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狂攬10億橫掃奧斯卡,現票房撲街評分暴跌,這R級片賣不動了?

今年院線最大的滑鐵盧是誰?

《749》局?

no no no。

在它面前,《749局》或許連個敗局也算不上:

小丑2:雙重妄想

Joker: Folie à Deux

前作封神。

豆瓣8.7,威尼斯金獅獎,奧斯卡十一項提名,幫助華金·菲尼克斯拿下了奧斯卡影帝。

同時,這部預算才5500萬美元的R級片,全球狂攬10.7億美元,大賺特賺。

絕對的口碑票房雙豐收。

而續集呢?

從電影節首映之後就傳出驚天差評,各種幕後爭議也隨即爆出:預算管控失敗,高達2億美金成本;導演與片方的衝突,拍完就躲了起來;主演改戲,導演刪減,干預創作影響成片……

再到海外上映至19日僅1.6億美金票房,imdb5.3,爛番茄新鮮指數32%。

可以說是大輸特輸。

但,它真的是爛片嗎?

在一片嘲諷聲中,Sir走進了電影院,然後只有一個感受:

它被罵成這樣,純屬“活該”。

可現在的評分,卻完全配不上它的質量。

沒錯。

今天,Sir想爲這部“爛片”打“五星差評”。

01

聊《小丑2》之前,必須得說說第一部。

否則你不會明白觀衆怒從何起。

簡單來說。

第一部《小丑》的故事,就是哥譚市底層青年亞瑟·弗蘭克(華金·菲尼克斯 飾)經歷了一系列的生活挫折:

包括但不限於,扮作小丑做兼職被人歧視和欺負,相依爲命的母親是精神病人還曾經虐童,期待中的父親根本不存在,樓上女鄰居對自己的好感只是自己的幻想,甚至心心念念想上的電視節目,變成了觀衆取笑自己的舞臺……

最後,被生活傷害到極點的亞瑟,決定徹底與過去劃清界限。

他殺死了地鐵上欺負他的華爾街精英,殺死了單位裡跟自己不對付的同事,當衆槍殺了在電視節目上嘲笑自己夢想的主持人,甚至還偷偷殺死了一直欺騙自己的母親。

這一系列的行爲,成功點燃了哥譚市所有對現狀不滿的底層人的怒火。

亞瑟也就此成爲“小丑”,被他們奉爲偶像。

爲什麼小丑會成爲偶像?

因爲第一部裡的“小丑”的含義是:

成功的人,對不成功的人的蔑稱。

換言之,小丑,就是失敗者。

但電影中的哥譚樣貌是:

低質量的生活,骯髒混亂的城市環境,以及貧富差距對立下,日漸緊張的社會氛圍。

法制和文明,禮儀和道德。

都漸漸變得滑稽不堪。

當一無所有,失敗的人越來越多。

人人都是小丑。

這是第一部的主題:

混亂,壓抑,黑暗的現代城市裡,文明的罪惡如何製造“小丑”。

華金成功地演繹了一個被反覆傷害的普通人,決定奮起反抗,由此引領了反抗浪潮的故事。

電影結尾,被關在警車裡的亞瑟看着窗外的世界。

此時的哥譚因爲他在電視節目中具有煽動性的發言,已經陷入了混亂,打砸搶燒,暴力不止,甚至連警車也被逼停。

亞瑟自己,也在暴徒們的擁躉中,被擡出了警車,成功“加冕”,成爲了混亂這個潘多拉魔盒的開啓者。

所以怎麼說呢。

《小丑》的內在精神不僅契合了DC漫畫世界裡,其混亂邪惡的設定,還連接起之前《黑暗騎士》裡那個普遍罪惡的哥譚市,甚至與當下的社會現實完成了勾連:

經濟危機加劇,衝突對抗頻繁,普通人對於現狀積累的不滿與憤怒太久。

當大家不再爲其他人考慮。

當有錢人用小丑來形容失敗者,還說他們是渣滓。

當社會的法制、傳媒、流行文化都在爲有錢人的正義和善良,鼓吹並搖旗吶喊的時候。

那普通人的答案是,而且就應該是:

所以第一部的成功是有所預兆的。

用一個寓言式的人物成長,講出了大衆內心的真實呼聲。

底層憤怒,貧富差距,混亂社會,價值衝突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閡與猜忌。

如果按照正常的故事線。

第一部講了小丑的崛起,那第二部的內容應該是什麼?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小丑大鬧哥譚市啊。

畢竟,這可是小丑,DC宇宙最有魅力的反派超級英雄之一。

更別說第一部的結尾,小丑被關進了人才輩出的阿卡姆精神病院,還在片尾的暴亂裡,特地cue到了蝙蝠俠。

對,布魯斯·韋恩一輩子的噩夢,父母被殺。

又一次。

而且第二部的預告片裡。

還出現了小丑女,有着她與小丑走出法庭,在門口翩翩起舞慶祝勝利的鏡頭。

可以說,在第二部電影一開始預熱的階段,觀衆就擺好了小板凳在期待:

華金版本的小丑,會在哥譚市掀起怎樣的瘋狂,會與蝙蝠俠進行怎樣的對抗,他與小丑女是怎樣的“雙倍瘋癲”。

甚至,還會聯動阿卡姆精神病院裡的哪些超級反派?

但誰也沒想到。

第一部裡幾乎所有成功的原因。

都成爲了第二部潰敗的導火索。

02

如果用影迷的話來說,《小丑2》的出現,就是對第一部電影粉絲的背刺。

它非但沒有出現大家想看到的新故事:

比如蝙蝠俠,比如DC宇宙的其他罪犯,比如小丑與小丑女的大殺四方,這些都沒出現。

它甚至還與第一部走截然相反的方向:

比如在小丑這個角色的塑造上,非但沒“進一步”,講小丑崛起之後的高智商犯罪,反而“退了一步”,把小丑打回了那個loser的原型。

甚至,直接把這個角色寫死了。

可以說。

Sir幾乎從來沒有看到過如此任性的續集電影。

有一種開卷考試能考零分的荒誕感。

具體來說。

作爲一部138分鐘的電影(國內137分鐘),《小丑2》的劇情其實很簡單,它只講了一件事:

庭審。

第一部結尾因爲槍殺主持人被捕的亞瑟,被關進了阿卡姆監獄,過了兩年,關於他的罪行,卻一直在爭執。

相對於地方檢察官哈維·丹特的謀殺指控,辯護律師提出一個大膽設想:

亞瑟有精神問題,他身體裡有着另一個分裂的人格,小丑。

這也是片名副標題“雙重妄想”的一個解釋。

法庭之上,圍繞亞瑟身體裡是否存在一個獨立的“小丑人格”,進行了充分討論,畢竟如果存在的話,那麼亞瑟就只是個無辜的病人,故意謀殺就不成立。

而與此同時。

收容所裡,“小丑”的狂熱粉絲莉·奎左爾(也就是小丑女哈莉·奎因)出現,並接近亞瑟。

渴望獲得愛情的亞瑟無法抵擋莉的主動,他覺得她就是最懂自己的人。

於是,他們相戀了。

可問題是:

亞瑟愛上了莉,但莉愛的是小丑。

第二部所有的掙扎就在於此:

是作爲亞瑟,作爲一個loser,苟延殘喘,孤獨終老;還是作爲小丑,直面死亡,成爲法庭之外所有“小丑”們眼中的精神圖騰。

沒懸念是吧?

Sir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畢竟在DC宇宙裡,我們知道小丑即將會變成蝙蝠俠一生的敵人,也知道他即將製造一連串的混亂。

可這時候,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卻選擇了反其道而行:

在嘗試再次墮入瘋狂,並變身小丑,大鬧法庭之時。

小丑突然失敗了。

先是那個讓他願意親吻的侏儒蓋瑞,在法庭上當面指責亞瑟:

你傷害了我。

你當着我的面殺人,這之後好幾年,讓我活在恐懼中,寢食難安。

蓋瑞的出現讓亞瑟意識到自己變身小丑的原因是站不住腳的,因爲相比於亞瑟而言,蓋瑞因爲先天殘疾,所遭受的痛苦只會多不會少。

如果小丑的反抗會爲底層人帶來恐懼。

那麼,這反抗又有多大意義呢?

後是他在法庭上出盡了風頭,回到收容所。

卻被獄警折磨得極爲痛苦。

甚至於在這期間,一個崇拜小丑的獄友爲他發聲,也不幸死亡。

這讓再次讓他懷疑,這種精神力量的影響力。

再者,便是他得知了莉的真相:

那些同病相憐的故事都是莉說出來騙亞瑟的。

她對亞瑟毫無興趣。

她喜歡的只是那個瘋瘋癲癲的小丑,以至於連做愛,都要幫亞瑟畫上小丑妝。

三重打擊下。

小丑終於認輸了,他知道自己並沒有什麼兩重人格,從頭到尾,自己只不過是亞瑟·弗蘭克:

殺害無辜,傷害朋友,曾用瘋狂掩飾虛弱和可憐。

那些張狂的外表,不過是他的僞裝。

骨子裡,他只是一個自戀而自我感缺失的普通人。

所以說,它是部爛片嗎?

當然不。

單說一點,第一部和第二部幾乎都是押韻和對照組。

互爲註釋的地方特別多。

比如,第一部裡,亞瑟有母親關懷,有樓上的女鄰居青睞,還有舞臺上的被認可,結果發現都是虛假和幻想。

第二部裡,亞瑟在法庭上重獲大衆支持,有愛情,有莉相伴,甚至一度掌控了主動權,卻在蓋瑞的指控和肉體的折磨面前一敗塗地。

或者,被關在警車裡向外看的鏡頭,亞瑟在街頭的奔跑,同樣暴亂的人羣……

要是仔細比較,導演的這些鏡頭充滿了設計和押韻,凸顯《小丑2》的打磨和雕琢。

所以單就這部作品來說,它非但不是爛片,而是一部極有野心的電影。

它不是如麥基所說,用大情節推動敘事。

而是用小情節推進電影: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緒、心理等更細膩的元素。

這其實要難上很多。

可是。

某種程度上,這部電影也幾乎是一個行爲藝術。

它違背了觀衆的所有期待。

非但在形式上,它沒有動作戲,沒有大場面,還加入了大量絕對稱得上是敗筆的歌舞元素。

而且在角色上,它把小丑這個角色徹底剝離了高光,變成了一個叫做亞瑟·弗蘭克的可憐人,經歷瞭如過山車一般的糟糕人生。

如今口碑票房雙輸。

Sir只能說,這一切都是導演咎由自取。

03

但你知道最有意思的是什麼嗎?

或許導演都沒料到。

這部電影的戲裡戲外,居然不期然地,形成了一種荒誕的統一。

片中有一場戲。

法庭上,亞瑟終於看清了自己,於是說出那句“從來就沒有小丑”的話。

小丑女,以及一些小丑追隨者憤而離席。

追隨者們感到了背叛,甚至到了最後,還有人想取而代之,否認亞瑟作爲小丑的存在。

而現實中呢。

Sir想大部分第一部的粉絲,在看到第三幕小丑非但沒有崛起,反而狼狽不堪,否定了第一部的精神意義時,也會出奇的憤怒。

離場的,或許也大有人在。

同樣,也有大量粉絲拒絕承認亞瑟作爲小丑的存在,他們開始無比懷念希斯萊傑。

他們憤怒的是什麼?

角色塑造嗎?

也許不是。

在這樣一個以現實爲基調的電影中,亞瑟這樣的結局幾乎是註定的,他不可能突如其來地擁有高智商,也不可能安然去做一個精神領袖。

這其實是一個最合理的處理方式。

人們憤怒的,其實是“小丑”這個形象賦予的意義,被消解了。

在兩部電影裡,哥譚市的所有暴亂,亞瑟的小丑,扮演的一直是導火索,是火星的作用。

那炸藥,乾柴是什麼?

前邊解釋了,是那些被上層忽視的底層百姓,是一事無成的失敗者,是loser。

他們不甘忍受,要反抗,要打破枷鎖。

這是第一部之所以大獲成功的地方,他們的憤怒,契合了廣大普通觀衆的心聲。

所以第二部,他們會期待小丑按照他們預想的方向發展。

無論是戲內的粉絲,還是戲外的觀衆,都是如此。

可是呢。

導演此時卻猶豫了,他開始去懷疑,這樣的“憤怒期待”,是對的嗎?甚至於,這些所謂關心小丑的人,真的是關心這個人嗎?

於是第二部,他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開始挑戰一種“正確”。

他開始問:

片中想重新挑起亞瑟惡意的小丑擁躉,都是些什麼人?

比如莉。

一開始接近小丑的時候,莉說自己和他一樣是混亂的社區長大,童年不幸還有精神病被關進監獄的邊緣人。

實際上,她父母是醫生,出身上流,有碩士學位,是自費進院區治療,接近小丑只是因爲:

找刺激。

一個細節是,她去法院的監區找小丑,連警衛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毫無疑問,和那些在法庭上離場的人一樣,他們並非是和亞瑟一樣的底層。

他們對社會的憤怒,也並非出於切身之痛。

甚至亞瑟,以及亞瑟變身的小丑,都只是他們的精神成癮物。

一個帶他們發泄對現狀不滿的偶像明星。

他們不在乎亞瑟是不是真小丑。

他們只在乎還有沒有小丑來帶他們刺激。

而現實中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第一部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到亞瑟這個角色的矛盾統一,沒錯,他代表着底層的怒火,但與此同時,有部分人卻視而不見他本能的善良,與對感情的渴望。

換言之,他們所關心的也只有小丑這個形象,而不是面具下的人。

就像片中的那場歌舞所唱的:

這是一個小丑作爲主角,滿足大家的秀。

所以該怎麼說呢。

《小丑2》確實是一部很“不正確”的電影。

導演用最具叛逆精神的超英之死,踐踏了跟風大衆的精神偶像,把前作的高光打回谷底。

當小丑被解構,反抗也就被祛魅了。

也難怪註定會遭到觀衆的口誅筆伐。

可是啊。

如果你說它是爛片,倒也冤枉了它。

導演本就無意於去構建一個大衆意義上的小丑形象,相比於這個精神符號,他更看重的是小丑的面具下,作爲“亞瑟”的這個人。

於是你可以看到。

在法院外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在爆炸大亂後,也多次想綁走出逃的亞瑟。

可亞瑟只能拼了命地逃離。

他逃的或許不是小丑的王冠,而是從始至終,被人當傀儡擺佈的命運。

你說導演錯了嗎?

似乎沒有。

只是遺憾的是,這部電影的片名叫《小丑》。

而不是《亞瑟》。

這使得影片與片中的亞瑟一樣,此時,都出現了不合時宜的錯位。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吉爾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