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雙波:以風險識別的角度加強ESG管理,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本報記者 顧夢軒 夏欣 北京報道

“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有5375家,披露2023年度ESG可持續發展相關報告的共有2165家,披露率僅爲40.28%,但跟2023年和2022年來比分別都上升了5個百分點,2023年是35%,2022年是30%。這說明中國的上市公司從對投資者負責的這個角度,或相互信任的角度,一直在努力前行。”8月7日,在中國經營報社舉辦的2024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碳科技(湖北)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雙波如是表示。

披露要求高、難度大

2004年,聯合國首次提出環境(E)、社會(S)和公司治理(G)組成的ESG概念。如今已經過去20年時間,從小衆話題走進大衆語境,從概念理論走向落地行動,ESG不斷成長和蛻變。

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發佈ESG相關報告,反映它們對ESG理念的重視,但ESG信披的質量,同樣值得關注。由於目前缺乏統一的披露標準和指引,以及對ESG理念的理解和重視程度不同,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的質量和內容存在較大差異。ESG信披質量,也影響上市公司ESG可持續能力的提升。

沈雙波認爲,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在ESG披露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具體來說,第一,參考標準多。沈雙波表示,目前國際和國內的ESG標準非常多,如GRI(全球報告倡議組織)、ISSB(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發佈的有關應對氣候變化的文件等。第二,國內ESG監管要求是快速發展提升,包括國資委、上市公司以及金融機構監管部門都在不斷地發佈相關要求,2024年開始發佈相關文件,對上市公司提出各個維度的要求。第三,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國內專業要求很高,它涉及到公司治理、ESG治理等。此外,國內關於ESG的政策發展較快,與ESG相關的宏觀政策文件頻繁出臺。

沈雙波提供了一組數據:在ESG三個維度上,A股的上市公司ESG報告披露率是40.28%,從相關的核心數據表現來看,E維度僅爲18%,G維度高達65%,S維度是32%。在ESG的三個維度中,中國的上市公司最大弱點是在E維度,主要原因是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在G維度上,已經按照監管的要求執行多年,S維度也是如此。但是,基於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的“雙碳”目標,在E維度上,利益相關方關注度更高。“所以,從E維度的披露情況來看,數據相對較弱,這也是中國向全球承諾的答卷裡最重要的一個維度。”沈雙波說。

“對企業來說,除按照ESG框架做相關工作之外,還要響應國內的發展方向,尤其基於我們國家的‘雙碳’目標,關於E維度有非常多的任務。”沈雙波表示,ESG的強制信披,或者更多的利益相關方對於ESG的關注,導致現在上市公司的風險敞口在擴大。以前按照規則披露一定的量化數據就可以,如公司的年度報告。雖然監管部門給出相關標準,但很多數據或維度還是企業自身經營的內容,這對數據的準確性,還有數據的可持續性要求都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一定要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可持續性,避免出現更大的輿情或者其他風險事件。

何謂強利益相關方?沈雙波認爲,在現行中國體制下,強利益相關方就是監管。比如對上市公司來說,三大交易所(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發佈了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參考標準,上市公司不能隨便參考別的標準。

以規避風險爲方向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如何推動ESG實踐,才能提升企業的軟實力,獲得資本青睞?沈雙波在論壇上給出了答案。

她指出,對於企業來說,現階段企業應該以規避風險作爲方向,如何規避風險,響應利益相關方的要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具體而言,在現階段,沈雙波建議上市公司聚焦以下幾個維度。第一是監管部門。第二是自己產業鏈核心利益相關方,包括供應商、客戶等。如果是出海型企業,要特別關注出海國家對於ESG的相關要求。

此外,上市公司還需要聚焦的利益相關方是投融資方,這對上市公司來說包含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股權融資。股權融資的投資人在股權投資方面一般會選用主動評價的策略,用全模型的模式。此外還有剔除法和選優法。對於股權投資人來說,尤其關注ESG的評級,因爲並不是每個投資人都具備全量評估一家企業ESG表現的能力,很多時候需要藉助第三方ESG評級機構參考。

第二個方面是債券投資人。沈雙波介紹,債券投資人使用的方法一般是直接選擇法,即選擇中國貼了ESG標籤的債券,目前這些投資人較少用自己的模型進行投資。

第三個方面是銀行的貸款方。沈雙波介紹,在銀行貸款方面要特別注意,人民銀行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在ESG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並且已經納入到ESG風險管理模型中。銀行在融資時除了基本面信用風險評估外,ESG風險也被納入到貸款的考覈中。

沈雙波指出,今年人民銀行已經加大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投融資端的碳覈算要求,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佈的《關於加強金融進一步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意見》中,在碳覈算方面明確提出要求,相關上市公司要特別重視這部分內容。

從投資者的角度,沈雙波建議,第一要看投資者是風險偏好還是價值收益偏好,是短期的還是中長期的,這是兩個基本判斷。第二是信用方面的參考。第三是ESG,但也不能把ESG拔到很高的程度。因爲目前上市公司ESG的披露情況和管理情況並沒有可以作爲直接參考評價的依據。

沈雙波認爲,對於投資人來說,有一個重要的維度就是一家公司在ESG領域有沒有強利益相關方,並且這個強利益相關方有可能對它帶來很大的價值的,或者財務的風險的影響。

此外,ESG第三方評級機構也是重要的參考。沈雙波介紹,專業的評級機構會做全量的指標,對所有的上市公司進行公開評價,中國有很多做ESG評級的機構,包括中誠信、萬得等。

以披促管

沈雙波指出,目前企業在ESG信息披露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形式性的披露,形式的披露就是企業爲了應對監管或者利益相關方的要求所做的披露。與此對應的是實質性披露,就是上市公司注意到了自己的核心利益相關方重點關注自己的方面,通過ESG信息披露把自己講明白,讓利益相關方對自己產生信任,從而提升自己的企業價值,或者降低風險。

“下一階段是上市公司從實質性披露到實質性管理,就是以披促管。”沈雙波表示,現在一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都已經做了這個階段的工作,做到實質性進行企業ESG管理,從企業的戰略規劃到治理架構、制度建設,以及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對於中國的上市公司來說,最終還要走到科技化和數字化維度,在中國有些大型上市公司、集團性公司已經開始做ESG的科技化和數字化建設了。

沈雙波認爲,針對ESG信息披露,企業必須得設置專有的崗位,而且不是技術崗,ESG人才必須瞭解企業的經營管理,瞭解行業,還要有內部協調能力。如果企業認爲ESG是未來可持續發展必做的命題,這個崗位必須專人專崗。

沈雙波同時指出,目前中國上市公司要關注的核心議題有兩個方面,一是宏觀政策,二是企業自身所處的行業以及行業中的地位等等。“此外就是企業要進行精細化管理,必須要落實責任,否則ESG還是流於形式化。”沈雙波說。

(編輯:夏欣 審覈: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