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鏡頭」撥開國慶檔“寒流”迷霧:頭部縮減鉅製電影,轉向小成本尋出路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道

雖然國慶節前,影視公司的股票跟隨大盤猛漲,但是並沒有太多意外,2024年國慶檔票房表現不及去年。據國家電影局10月8日披露數據,2024年國慶檔(10月1日—10月7日)總票房21.04億元。檔期內共有5部影片破億,破億影片數量和去年持平,並列歷年最多。

而在檔期後,大銀幕將迎來經典進口舊片重映。在國慶檔結束後的第一個週末,《哈利·波特》全系列8部電影將陸續在全國院線重新上映,此外,已經問世30年的進口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則將於11月1日重新上映。

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如今重映此前引進過的電影,主要在於國產電影並沒有以往‘爭氣’,引進電影重映也算是無奈之舉,希望藉此調劑中國觀衆的口味,讓觀衆重新走進影院。”

國慶檔遇“寒流”

據國家電影局數據,2024年國慶檔(10月1日—10月7日)總票房21.04億元,觀影人次爲5209萬,國產影片票房爲20.17億元,佔比95.87%。國慶檔票房前5名影片分別爲:《志願軍:存亡之戰》8.05億元、《浴火之路》3.59億元、《749局》3.56億元、《熊貓計劃》2.15億元、《危機航線》1.7億元。

具體來看,映前備受觀衆期待的電影《749局》,在上映首日票房衝高,並領先其他影片,但隨着口碑分化,票房逐漸被《志願軍:存亡之戰》《浴火之路》超越,目前該影片豆瓣評分已經低至4.2分。與之相反的是,排片率與票房並不具有優勢的電影《只此青綠》豆瓣評分則高達了8.0分。

而2023年國慶檔的票房收於27.34億元,同比增長83%。不過,從今年下半年看,暑期檔及中秋檔票房接連失意,國慶檔的預期本就較爲悲觀。

貓眼娛樂市場分析師賴力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2024年國慶檔總票房及日均票房均不及去年。賴力分析,“今年國慶檔開局亮眼,首日票房4.9億元爲近三年最高,這與假期首日即爲國慶節,有一定的‘節日效應’加成有關,另外兩部強粉絲屬性影片《浴火之路》《749局》帶高了首日預售。但上映後部分影片受口碑影響,票房走勢波動較大,表現不及預期。因此假期第2—4天,票房降幅也是近六年最高的,這說明影片的熱度在口碑釋出後並沒有很好地維持住。”

向凱表示,《志願軍:存亡之戰》之前業界預期檔期內票房能達到10億元以上,最終檔期票房是在8.05億元。他分析認爲,“爲契合節日氛圍,國慶檔通常是主旋律電影打頭陣,上映該類型電影也居多,但是今年該類型的影片較少,而且觀衆對於該類型影片的興趣已經大幅度減弱,如今的主旋律電影很難複製如《長津湖》一般的高票房,達到數億元的票房已經實屬不易。”

向凱還認爲,由於文旅能覆蓋酒店、交通、餐飲等更多的消費場景,目前各地均在大力發展文旅,這也對電影市場造成一些影響。

與此同時,檔期的老戲碼“撤檔”再現。先是動畫電影《皮皮魯和魯西西之309暗室》宣佈改檔跨年;再是《出入平安》決定退出國慶檔,上映檔期待定,稱“電影在上映期間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2024年國慶檔城市票房前四位爲上海市、北京市、廣州市、深圳市四大一線城市,尤其是上海市以過億元的綜合票房遙遙領先。向凱分析認爲,很多電影的消費羣體離開了票房重倉的一些城市,上海市仍然遙遙領先離不開相關部門的補貼。

據記者瞭解,上海市委宣傳部(市電影局)於2024年9月28日至12月31日期間,聯合淘票票、貓眼兩大頭部票務平臺發放總價值4500萬元的電影消費券。

進口舊片重映來襲

國慶檔過後,電影市場將逐漸過渡進入到傳統冷檔期,記者注意到,一些影院早在國慶前,就逐漸釋放出部分電影海報,爲10月23日上映的《毒液:最後一舞》和10月26日上映的《喬妍的心事》進行預熱。

而另一個現象是,舊片重映將會在接下來兩個月上演。在國慶檔結束後,《哈利·波特》全系列8部電影將陸續在全國院線重新上映,《這個殺手不太冷》則將於11月1日重新上映。

事實上,今年以來,《奧本海默》《沙丘》《你的名字。》《灌籃高手》等在內的多部進口舊片已經重映,重映票房多在數百萬元,新海誠執導的電影《你的名字。》重映票房則達到了1.37億元。

賴力表示,進口片重映並不是什麼新現象,每年都有不少影片在市場相對較冷淡、新片供給不足的檔期選擇重映,國慶之後的10月中下旬也是傳統意義上的冷檔期之一,具備一定體量的國產新片往往不太會選擇這個檔期。“但重映取得高票房的影片很少,試圖通過重映影片來撐起大盤的可能性不高。”

“中國的引進片主要來自好萊塢,受到過去幾年疫情疊加罷工事件的影響,美國電影的新片數量的確在下降,不少有望引進國內的大片檔期延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進口新片在國內院線的供給。”賴力進一步分析。

向凱告訴記者,大國之間的博弈已經進入到電影在內的文化領域,在引進國外電影的數量上不及往年,態度上也更爲謹慎,如今重映此前引進過的電影,主要在於國產電影並沒有以往“爭氣”,引進電影重映也算是無奈之舉,希望藉此調劑中國觀衆的口味,讓觀衆重新走進影院。

據記者瞭解,由於缺乏鉅製電影,今年引發觀衆口口相傳的電影並不多,資本對於電影的支持也在減弱,頭部電影目前融資困難,諸多頭部電影公司基本是爲了公司活下去,也減少或者延遲了鉅製電影的拍攝、製作,轉向中小成本電影以更好地生存下去。

而近期,影視公司的股票跟隨大盤猛漲,而這是否會促進影視公司加大電影拍攝製作?在向凱看來,“此前的鉅製主旋律電影已經透支了國產電影票房的潛力,而且觀衆更爲分化,電影公司就算近期跟隨A股大漲,在二級市場獲得融資,其大概率也缺乏拍攝鉅製電影的意願。”

“此前很多國產電影預告片剪輯得很好但成片‘拉垮’,一次又一次地消耗掉了觀衆對於國產電影的信心,這需要引起電影行業的高度警惕,目前最關鍵的問題在於,中國影視公司要製作出更多內容優質的國產電影,提振中國觀衆對於國產電影的信心。”向凱進一步分析。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