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世界經貿充斥大小石塊 童子賢:「臺灣+1」新策略突圍

童子賢指出,臺灣的土地不大,但臺灣經貿和科技活力是全球的好夥伴,2021和2022年連續2年臺灣是美國第八名的進口夥伴,臺灣小小的,影響力卻是很大。

童子賢分析,在疫情開始前,臺灣是美國進口的第13大夥伴,2019年前進到第10名,之後又在2021和2022年跳升到第8名。進口貿易名次向前,爲何發生在中美貿易戰和疫情之後?其中,不排除有美國考量地緣政治的風險和供應鏈的安全性。

童子賢表示,美中貿易戰和地緣政治後,臺灣要留意「臺灣+1」,要想一下,在地緣政治下,臺灣同時處於左右逢緣又左右爲難。當2001年臺灣和大陸同時加入WTO時,世界的自由經貿就逐漸達到頂點,當時沒人關心大國間的競爭,板塊的衝撞;但現在,過去的太平盛世不再。臺灣也由過去地球是平的經貿型態,轉變爲面臨到處是大石塊和小石塊的環境。

2023年玉山安侯論壇,今天以「板塊挪移新賽局-跨境產業鏈佈局關鍵策略」舉行論壇,今天的論壇聚焦在後疫情時代,「臺灣+1」新策略。業者表示,臺灣地處中國、東南亞、東北亞的中間,位在22億人口的中心點上,這是地理上的中心點,而用抽象的概念來說,臺灣人的商業模式是透過中文學習,且時常接受來自中國市場訊息的刺激,但技術能力是用英文學習,這是抽象概念上的中心點,這一點,讓臺灣成爲整個區域中相當特別的國家,也是臺灣的優勢之一。

許多人常常會認爲臺灣市場太小,但如果除了臺灣以外可以成功再穿透一個市場,就再也不會感到國內市場太小的問題,建議「臺灣+1」的概念,例如,若做的是B2B高階服務業,則可直接以日本爲目標,若是製造業,可以「臺灣+越南」或「臺灣+印尼」甚至是「臺灣+泰國」等,因爲越南和印尼及泰國的人口多,可以作爲製造業從中國外移的替代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