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記者探訪烏克蘭傷兵列車

參考消息網10月31日報道 據法新社10月28日報道,這趟列車的外表與尋常列車無異,在一個普通站臺等待發車,但透過霧濛濛的車窗,可以看到一名烏克蘭軍人躺在牀上,面部受了傷。

在這趟列車上,所有黃藍色的車廂都載着傷員,將他們從危險的前線送往醫院。

負責監督傷員轉移的軍醫亞歷山大認爲,鐵路運輸的優點顯而易見:可以一次性轉移大量傷員,而且比直升機更安全,因爲俄羅斯在戰場上佔據着空中優勢。但風險依舊存在。

亞歷山大說:“戰場上的敵人並不會區分醫療列車和軍用列車,所以我們要採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法新社最近成爲獲准進入這趟列車的少數媒體之一。出於安全考慮,列車抵離時間不會公佈。

救護車運送數十名傷員抵達了站點。隨後,工作人員用擔架把傷員擡上火車,安置在鋪有花卉圖案牀單的病牀上。車廂的牆上掛滿烏克蘭國旗,還有孩子們的手繪畫,上面寫着一些愛國話語。

列車駛離站臺,搖搖晃晃地載着病人和工作人員,緩緩遠離前線。

這趟列車就像一所移動醫院。穿着卡其布衣服、戴着藍色醫用手套的護士維多利亞說:“我們的一切操作都在移動中完成,一切操作。從常規靜脈注射到插管,都是如此。”

25歲的維多利亞站在車窗前,一望無際的烏克蘭田野不斷向後退去。她說:“我們下車後會感到頭暈。”

工作人員解釋道,大多數傷員是在炮擊或無人機襲擊中負傷的,許多人已經被截肢,還有人昏迷不醒。

亞歷山大說,有一節車廂專門用於安置重症監護病人,醫生甚至可以在“不可抗力”條件下爲病人做手術。

工作人員擔心的一大問題是,病人可能會發生意外,出現大出血,這種情況難以預測,會導致病人短時間內死亡。

亞歷山大說:“工作人員始終陪在病人身邊。”他還表示大家會輪流上廁所,輪流吃飯。

儘管在移動的列車上看護病人需要面臨後勤問題,但傷員們的關注重點卻在別處。

烏克蘭從2022年2月——也就是衝突全面爆發時——就開始用列車轉移前線傷員。這複製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做法。

待到亞歷山大負責的列車抵達目的地,救護車已經在站臺等候,準備將病人送往醫院。

他說:“這一路當然非常緊張,但當你到達目的地,移交病人,看到所有救護車離開,站臺和列車空空如也,就可以鬆一口氣了。”(編譯/胡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