一時間被全國網絡闢謠聯動機制採納,及時阻斷了謠言傳播擴散。

結語

2022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提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科普格局加快形成”的發展目標,明確提出“到203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5%”。

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普工作勢必得到紮實推進的全面開展,有力推動全民科學素質穩步提升,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精神與創造活力,爲我國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磅礴動力,爲鑄就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策劃製作

作者丨風入松 資深媒體人

策劃丨王姣雁陳焱

責編丨陳焱 王夢如

審校丨徐來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