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初》爲何要打柯?柯爲何要反擊?
【愛傳媒陳念初專欄】本來,疫苗事件蔡政府顯然對不起人民,主流意見也一致性對蔡政府疫苗政策不滿,從民調的反應可以看出,從人民自發性的社羣發言,可以看出端倪。
沒有選舉定輸贏 蔡政府政治配對求勝
防疫事件蔡政府一路捱打,找不出反擊的力道與切入點,但從戰略觀點來看,蔡政府要脫身,必須找到配對組,進行政治比較與優勝劣敗,政治行爲任意發生纔是最佳攻擊,政治不會承認的事很多,政治默認的事也不會說出來,輸局只要不承認輸,就會有轉機,看政治情勢發展,等待契機就可以找出可以再度出擊的機會。
很多人相信政治是後功抵前過,只要最終站穩,前面姿勢的歪斜,失分不大。
媒體偏向可以塑造輿論氣候,媒體議題是設定出來的,這就是掌握媒體不可說的秘密,不可說不代表沒人知道,久而久之變成公開的秘密,媒體自己若沒有自覺,其實是用珍貴的媒體價值來交換,媒體信任度降低,最終將嘗惡果。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當時報紙不被人民信賴,廣播成爲最被信任的媒體,媒體的興衰與替代,就是這麼赤裸裸,臺灣沒有例外。
政治最後的配對形勢,是透過媒體來形塑,這就像選舉的參選人一樣,是要透過辯論的過程決定勝負。
2018年韓國瑜當年對上陳其邁,應證了政治配對媒體偏向的加乘效果,但政治有兩種,第一種是要用選舉來決勝負,韓流旋風只經歷兩三年,因選舉而起,也因罷免而散。
2020年總統大選,蔡英文對上韓國瑜,對綠營而言,這是容易競爭的選舉配對,政治結果也一如預期,但藍營偏執不信,也嚐到苦果。
2020年若換作是蔡英文配對上郭臺銘,政治情勢恐怕就充滿變數。
另一種政治,是最難配對的,那就是政策的勝負,這種政治鋪陳是話語權的競爭,沒有誰可以宣判,可以不斷羅生門下去。
「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這是德國哲學家康德名言,八○年代立委朱高正引用而變成流行語,很多政治人物言行,都應證了這句話。
政策話語權的競逐,更需要媒體的操作,媒體或名嘴說的,會導引新聞與議題方向,會分別訪問議題相關人,即使沒人信,但已達成媒體效應。
防疫政策怎麼配對?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民間對民間,就是一種可能的配對方式。
現在整個新聞方向就是防疫政策指揮中心與柯文哲配對,捐贈對象臺積電與郭臺銘配對,二元對立的新聞與角色,一直是媒體與政治最習慣的劇本。
國民黨是國內最大的在野黨,在疫情事件下,國民黨及偏藍名嘴監督力強大,藍營防疫戰場在地方,其中,侯友宜與盧秀燕表現出色,侯友宜一度成爲綠營攻擊防疫不力的目標,但顯然最後侯友宜脫身了,盧秀燕也得到好評。
打侯批燕需要對照組,侯不是大砲型政治人物,在疫情事件上與中央保持互動關係,新北市初期疫情緊,曾發生配發疫苗量輸給高雄市的新聞,民衆出現不滿,地方對上地方,陳其邁本來是一個很強的對照組,綠營也極力吹捧,但整體而言,並沒有贏回太多民意。
國民黨面對蔡政府的困獸之戰,在新聞議題找尋政治配對求贏的戰略上,有可能被直接忽略,而被孤立與疏離,在政黨的配對上出現翻轉移位,其實也是另一個警訊。
民進黨或綠營側翼和親綠媒體大打柯文哲,難道真是巧合?政治和媒體的局,連動的關係不需要彼此知會,心照不宣,分進合擊,這彷彿是自己人之間的叛徒報復,對政敵國民黨,民進黨還不會如此恨之入骨?
柯文哲數度喊話中央,嗆柯勢力與陣仗不斷擴張,民衆黨的民調及聲勢高漲,民衆黨的高虹安質詢清新形象與犀利度頗受好評,對蔡政府而言,民衆黨恐怕比國民黨更難政治處理。
林昶佐被嗆事件,本來政治劇本輸局已定,最近延伸出柯文哲設局說,柯文哲有沒有被設局?這是政治問題,更是情境觀感,若柯文哲非自己參與環南市場那場記者會,確診41人,連部會首長都到了,恐又留下被說嘴的把柄?
政治的局,都是一起下,都是心在舉棋,不會真的說出來,會說出來的要可受公評,不會有人這麼傻,這麼天真。
媒體政論節目裡,邀約的來賓被不同立場來賓羣起攻擊,主持人也有主觀立場,這算不算設局?看似藍綠攻防,其實,是捱打的份。
久而久之,政論節目從異言堂變成一言堂,有的名嘴上節目會像個變色龍(情緒大變),最後變成節目跟節目之間在藍綠對決,這像話嗎?
回到柯文哲『設局說』,指揮中心在公開記者會中特別用圖表針對設局說做出澄清,如果中央與地方之間真的契合,私下就可以通話說明,硬是要在媒體上公開細節,代表這是政治媒體動作,而柯文哲與趙少康對談中,提出的『設局說』一樣是政治媒體語言,柯文哲清楚他的戰場,他若志在2024年總統大位,他要配對的政治對象,很清楚就是執政黨。
國民黨在配對政治這場你打我嗆的戰局中,應該找出自己的戰略地圖,民意主流意見本來是蔡政府最難面對的一股力量,民意沒有任何直接力量可以對抗政府,更沒有短期選舉可以一刀斃命,政黨就變成代言人與政治力量,國民黨明日之星在疫情事件裡都沈寂低調,地方戰場與中央佈局是兩個不同的戰場,柯文哲已經在爬自己的高峰中,但國民黨呢?
照片來源:作者部落格截圖。
●經授權刊載,更多文章見作者部落格。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