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漢》痛苦指數vs.無感數字

合一地方選舉打得如火如荼,最精彩而引起國人最爲關心注目的莫過於本月19日由國民黨韓國瑜與民進黨陳其邁之間的政策辯論。無論辯火如何激烈,我們都能在內容中找到它的價值取向,可以定勝負。

美國有名的公共政策學者唐威廉(Williamn Dunn)在其名著《公共政策分析》中有一專章發展政策辯論」,專門討論與分析政策辯論的結構模式,如用來觀察兩位候選人的辯論,可以看到其間不少的取向。本質上,唐威廉認爲政策辯論很少在既定的推理邏輯上進行,它實際是一場臨場的急智表現。

首談政策主張,這是辯論最重要,也是出發點。韓國瑜在辯論中明白指明他要爲高雄打造一個「貨物賣得出去,人能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目標基本上這個主張是韓打動人心關鍵點。陳其邁用的是計劃取向的主張,以轉型爲訴求迎戰韓國瑜稱「又老又窮」的城市。這兩個主張出現了一個交叉盲點,便是陳主張的轉型計劃雖然細膩,責備韓不懂,實則高雄人也不懂。更重要的是20年民進黨執政,計劃雖多都令人無感,出現唐威廉所說的計劃「適格」的問題

其次,陳其邁使用了相當多的政策資料。從辯論中看到,韓國瑜處在弱勢地位,這是因爲陳是執政黨,擁有這些統計數字。陳使用這些數字旨在表彰他懂得治理高雄,反過來可逕行質疑韓有無治理的資格。這些數字治理代表績效嗎?顯然應是韓國瑜要反擊的地方。另一方面,韓在辯論中也有支持他的數字基礎,那便是高雄人民的「痛苦指數」。雖然韓在辯論中提出了6項指標來凸顯高雄「又老又窮」,如用1個具體的「痛苦指數」來反駁陳其邁洋洋灑灑的統計數字絕對有力。韓沒有這個指數。唐威廉的辯論模型中極強調這種「反擊挑戰」的重要性

辯論另一個目的在取信民衆,因而提出「佐證」以及「佐證的支持」這個變項特別重要。韓國瑜的主張建立在高雄人民支持這個城市「又老又窮」,他有力的佐證便是出現反轉高雄的韓流。顯然陳其邁的主張有「府院黨全力支持,畢竟與民意間有相當大的落差,這個佐證支持是陳呈現較弱勢的現象,因而迫使他說出:「我就是要超越花媽,做得比花媽更好。」這句話從陳其邁口中說出相當不容易,不是「形勢比人強」他絕不會說,然而這一佐證的支持力量仍相當薄弱。

倫理」或「道德」的原則應否置入辯論的主張中?唐威廉認爲這是我們在公衆生活有關價值取捨的問題。韓國瑜在選戰中大聲疾呼要維持一個乾淨的選舉,寧可失敗也不要對候選人抹黑、抹紅,同時主張絕不做人身攻擊。他在結辯中發出誓言「如果我貪污,將放棄假釋,在牢裡關我關到死。」顯然韓國瑜將中國文化中的美德置入到這次選舉中。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