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用意何在
來源:人民日報
近一段時間以來,在缺乏事實依據的情況下,美國極力渲染所謂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調,引發一些國家跟風炒作。這麼做的真正目的,可以說是衆目昭彰。
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的最大企圖是遏制打壓中國優勢產業。美國已將中國視爲最嚴峻的戰略競爭對手。在經濟領域,美國試圖打壓中國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產業事關綠色低碳轉型和未來發展,必然成爲美國對華競爭和遏制打壓的重點。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爲代表的“新三樣”產品暢銷全球,憑藉技術創新、生產效率和質量過硬形成了一定國際競爭優勢。今年廣交會期間,一些歐美進口採購商表示,全世界都對中國綠色技術感興趣,中國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導者,希望在這裡採購更多新能源汽車產品。今年初,記者兼作家亨利·桑德森在美國《外交事務》雜誌上撰文指出,在新能源產業方面西方遠落後於中國,如今中國不僅在生產和應用方面走在前列,在技術創新方面也是如此。彭博社4月2日報道援引多位專家的觀點,認爲中國新能源產業之所以成功更主要是因爲技術創新、基礎設施良好、國內產業鏈完整、要素成本較低等因素,從出口價格、產能利用率、庫存量等方面看,中國新能源汽車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其中出口量最大的幾家新能源車企產能利用率都在80%以上。美國政府對這些事實視而不見,惡意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調,歪曲指責中國的產業政策,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企圖聯合盟友夥伴推動對中國新能源產業脫鉤斷鏈,其背後的真正目的就是通過不公平的非市場手段,遏制打壓中國先進製造業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的重要意圖是扶持美國本土產業發展。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傳統制造業加快向成本更加低廉的發展中國家轉移,出現了製造業空心化。製造業增加值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1970年的22.7%降至2022年的10.3%,製造業就業佔總非農就業人數比重從24.5%降至8.4%。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揭示出經濟脫實向虛的危害,此後美國政府開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大力推進製造業迴流和本土產業發展。在新能源領域,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政府由於執政理念差異,在維護傳統能源利益和推動清潔能源發展二者間左右搖擺、舉棋不定,政策“鐘擺效應”阻滯了新能源產業發展。先是積極參與國際氣候治理和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技術,此後又宣佈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能源政策向傳統化石能源產業傾斜,近期美國氣候能源政策再度作出重大調整,出臺《通脹削減法案》對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光伏設備等產業給予高達3690億美元的補貼。如此反覆折騰,令美國衆多新能源企業無所適從,錯失產業發展重要機遇期。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炮製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調,歸根到底是要爲美國本土新能源產業發展爭取更多時間和更大空間。
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也是爲了服務美國國內政治需要。當前,美國國內經濟社會矛盾重重。在美國國內對中國持續發展壯大焦慮感和戒懼心加劇的情況下,將中國作爲“替罪羊”,把矛盾向外轉移,對華示強甩鍋成爲美國國內政治正確的自然選擇。今年是美國大選年,最終選舉結果將取決於少數幾個關鍵搖擺州的選情。根據美國“真實清晰政治”網站最新民調顯示,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在賓夕法尼亞、密歇根、佐治亞、亞利桑那、威斯康星、內華達等6個關鍵搖擺州支持率均在45%左右,競爭極爲膠着。而鋼鐵、燃油車等傳統產業和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恰恰是支撐上述關鍵搖擺州經濟增長和就業民生的重要支柱。無論是賓夕法尼亞的鋼鐵產業、密歇根的燃油車產業,還是佐治亞和亞利桑那的光伏產業、威斯康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內華達的電池產業,都面臨着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競爭壓力。此時拋出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調正是美國大選候選人爲了贏取選戰勝利、迎合關鍵搖擺州選民和利益相關方需要採取的重要策略。
美國出於國內經濟、政治需要,無視市場規律和國際規則,渲染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是經濟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新託辭。少數其他國家出於各自短期利益,盲目跟風。這不利於中國,不利於美國,不利於相關國家,也不利於整個世界。遏制打壓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並不能使美國本土產業變得強大,反而會扭曲國際市場,損害資源配置效率。歷史已經反覆證明,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做法到頭來只會是損人不利己。綠色低碳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是順應未來發展大勢,有助於世界各國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目標。希望美國和少數其他國家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從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福祉出發,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原則,與中國在新能源領域加強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共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