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AI+相機 智慧型手機升級新趨勢

在AI浪潮下,「AI+相機」開始成爲智慧型手機相機模組的新發展趨勢。圖/本報資料照片

(更多產業分析請掃QR Code)

2020~2024年智慧型手機相機模組出貨量

受惠於生成式AI興起,AI旋風也吹向智慧型手機領域。而在高階產品擁有較多鏡頭數量的帶動下,TrendForce預估,202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相機鏡頭出貨量有望微幅成長,較2023年增加3.8%。

以手機品牌的相機模組採用策略來看,在鏡頭配置上,大多仍以「後鏡頭數量朝三顆收斂」的趨勢進行搭載。以小米爲例,其將中階(售價251~500美元)Redmi Note機種的後鏡頭數量自四顆調降爲三顆,而針對低階入門(售價低於250美元)的Poco機種,則將後鏡頭數量自二顆升級爲三顆。

■搭載「49~64MP主鏡頭」三顆後鏡頭爲主流趨勢

在主鏡頭的畫素分佈上,蘋果產品包括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及其iPhone 15全系列機種均搭載48MP(百萬畫素)的主鏡頭,逐漸取代過去以12MP主鏡頭爲主的舊產品線,讓「13~48MP區間」之主鏡頭產品增加。

此外,觀察到小米Xiaomi 14展現出的銷售量較前一代Xiaomi 13提升,使小米搭載50MP主鏡頭的產品佔比增加,同時於2023年8月底成功復出的華爲,其Mate 60 Pro手機銷售量在中國市場亦較前代有顯著成長,使50MP主鏡頭的數量上升。整體而言,2024年智慧型手機持續以搭載「49~64MP區間的主鏡頭」爲主流趨勢。

而品牌廠持續採用「後鏡頭數量朝三顆收斂」與「主鏡頭畫素往49~64MP區間集中」配置方式的原因在於,三鏡頭的設計較能讓消費者感受到相機具有一定的拍照性能,而針對主鏡頭的畫素進行升級,則是爲了讓消費者「有感」升級。

由於智慧型手機已趨於成熟,品牌廠難以在產品上大幅度創新,爲了持續創造消費者的換機誘因,相機性能的提升成爲產品升級重點,加上主鏡頭承載智慧型手機拍攝性能的重要責任,故品牌在搭載上會使用較高畫素的鏡頭,甚至部分品牌更直接在中階機種上搭載108MP的主鏡頭。整體而言,「49~64MP」的主鏡頭依然爲智慧型手機品牌廠主流的搭載選擇。

綜觀包括蘋果、三星、小米、OPPO與vivo在內的市場主品牌,在高階與旗艦機上相機模組的搭載與升級方案時,可發現在硬體上除了vivo搭載的創新APO鏡頭之外,其餘品牌的升級大致脫離不了潛望式鏡頭、可變光圈與鏡頭鍍膜。

■透過軟硬體創新提升相機性能,更可成換機誘因

在硬體創新有限下,軟體端成爲另一條新的競爭賽道,加上AI議題持續發酵,「AI+相機」成爲相機模組的新發展趨勢。

在AI浪潮下,AI開始成爲相機性能的升級因子,不論從三星在其S24上,強調透過AI ProVisual Engine演算法,可將照片中的物體進行個別優化處理,進一步提升畫面清晰度與降低噪點,到小米推出首個AI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Xiaomi AISP」,以及vivo透過全新自研的ISP-V3影像晶片,融合AI-ISP架構技術,實現4K電影院般的散景效果等,上述例子均可看出「AI+相機」成爲相機模組升級的發展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OPPO因在2023年5月上海哲庫解散事件而退出自研晶片,在其沒有辦法自研ISP晶片情況下,爲了維持競爭力,於是透過注資外部新創AlpsenTek,並與高通(Qualcomm)合作開發「混合視覺感測(HVS)」技術。

簡單來說,傳統CIS是將特定時間段(即曝光時間)內的所有運動資訊壓縮到單一畫面中,不過這會導致影像模糊並失去有價值的運動數據,而EVS(基於事件的視覺感測)是一種利用免快門機制連續記錄運動資訊的影像技術。

透過光強度的變化,EVS感測器可用較低的計算成本捕獲運動訊息,從而使其能在高幀和高動態範圍間實現更好的平衡,而OPPO的HVS技術,是將EVS和傳統成像技術兩者互相結合,使感測器能同時輸出和處理高品質的RGB影像和EVS數據,並有效捕捉到運動訊息影像。

從主品牌的相機模組升級趨勢,可看到智慧型手機相機模組的發展,除了相機硬體本身的提升之外,軟體亦扮演重要角色。品牌廠可透過精進演算法與採用AI新科技,讓成像效果獲得再進一步升級,亦可透過獨家演算法設計與更優化的模型,創造出差異化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