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面銷不敵網路科技? 保險業務員2把刷子應戰
▲業務員要創造其專業可被客戶利用的價值,纔不致被網路科便利性而完全取代。(圖/鏡週刊)
面對網路科技及電銷通路強而取代,外商友邦人壽今年12月大動作解散全數業務員,這也是繼保誠人壽、康健人壽之後,成爲沒有業務員通路的保險公司。當企業者將本求利計算經營成本,而業務員要如何讓自己更有二把刷子,增加「可利用化價值」迎戰這波攻勢,都是要提早準備的課題。
2009年時,臺灣的保誠人壽就以1元把相當於50億資產售予中壽,其中就包含全數業務員,和康健人壽一樣都是沒有設立傳統面銷的業務員通路。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外商壽險業務員今年前10月人數,目前最多的是安聯總人數2807人,其中增加491人、成長21.20%。而友邦爲839人,減少98人,負成長10.46%。保德信則爲701人,同樣地也減少34人,負成長爲4.63%。
每年12月多是各家保險公司考覈業務員業績,是否達標的時期。而壽險界在今年初開始,發現友邦業務員陸續到他家公司應徵狀況,嗅到其公司內部可能有其經營策略調整的風向。
從事保險20多年的業務部主管指出,若以友邦人壽業務員佔其初年度保費(FYP)貢獻12%多的比率來看,再觀察其解散計劃中也不再續租北中南4處辦公室,由於外商在國內多爲租大樓作總部、租辦公室做爲業務通訊處的狀況,一旦解散業務通路,便可以節省許多租金、水電、話費開銷、助理等人事費及給業務員的佣金,而業務員給予公司獲利貢獻相對經營成本是有負擔的話,未來又是難以期待帶來更高的獲利值,確實會面臨被解散的命運。
像是國泰、富邦及新光產壽險公司有其金控母集團支撐,甚至集團興建的大樓可能還要倚靠保險公司承租爲通訊處收取租金等,短期內這幾家大型公司的傳統業務通路,其轉型的腳步可能不會像外商或是相對來說較小規模保險公司的組織變動地加速。
但業務員若不能爲客戶帶來高度的「可利用化價值」,創造出自己的2把刷子,也就是說難以爲客戶量身規劃其所需求的保險,建立其專業度,讓保戶一想到買保險就會想到你,那麼當然很容易被新興而來的電銷、網路投保、銀保等通路而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