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宣講路徑 奏響理論強音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工作體系”。理論宣講工作,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播、宣傳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和教育基層幹部羣衆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做好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應以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爲指引,圍繞“誰來講、講什麼、怎麼講”,積極探索新方法、新舉措、新路徑,不斷增強基層理論宣講工作實效性和吸引力,讓黨的最新理論政策與基層羣衆“零距離”接觸,確保黨的各項事業在基層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圍繞“誰來講”,抓好隊伍建設

做好理論宣講工作,關鍵在人才,根本在隊伍。灣沚區依託區委黨校成立“習語潤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緊緊圍繞黨的創新理論等開展“五進百場”宣講活動,3年累計宣講近200場次,受衆2.5萬餘人。但還存在過於依賴黨校教師,社會力量特別是青年力量參與不足的問題。

堅持問題導向,着力破解宣講覆蓋面不夠的問題。基層專業宣講人員匱乏是共性難題,要讓羣衆關心的、想要的內容都能傳得到、傳得快、傳得開,需要主管部門做好資源整合。根據不同宣講主題,從各領域各行業的先進模範、“兩代表一委員”“第一書記”“田秀才”“土專家”、鄉賢能人等隊伍中挑選政治素質過硬、理論水平較高、熱愛宣講工作、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員組建宣講團,不斷加強理論宣講兼職隊伍建設。鼓勵理論水平高、宣講能力強的領導幹部、理論愛好者參與到理論宣講中去,充實基層理論宣講隊伍。採取有效舉措讓“百姓宣講團”“曲藝宣講團”“新時代巾幗宣講團”“青年宣講團”等一大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宣講隊伍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堅持人才培育,着力破解宣講技術面欠缺的問題。宣講也是一門藝術,在網絡信息迅猛發展的時代,如何突出重點、創新方法,根據不同的宣講對象,用不同的語言形式,將黨的好聲音傳遞到羣衆心坎上,是衡量優秀宣講者的重要標尺。完善長效培訓機制,每年堅持舉辦1-2期基層理論宣講骨幹培訓班,邀請專家名師授課,同時組織宣講隊伍開展異地教學取經,不斷提高宣講隊伍整體素質。常態化舉辦理論微宣講比賽,以賽代練、以賽促學,邀請專家點評,讓宣講員準確識別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在比賽中增強信心、展示形象、提升能力。通過集中培訓、搭建平臺、示範宣講,讓“學、練、講”成爲每一個基層宣講員走上舞臺必須經歷的三部曲。定期組織開展先進理論宣講員、精品理論宣講課程、優秀理論宣講視頻等評比展播活動,並在重大活動中予以表彰頒獎,增強宣講員的榮譽感、自豪感。

圍繞“講什麼”,優化宣講內容

宣講內容是宣講工作的核心,只有把宣講內容梳理好、完善好,才能真正讓黨的創新理論、方針、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灣沚區將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內容作爲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走進灣沚看發展”“黨員奮鬥愛灣沚”“百姓文明愛灣沚”等爲主題,大力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在灣沚區的火熱實踐。但也還存在理論宣講內容與基層羣衆需求契合度不夠高的問題。

突出精準性,讓理論宣講聚人氣。宣講工作要堅持羣衆期盼什麼,我們就宣講什麼,及時更新優化宣講內容,努力推動理論供給與百姓需求精準對接。要聚焦羣衆關心的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方面內容,把宣傳解讀黨的理論政策與釋疑解惑、排憂解難結合起來,依託走訪調研、志願服務、文化活動等開展好分衆化、通俗化的宣講活動,變“大水漫灌”爲“精準滴灌”,不斷提升理論宣講的針對性和匹配度。

突出實踐性,讓理論宣講接地氣。宣講工作就是羣衆工作,宣講內容需要與本地實踐緊密結合,讓羣衆感興趣、聽得懂是重中之重。要善於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故事、典型故事、實踐故事,將本地特色故事融入到宣講內容中,讓故事與知識有機融合,幫助廣大幹部羣衆從“小故事”中學習領會“大理論”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

圍繞“如何講”,創新宣講形式

做好新時代基層理論宣講工作,載體形式是關鍵。在基層理論宣講實踐中,傳統的“我講”“你聽”,講座、報告會等傳統宣講方式相對普遍,新媒體、微視頻、現場教學等宣講載體應用少,理論宣講工作感染力、吸引力不夠強。灣沚區藉助文藝和網絡力量,編排音樂快板《說說黨的二十大》,積極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策劃“沚”不住的“津”彩、“尋找100個美麗鄉村人物”等專題,不斷擴大宣講工作影響力和覆蓋面。但仍存在運用範圍不夠廣泛、羣衆主動參與積極性不夠的問題。

用好“文藝”,讓宣講帶樂趣。文化如水,潤物無聲。戲曲、小品、歌曲等舞臺藝術深受基層羣衆喜愛,將黨的創新理論成果融入到羣衆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中,不僅能給羣衆帶去歡樂,更能讓羣衆將黨的理論政策聽得進、記得住。加強文藝作品創作,鼓勵支持文藝工作者立足羣衆身邊事,從羣衆視角、用羣衆語言創作更多易於傳唱、易於領會的文藝作品,用“小故事”講述“大道理”。堅持打造“藝術課堂”,着力將服務觸角延伸至農村、企業、工地等基層一線,在送戲下鄉、文化進萬家等羣衆性文化活動中融入宣講文藝作品,讓更多羣衆感受得到歡樂,領會得到精神。

用好“網絡”,讓宣講帶流量。新時代基層宣講工作要充分運用網絡傳播的優勢,讓網絡流量成爲理論傳播的增量。堅持打造理論宣講“雲課堂”,一方面邀請黨校老師、青年宣講隊伍在公園、景區、紀念館所等公共文化空間錄製優秀宣講課程,通過融媒體中心、政府網站、宣傳大屏等各類宣傳載體轉載轉發;另一方面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開展理論宣講,讓一場宣講多地多人受用。積極策劃網絡宣講活動,把百姓最關心的話題融入網絡,動員更多羣衆參與其中,鼓勵羣衆拍攝身邊事、講述身邊情、傳播身邊正能量,讓羣衆變身達人、成爲主角。(單增勁,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講師團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