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保護與發展“大合唱”——四川省護好黃河重要水源補給地調查
黃河流域四川段是黃河上游重要的儲水、補水區,黃河枯水期40%、豐水期26%的水量均來自這裡。築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守護母親河長久安瀾,四川做了哪些努力?如何在抓好保護修復的同時,以優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唱響保護與發展的“大合唱”?
黃河九曲十八彎。在青海、甘肅、四川三省交界處,迂迴曲折的黃河,猶如一條巨龍向東一頭扎進四川,在青藏高原東南緣遼闊的若爾蓋大草原汲取充足的水資源後,掉頭向西折返甘肅,奔向遠方。
黃河干流四川段全長174公里,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溼地蓄水量近100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84%,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這裡是黃河上游重要的儲水、補水區,貢獻了黃河枯水期40%、豐水期26%的水量,是“中華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上游產水區重在維護天然生態系統完整性,一體化保護高原高寒地區獨有生態系統,有序實行休養生息制度。
四川省及流域內阿壩州、甘孜州堅定樹牢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切實把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做好,把保護黃河這項工作做好。近年來,四川創建了若爾蓋國家公園,開展黃河流域高寒泥炭沼澤溼地、重要水源涵養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等修復治理,推進治沙固沙、退化草地和黑土灘綜合治理、圍欄封育等生態工程建設,累計修復面積約19萬公頃,推進黃河干流堤岸侵蝕治理,流域水土保持率達81%。
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表示,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保護與開發,既抓好保護修復,又積極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的路徑,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維護天然生態系統
站在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和轄曼鎮交界處的黃河大拐彎處,只見滔滔河水從甘肅瑪曲縣向腳下奔涌而來,拍打着堤壩。河水突然一個大轉身,在這裡形成了美麗的黃河九曲第一灣。藍天白雲下的若爾蓋大草原像點綴着各色細碎花朵的巨幅綠色地毯,一直鋪向無垠的天邊。
“如果沒有新築的堤壩,岸邊這條公路可能早就消失了!”若爾蓋縣水務局副局長彭海波告訴記者,在建堤壩前,這個大拐彎每年都要向四川一邊推進數米,侵蝕掉大片草原,捲走大量泥沙。
2022年初,總長5.06公里的生態護岸工程在這裡啓動實施。工程以防洪治理、生態修復、旅遊觀光爲重點,新改建了觀光廊道、挑臺、平臺等,實現水利工程與生態治理工程、草原畜牧業及旅遊文化業有機融合。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溼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現在,黃河在這一帶的含沙量已從10年前的每立方米1.4千克減少到每立方米0.3千克。”彭海波說。
位於阿壩州紅原縣邛溪鎮熱坤村的邛溪溼地公園已成爲衆多遊客的打卡點。這裡原本是一處滿是垃圾和污水的臭水坑,幾年前,紅原縣結合川西高原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項目、溼地保護恢復提升改造項目等重點生態建設項目,通過新建擋沙壩、溢流壩、副壩等措施強化蓄水保溼效果,大片溼地植被和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修復。
“隨着溼地生態的改善,先後已有赤麻鴨、黑鸛、白鸛、棕頭鷗等候鳥在園區內棲息,這對於維持區域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價值。”紅原縣嘎曲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副局長依雲卓瑪告訴記者。
目前,阿壩州境內黃河流域4縣已實現縣城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綜合處理率分別達到84.9%、97.2%以上;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覆蓋率達93.4%;推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691個;完成幹流堤岸侵蝕地段綜合治理主體工程,新建堤防、護岸72公里。黃河干支流生態防護帶建設順利推進,截至去年,共完成生態防護帶總長度745.2公里。黃河流域阿壩段共有3個國考斷面、3個省考斷面,其中1個達到Ⅰ類,3個達到Ⅱ類,2個達到Ⅲ類,優良率達100%。
溼地再現生機活力
紅原縣境內的查真樑子,是高原上一道蜿蜒的山脊,海拔高達4300多米。對於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來說,查真樑子並不雄偉,但其意義非同一般,它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
登上山樑至高點,南北兩邊一望無邊的草原不時有水波閃耀。沿北面山坡仔細查看,淅淅瀝瀝的小雨灑在草地上,涓涓細流汩汩滲出;朝前探望,道道細流逐漸變成小溝、小溪、小河,再聚成較大的支流白河,最終匯入黃河干流。
保護草原、保護溼地,就是要保護好上游產水區天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護高原高寒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讓“中華水塔”源源不斷爲母親河提供充足乾淨的水源。
在紅原縣瓦切鎮,大片區域內雖然青草茵茵,卻幾乎不見牛羊。這是一片禁牧區。從公路邊向溼地中心走去,腳下結實的草地逐漸變成海綿一般鬆軟冒水的溼地。
“經過近幾年的修復,這裡正一點點恢復到原來的模樣。”依雲卓瑪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地“向溼地要草地”,大規模開溝排水,導致溼地嚴重退化,部分區域甚至連片沙化。
近年來,當地着眼於提升溼地生態功能,設立了日干喬溼地自然保護區,依託若爾蓋溼地水源涵養能力提升工程(紅原縣部分)等生態修復項目,新建生態攔水壩,填堵排水溝,通過蓄水保溼、填溝還溼、禁牧還溼,恢復溼地面積8.02萬畝,另有77.78萬畝溼地納入管護範圍,促進了區域溼地生態恢復和水源涵養功能提升。
俯身仔細觀察,可見一羣羣一兩寸長的小魚在溼地水中草叢間游來游去,不時有幾隻小鳥從草叢中飛起。不遠處,一對黑頸鶴交頸展翅,邁開長腿跳着輕快的舞蹈。當地人告訴記者,早些年,這裡是黑頸鶴的天堂,每年夏天,成羣結隊的黑頸鶴在這裡求偶產卵孵化小鳥,一直待到初冬再遷往南方。大片溼地乾涸之後,已有很多年難以看見這樣的場景了。如今,這些珍禽又返回到這裡安營紮寨、繁衍後代,爲溼地帶來生機活力。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及之後較長一段時期,城市開發、道路建設、開山採礦等造成阿壩州一些城鎮周邊、道路沿線及礦區山體破損、岩石裸露,一處處破損點如“斑禿”一般散佈於草原各處,長時間不能恢復。
在幾處治理點,記者看見通過對高邊坡梯級放緩、掛網噴漿、覆蓋生態草簾、土壤培肥、覆蓋腐殖土、覆土種草等人工干預措施,開始沙化的地塊已長出青草,結合局部禁牧等措施,這些地塊與周邊正融爲一體。若爾蓋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夏秦介紹,2020年以來,若爾蓋縣已累計修復這類破損點4100多畝。
阿壩州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以來,國家下達給阿壩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預算總投資58720萬元,截至去年11月,累計完成投資36224萬元,投資完成率61.7%。這些投資主要用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保障黃河長治久安,推進水資源節約利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補齊公共服務短板6個方面。截至目前,阿壩縣求吉瑪鄉夏榮曲水生態修復治理、若爾蓋溼地水源涵養能力提升工程(紅原縣部分)、若爾蓋縣建制鎮污水處理一體化設施建設等項目相繼完工,若爾蓋縣黃河一級支流黑河熱曲段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紅原縣黃河一級支流白河納布則曲段水生態綜合治理與保護項目已完成初步驗收,其他多個項目正在抓緊建設。
自實施“山水工程”以來,阿壩州境內黃河流域4縣累計完成修復總面積189841.51公頃,其中礦山生態修復面積543.69公頃,溼地修復6107.68公頃。通過修復工程,新增林地1008.03公頃,新增草地7066.33公頃,退化草地修復119367.29公頃,沙化土地治理12678.20公頃,水土流失治理33193.85公頃。過去較長時期被破壞的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優質環境支撐發展
爲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四川持續深入實施草原、森林、溼地、雪山冰川、野生動物、珍稀植物、藍天淨土綠水青山“七大保護”行動。而所有受保護的自然資源,無一不是當地農牧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無一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資源依靠。
一方面要抓好保護修復,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的路徑。這些年,阿壩州利用優質特色稟賦,多點發力,不斷調優產業結構,構建高原特色農牧業體系。
在阿壩州,實現“草畜平衡”是對當地政府智慧的考驗。做好保護與發展文章,既要使草原得到保護,溼地不被侵蝕,還要做到“減畜不減產,牧民不減收”,只有生態環境與牧民雙方利益得到平衡,“草畜平衡”纔有保證。
針對畜牧業產業鏈條短、產品等級低、競爭能力弱的現實情況,紅原縣提出要從單一產業向產業集羣轉型,從傳統方式向園區引領轉型,從分散經營向集約經營轉型。紅原縣抓住國家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縣建設機遇,加快構建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服務體系,積極探索一業主導、以園聚鏈、以鏈集羣、集羣聯動的發展路徑,以犛牛現代農業園區爲載體,推動生產要素向園區集中、優勢產業向園區集聚,加快建立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家庭生態牧場的“以企帶農”經營模式。
受氣溫突變、草料不足、病害多發等因素影響,犛牛“冬瘦春死”是採用傳統養殖方式經常遇到的情況。而在育肥場,這些問題基本可以得到解決。在紅原縣安曲鎮奪龍村犛牛養殖基地,阿壩州農牧公司駐村幹部、養殖基地管理員李寧林介紹,“通過幾個月育肥,犛牛出欄週期大大縮短,犛牛肉品質也得到提高。傳統方式養殖的犛牛一般要七八年才能出欄,而在這裡,牧民在草場散養三四年的犛牛再經過幾個月的育肥就可以出欄了”。
“養殖時間過長會造成肉質老化,出欄時間短、更加鮮嫩的犛牛肉深受市場歡迎,價格也相應提高,牧民在適量減少養殖數量的情況下,收入不減反增。同時,由於佔用草場的時間減少,部分草場得以休養生息。”阿壩州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陳剛分析,截至去年年底,新建的95個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已全部建成投入運行,基本覆蓋了主要牧區。
人工種植牧草是阿壩州提高畜牧業效益的另一重要途徑。在阿壩縣賈洛鎮,5月初播下的3000多畝燕麥草已一片嫩綠。賈洛鎮鎮長張志國說,過去牧區沒有種草的習慣,而自然生長的牧草產量低,畝產乾草僅約200公斤,種植的燕麥草畝產乾草可達七八百公斤,產出效益大大提高,部分草原還可以騰出來休整。
經過精深加工,青稞、酥油、奶渣、犛牛絨等阿壩州牧區土特產使牧民獲得更多收益。若爾蓋縣兩名大學生創辦的公司把藏族傳統特色飲食進行工業化生產開發,推出雪域索當奶茶等產品,通過電商平臺等渠道走向市場,去年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他們收購了當地牧民500多萬元的土特產品,還吸納了30多人就業。阿壩縣麥爾瑪鎮引進人才成立蘭措瑪文化藝術品製作有限責任公司,組織30多名農牧民以傳統工藝生產圍巾等犛牛絨製品,成爲高端市場的定製產品。
生態環境的改善也爲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在若爾蓋縣唐克鎮,旅遊大巴一輛接一輛涌入,牀位需要提前預訂;阿壩縣依託漫澤塘溼地自然保護區建立的溼地公園,已成爲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去年接待各地遊客2萬多人……如今,花湖、花海等已不再是某個旅遊景區的專有名稱,而是廣闊的若爾蓋草原上隨處可見的自然景觀。紅色遊、研學遊、自駕遊、避暑遊、紅原雅克音樂季、若爾蓋賽馬節等特色旅遊產品,正帶動商貿、餐飲等關聯產業快速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鍾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