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突腎衰竭命危 醫揪罕見傳染病 5職業風險高

鉤端螺旋體感染,會出現發燒、全身痠痛、結膜充血等症狀,甚至併發腎衰竭。(示意圖/AI生成)

一名57歲林先生,職業是廚師,今年1月中發燒到38.1度,有畏寒現象、輕微腹脹,症狀越來越嚴重,就醫後竟發現腎功能嚴重衰竭,已經到要洗腎程度,同時有泌尿道感染、低血壓、肝功能異常、肺水腫併發急性呼吸衰竭,病危住進加護病房。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感染科主任王登鶴指出,林先生平時在其他醫院追蹤腎功能都正常,但這次腎功能迅速惡化,加上發燒、肝功能異常,懷疑可能是「鉤端螺旋體」感染,因此迅速替他施打抗生素、插管使用呼吸器及洗腎透析。數日後患者症狀逐漸改善,腎功能也恢復正常,抽血檢查報告證實是鉤端螺旋體感染。

王登鶴說明,感染鉤端螺旋體,臨牀症狀會出現高燒、全身痠痛、乏力、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嚴重可能併發肺出血、黃膽、胸膜炎和腎衰竭,且有致命可能,死亡率高達5~10%。

王登鶴說明,鉤端螺旋體爲細桿狀螺旋型,主要宿主包括鼠、犬、豬、牛、羊、馬等動物,爲人畜共通病,被歸類爲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好發於熱帶地區,以中國大陸、韓國及東南亞病例較多。

鉤端螺旋體病的傳染途徑,主要爲接觸感染,病原會存在於動物的腎臟或生殖器官中,造成慢性感染,進一步污染水源、土壤等周圍環境,再伺機經由動物皮膚傷口、結膜與被污染尿液或食物接觸而感染宿主。皮膚有傷口、戲水、接觸囓齒動物的人較易被感染,好發於農夫、漁民、廚師、食品加工工人、污水垃圾處理廠工人等族羣。

疾管署統計,今年累計至8月,全臺共33人確診鉤端螺旋體病。王登鶴表示,鉤端螺旋體感染在臺灣不常見,容易被醫師輕忽,建議應將發燒、肢體疼痛、合併黃膽或急性腎衰竭的病人,列入鉤端螺旋體感染鑑別診斷,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導致病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