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是「日不落」還是「被殖民」?

臺灣電子產業供應鏈、代工廠持續面臨客戶要求生產鏈移轉挑戰,但提多出的成本、稅金要怎麼解決?圖/摘自freepik

「讓臺灣成爲『經濟上的日不落國』」,這話,是去年2月間副總統賴清德喊出的一個「夢想」。在接下來的一年,這也是他重要的競選政見之一,直至成爲準總統後的這幾個月裡,密集與產業公會/業界大老會談的席間,仍是他不離嘴的產業發展重大目標之一。

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直言,這項雄心壯志讓他很有感,因此在賴清德於3月26日資通訊(ICT)產業參訪座談會後,一定要再找時間與準總統進一步討論,究竟他所謂「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有臺灣的產業」,明確的定義、推動方向、發展目標是什麼。

以臺灣ICT產業2022年度逾7,790億美元的總產值來看,僅有兩千多億美元是在臺灣生產,也就是說,其它五千餘億美元都在海外生產。李詩欽預估,2030年時,臺灣ICT總產值可望達1兆美元、甚至更多,但臺灣作爲全球AI伺服器、AI PC、AI手機等裝置生產的主力供應鏈,有超過四分之三的生產比重都會分散到東南亞、美加墨、歐洲等地區。

隨着整體產業生產規模及產值愈來愈大,政府要如何協助臺廠在比臺灣大數倍的全球大市場維運管理與長期深耕,不用因政治因素搬來搬去。在這其中,又要透過什麼樣的誘因,以提升這些海外大市場對臺灣業者乃至對臺灣的需求,都左右着未來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

業界大老們看問題的層次高,不過業內人士直白地說,這幾年,臺灣電子產業供應鏈、代工廠持續面臨客戶要求「中國+1」的生產鏈移轉挑戰,各廠對外口徑一致、表態「以客戶需求爲主」,但大家沒說出口的是,客戶要求供應鏈另拓生產據點、劃出未來生產目標的大餅,卻絕口不提多出的成本、稅金要怎麼解決。

此外,客戶端的「臺灣+1」生產,挑明瞭就是不認爲臺灣是個長久安全的落腳處,加上臺灣腹地、人力、市場規模有限,水、電等資源等問題難解,產業鏈若欲擴展整體產值規模、產業價值和影響力,勢必就得走出臺灣。

表面上看來,臺廠這麼被推着、拉着去擴展更廣的海外佈局,好似落實了「有太陽升起的地方,就有臺灣產業落地」一說,「但實際上,關鍵主導權都不在臺廠、或說是臺灣的手上,這和被殖民,有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