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柏惟陷「刪Q」危機? 民進黨:「報復性罷免」正當性不足
臺灣基進立委陳柏惟陷入「刪Q」罷免危機,有媒體報導指稱,民進黨有一份2月內部民調,顯示錶態要去投票者超過3成,而同意罷免案比例遠超不同意票。對此,民進黨高層1日駁斥,該報導解讀並非事實,臺灣民衆其實逐漸明白「報復性罷免」的正當性不足。
根據媒體報導,一份民進黨內部民調顯示,陳柏惟陷入「刪Q案」罷免危機。民進黨高層表示,相關民調的解讀並非事實,因爲在罷免黃捷案失敗後,民調顯示臺灣民衆對於這一類的「報復性罷免」更加了解,在民調上顯示相關整體不贊成罷免的高於贊成,臺灣民衆逐漸明白這種「報復性罷免」的正當性不足,更有利於陳柏惟等人的辯護。
民進黨高層指出,對於正在進行的罷免案或公投案,民進黨都會從組織、輿情等方式去了解連署的情形及民意的變化;而內部掌握的民調顯示,從欣賞度來看,欣賞陳柏惟的高於不欣賞;從罷免支持度來看,整體不贊成罷免的高於贊成。
民進黨高層表示,國民黨在罷免黃捷一案中使勁全力,包含江啓臣、趙少康、羅智強等人都全力表態,結果不但同意罷免未達到25%的門檻,連反對罷免的票數都還超過同意罷免票數將近一萬票。
他表示,報復罷捷的結果是雙重失敗,證明民衆在充分資訊下,並不認爲這種報復性罷免具有正當性;而罷免黃捷失敗也連帶造成藍營氣勢重挫,國民黨內甚至陷入路線之爭。
整體而言,高層人士表示,臺中「大烏龍區」的民衆不論是對於報復性罷免的反感,或對陳柏惟表現都呈現肯定的狀態;而國民黨如果要持續操作這一類的報復性罷免,除了未獲得民意支持外,更會因小失大,以爲在單一選區可以投機性操作,但在全國整體民意來看,其實加深國民黨「來亂的」的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