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文化? 茹國烈細數BEAM

茹國烈談城市如何文化,認爲街道是唯一讓人願意離開家的理由。(陳俊吉攝)

茹國烈出版《城市如何文化》一書。(香港中華書局出版)

茹國烈認爲,去享受一個城市後會發現,街頭比博物館的文化更精彩。(陳俊吉攝)

文化是什麼?這個向來可以吵上七天七夜的大哉問,在不同的位置、角度,也會有各種不同視野的答案。曾任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香港藝術發展局行政總裁,作爲香港文化發展的見證者與親歷者茹國烈從城市的角度看文化,他說:「文化是一鍋湯,而城市就是鍋」。

城市是鍋 文化是湯

從事藝術文化管理30多年,一直是實踐者、參與者的茹國烈,疫情前的職涯休息年,他讓自己進行了一場在歐洲各城市一個人的旅行,「去充分感受、享受一個城市,並且發現街頭比博物館的文化更爲精彩」。他於是自問:「文化是什麼?讓自己感興趣的究竟是藝術還是文化?」這次的文化體驗之旅,讓他思考文化應該是什麼,茹國烈當時便在飯店的牀上舖了一大張紙,寫下和文化密切關聯的事物包括種族、宗教、教育、文字、時尚、飲食、節慶等,最後歸納出四個分組。

茹國烈提出文化的四個分組:「信念和價值觀」(Belief and Value)、「日常生活風格」(Everyday Lifestyle)、「藝術和創造」(Arts and Creation)、「記憶」(Memories),即「文化光譜」(BEAM)的概念。他認爲文化可比喻爲一鍋湯,而「文化光譜」就是四類不同的材料,在城市這個鍋裡,不同的材料組合成各具風味的湯,「而且是像滷水的湯,可以不斷地加入新材料、調味去煮,但湯底是代代相傳不換的。」

臺灣劇評人、學者耿一偉曾比喻「文化就是阿嬤」,認爲「文化不一定是好生意,沒有好生意也一樣需要文化。我們要養阿嬤,因爲她是阿嬤,不是因爲阿嬤可以給我們錢,我們才關心阿嬤。」對這樣的說法,茹國烈完全同意,他認爲重點在於「文化不應是拿出去賣」,不應只追逐文化經濟而漠視文化根柢,但文化未必不會是好生意,且文化本包含了日常生活方式,「養活自己也是生活中很應該而必要的,例如池上產米,米也可以說是池上的『阿嬤』!」政府強力介入補助與發展出永續、能養活自己的文化相較,後者更爲可靠。

城市再生 打造特色

以「文化光譜」的概念看世界各地的城市和鄰近香港的臺灣,茹國烈看臺南是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古城,可說特別在E與M的元素上特別鮮明,爲了將歷史與庶民生活在當代緊密結合,也推出「至聖點心面」、「成功啤酒」、「天后豌豆酥」等由古人和神仙擔任代言人的伴手禮,也有林百貨修復成文創百貨,「把城市的種種回憶,自然而然地變成日常生活」。

一向被形容爲「文化沙漠」的高雄,茹國烈則有多次機會造訪衛武營和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可看出高雄近年希望透過「藝術和創造」(A)面向爲城市打造特色,茹國烈指出,「大型標誌性建築往往帶動文化旅遊,如1997年開幕的古根漢美術館就帶動了城市再生。」但長遠而言,要讓A能結合B、E和M的元素;至於臺北,國際型的大都會,在茹國烈看來BEAM都完備,「是可以讓任何一個旅人可以在1個小時內就適應的城市,例如可用同一個軟件叫車」,但也會更展現全球化元素而難以分辨在地特色,茹國烈解讀:「雜也可以是一種特色」。

不論香港、臺灣都有愈來愈多的文化空間與區域,從書店到西九文化區,在城市中展現着不同的姿態並扮演着不同的文化角色,茹國烈認爲文化空間的成長、興盛與示微,也反應了是否緊密結合於BEAM四個面向,「就像逛街和逛百貨公司不同,逛菜市場也未必只是購物,更是社交!」而在他看來,最迷人的文化就像是逛街和逛市場,「街道是唯一讓人願意離開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