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李強記者會缺席 外媒悵然若失

大陸全國「兩會」的重要性,除公佈政府工作報告、擘劃全年施政方針,閉幕後的總理記者會也是一大看點,但今年「兩會」開幕之前,官方即宣佈今起未來數年將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似已經預告了「悵然若失」將成爲本屆兩會的主旋律。圖/新華社

每年3月初舉行的大陸全國「兩會」向來爲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活動之一,而今年「兩會」宣佈全面恢復疫情前的採訪動態,包括不再閉環管理、恢復線下實體記者會、重新開放團組採訪等,本讓人充滿期待。

不過最終情況卻是,臺媒在部長級記者會上,未有一人能獲得提問機會;而向個別委員與代表提出的採訪申請,最終得以當面或書面採訪者更是鳳毛麟角。反倒是每晚打開央視新聞聯播,看着衆多委員代表受訪的畫面,深感這趟採訪跑了個寂寞。

全國「兩會」的重要性,除了公佈政府工作報告、擘劃全年施政方針,閉幕後的總理記者會也是一大看點。每年大陸國務院總理對着全球媒體提問抒發己見,向爲外界一窺大陸核心高層施政的重點。

但今年「兩會」開幕之前,官方即宣佈今起未來數年將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似已經預告了「悵然若失」將成爲本屆兩會的主旋律。即便官方透過數場記者會、部長通道、委員與代表通道等方式,來滿足全球各家媒體的採訪需求,但實際上獲得提問機會的媒體,先從央視、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央媒清一色排開,其他少數的地方媒體開口發問,也多是「做球」的題目,官員倒背如流。

回顧過往「兩會」期間的部長記者會,總有幾場會給予臺媒發問的機會。2013年兩岸關係尚佳之時,全國政協開幕前的記者會上,當司儀宣告記者會結束時,本報記者大聲疾呼「給臺灣記者一個機會」,本已起身離席的時任政協發言人呂新華聞言,又重返臺前座位,回答了本報記者問題才離場。

近幾年兩岸關係降溫,臺媒在大陸的採訪環境遇冷也在意料之中。但令人意外的是,今年「兩會」期間,非但臺媒採訪普遍失語,不少國際主流媒體也是顆粒無收。以外交部長王毅記者會來說,整場回答21個問題,其中11個來自大陸官媒,另外九個雖點到外媒,但多數來自和大陸交好的國家,日本媒體更是罕見完全未被點到。

個別採訪申請也同樣碰壁連連。雖然大會開放可向個別委員、代表填寫採訪申請單,但涉臺官員、學者幾乎都秒拒。看着申請系統上一連串的「不同意」,再轉頭望向新聞聯播中,地方官員正說着「團組開放期間媒體自由採訪,展現開放透明包容的氛圍…」云云,彷若自己進入了什麼平行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