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重返白宮恐衝擊與盟友關係 兩岸維穩方能保臺

▲ 美國前總統川普13日在賓州造勢遭槍擊後,被拍到臉上帶有血跡、高舉右臂在國旗下方握拳的照片。(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根據《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本月13日遭槍擊後,被拍到臉上帶有血跡、高舉右臂在國旗下方握拳的照片,認爲「可能永遠改變美國」。川普因此成爲一名「悲劇英雄」,但卻掩蓋現場混亂暴力、有人死傷、美國政治更加危險的現實。

美國人民一向崇拜英雄,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將軍是二戰英雄,後雖因韓戰遭時任總統的杜魯門(Harry S. Truman)解職,但回國後受萬人空巷歡迎;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以當年以好萊塢巨星身分問鼎白宮,發表競選演說時的表現被臺下質疑是否是在演戲,但他銀幕上的西部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不僅讓他順利當選,且被美國輿論評爲「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總統」。

川普大難不死,使他在今年的美國總統選戰,贏面大增。川普的對手是老邁的現任總統拜登。實際上,早在今年6月27日的首場辯論會中,拜登的「災難表現」,就連民主黨內都傳出要他退選的呼聲。美國智庫兼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The Pew Research Center)隨後公佈的調查結果,川普以44%的支持率領先只有40%支持率的拜登。在槍擊事件後的國際賭盤顯示,川普贏得大選的機率攀升至58.47%,排名第二的是擁有13.2%機率的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拜登則只有12.99%。

▲ 6月27日的首場辯論會中,拜登的「災難表現」,讓川普贏面大增,也讓民主黨內部傳出「換登」的呼聲。(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拜登曾評估美中競爭是「21世紀民主與專制的較量」,目前難以預測的是,這場槍擊事件對美國的民主政治運作,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美國政治兩極化嚴峻 安內重於攘外

「蘇東劇變」後,著名政治學者福山(Yoshihiro Francis Fukuyama)於1992年出版了《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一書。福山斷言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共產主義,西方自由民主是人類政府發展的最終模式。但2014年福山發表新書《政治秩序及其衰落》(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對前述觀點做出修正,強調國家治理能力對維持政治穩定的重要性。

2016年11月川普勝選美國總統,福山在《金融時報》又發表專文〈對抗世界的美國:川普治下的美國與新全球秩序〉(US against the world?Trump’s America and the new global order),明確提出人類世界已進入民粹式民族主義主導的動盪時代。事實顯示,今年歐洲地區的選舉,就出現了右翼當道的普遍現象。

▲ BBC中文網評論指出,這些子彈撕裂了今年的總統競選活動,破壞了美國的社會和文化結構。圖爲川普遭遇槍擊瞬間。(圖/路透)

論及槍擊事件對美國國內政治的影響,《BBC News 中文》評論說:「這些子彈撕裂了今年的總統競選活動,破壞了美國的社會和文化結構。」評論指出:「數十年來在美國政治中建立起來的安全假像已被戲劇性地擊碎了。這讓人回想起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也存在着嚴重的政治兩極分化和功能失調問題。」

因此,無論由誰勝選入主白宮,當務之急應是「安內重於攘外」。槍擊事件後,美國一些跨黨派人士已呼籲「言論降溫」和「國家團結」。拜登展現了民主風範,除通話川普表達關切外,兩度發聲呼籲團結。拜登已啓動一項獨立國安調查,並承諾會公佈結果;與此同時,川普也預告修改共和黨全代會主調,聚焦團結。

川普若勝選 與盟友關係動盪

對於川普的可能勝選,無論美國的敵人或朋友,都會進行「超前部署」的工作。中國大陸智庫人士普遍認爲,只要「中國崛起」的勢頭不變,美國不會放棄視中共爲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何況,美國國內瀰漫的「反中」氛圍,也不容許任何政治領袖此刻對中共示弱。被川普挑選爲競選搭檔的聯邦參議員萬斯(J.D Vance)即認爲,美國沒有足夠的工業能力來支持烏克蘭戰爭和以色列戰爭,而必須把重點放在遏制中國。

▲ 被川普挑選爲競選搭檔的聯邦參議員萬斯認爲,美國必須把重點放在遏制中國。(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但如《經濟學人》所分析,川普與美國的歐、亞盟友關係動盪,可能使他再次當選後,削弱各國對中政策上的凝聚力。尤其是,川普可能會讓拜登努力耕耘亞洲夥伴關係的成果付諸流水。例如,日韓必須付出更多的代價,來換取美國的防衛支持。這些都會減輕中共受到外部集體圍堵的壓力。

但大陸智庫人士對川普的疑慮,似乎更甚於對拜登。主要因爲前者較後者更加難以預測。最難預測也是中共執政當局最感關切的是,「在商言商」的川普在勝選後,會對中共祭出什麼樣的經濟制裁手段,以及中共會在地緣政治上,付出多大的代價來與美國進行利益交換。

如《經濟學人》所說,整體而言,川普當初發動的貿易戰,對中共貿易造成負面影響,但讓美國在貿易上受益。川普的經濟顧問食髓知味,可能在他第二任期內對中共採取更嚴厲的做法。川普的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即在去年出書,提出下列方案:不僅基於安全理由還基於「長期經濟損害」來審查中國投資;禁止任何中國公司在美國營運,除非美國同類型公司在中國獲得同等對待;禁用TikTok。更重要的是,爲了達成「平衡貿易」的目標,萊特海澤建議應再次大幅增加關稅。

▲ 川普的貿易代表萊特海澤認爲,爲了達成「平衡貿易」的目標,應再次大幅增加關稅。(圖/路透)

因應臺美中關係變化 積極推動兩岸交流

川普的退羣行動促使美國的歐洲盟友朝向追求戰略自主,亞洲的盟友也被迫調整與中共的關係。臺灣缺乏戰略自主的空間,兩岸執政當局目前更沒有改善關係的可能,因此賴政府必須對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變化,儘早研擬因應對策。

首先,習近平曾強調要「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動權主導權」,臺灣不是烏克蘭,但俄烏戰爭的發展走向,會影響中共未來的對臺政策。例如,中共的兵棋推演,就不會排除一旦兩岸衝突,美國派兵參戰的可能性。

其次,無論何人如主白宮,都不可能輕易放棄玩「臺灣牌」;川普喜好「單打獨鬥」,臺灣只是他手中的籌碼,臺灣的價值取決於它在川普眼裡的「邊際效益」。

最後是「自助人助」。團結內部,積極推動兩岸交流與恢復兩岸對話,纔是臺灣維護國家安全、趨吉避凶的根本之道。

▲ 積極推動兩岸交流與恢復兩岸對話,纔是臺灣維護國家安全、趨吉避凶的根本之道。(圖/路透)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