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前後腹痛、狂打嗝 消化性潰瘍7警訊 這些藥物要當心

吃飯前後腹痛、狂打嗝 消化性潰瘍7警訊 這些藥物要當心。(示意圖/Shutterstock)

天氣變冷、溫度降低易造成消化性潰瘍外,壓力大情緒緊繃也易導致消化性潰瘍機率,甚至許多人食用完火鍋、麻辣鍋、薑母鴨、燒酒雞等也會引起消化性潰瘍發作,如何「護胃」成爲冬天不可忽 視的一環,建議日常飲食應避免暴飲暴食,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甚至類固醇藥物更要注意,如有症狀應立即就醫積極治療,以免危及生命。

●消化性潰瘍 多和季節變化有關

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建安指出,不少疾病的好發度跟季節變化有相關,消化性潰瘍就是其中一種。

消化性潰瘍包含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而秋冬之際,因天氣寒冷壓力刺激交感神經,易導致胃蠕動變慢,加上許多人喜歡在天氣冷暴飲、暴食,享用不易消化與刺激性的食物增加胃的負擔,導致消化性潰瘍至醫療院所尋求協助的病人增加。

另外,服用「通血路」藥物,如:阿斯匹靈、保栓通等,甚至因肺病或風溼免疫問題使用的類固醇藥物,或是非類固醇的消炎藥,更是消化性潰瘍的高危險羣;一般人尤其在吃飯前、後更爲明顯。

●冬季易出現消化性潰瘍 與3大因素有關

針對冬季消化性潰瘍患者比夏季多,陳建安說明,最主要可以歸類以下幾個原因:

1、生理的影響:

研究發現,天氣冷跟一些黏膜保護因子的減少有關,像是熱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現減少,胃黏液的厚度較薄等。另外,天氣冷氣溫驟降也會造成生理上壓力,進而增加腎上腺素(adrenaline)及正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的分泌,促使腸胃道血管收縮,減少腸胃道血流,這都跟潰瘍增加有關。

2、藥物的使用:

天氣變冷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的病人增加,這些病人常需要使用抗血小板或是抗凝血的藥物;天氣驟變也常見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的急性發作,增加類固醇的使用;而關節炎發作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及類固醇等也容易造成消化性潰瘍甚至消化道出血的風險。

3、幽門桿菌感染:

幽門桿菌感染雖然跟天氣變化沒有 什麼關係,但幽門桿菌已經證實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甚至胃癌與胃淋巴癌的危險因子,因此,消化性潰瘍病人若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潰瘍複發率可從 50%降到10%。

●消化性潰瘍常見症狀 嚴重恐危及生命

消化性潰瘍典型的表現是上腹痛,痛的方式跟潰瘍的位置不同有關。一般來說,胃潰瘍常見進食後出現「飽脹痛」,痛約一至兩個小時後緩解;十二指腸潰瘍的痛常表現空腹時的「飢餓痛」,常發生在夜晚、清晨之際。

其他症狀還有噁心、嘔吐、上腹或胸口灼 熱感、脹氣或打嗝等,通常消化性潰瘍在服用制酸劑可以緩解症狀;若情況嚴重者也有可能導致消化道出血,可能會有吐咖啡色液體或是鮮血、解黑便或血便、臉色蒼白、心跳加速、血壓低、甚至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消化性潰瘍 日常7注意事項

1、飲食習慣:宜定時適量,細嚼慢嚥,切勿暴飲暴食、狼吞虎嚥。

2、飲食選擇:以好消化爲原則,不要吃太甜、太油、纖維素太高的食物。

3、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香辛料、辣椒等,含咖啡因多的飲品(咖啡、濃茶)要少喝。

4、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爲主,儘量避免煎、炸、烤的料理方式。

5、生活習慣:不抽菸、不喝酒,維持作息正常,避免過高的壓力。天冷要保暖。

6、遵從醫囑: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定期追蹤檢查及治療。

7、警示症狀:吐咖啡色液體或是鮮血、解黑便、臉色蒼白、心跳加速、血壓低、腹痛加劇,應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