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雞娃不內卷,真正厲害的父母正在“有效躺平”

作者:主創團·瑾山月

復旦教授王德峰,講過一個故事。

去年的一天,他接到鄰居大姐的求助電話。

她兒子正讀高中,成績下滑得厲害,但無論她怎麼管都無濟於事。

孩子對抗情緒嚴重,放了學就把自己鎖屋裡,根本不和家長溝通。

無奈之下,大姐就想讓王教授勸勸孩子。

誰料,王德峰一口拒絕,還建議她“孩子的事你先別管”。

大姐將信將疑地掛斷電話,一個月後,她又找到了王德峰。

但這次,帶來的卻是好消息。

她說不久前的一天,自己發高燒,本想掙扎着做晚飯,但實在沒力氣,就沒管。

兒子回家後,看着家裡冷冷清清,母親一個人躺在牀上,竟主動過去詢問。

她說:“我病了,你自己弄點吃的吧。”

沒想到,孩子不僅立馬下廚做了飯,還幫她遞水喂藥。

經過這件事,兒子像變了個人似的懂事了很多。

大姐對王德峰感慨:你這招“啥也別管”真管用。

王教授說,這叫“無爲而無不爲”。

恰如學者蔡皋在《十三邀》裡說的: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而教。

比起雞娃內卷,“有效躺平”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課題分離

“我們是你爸媽,憑什麼不能管你?”

“你都是我生的,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你懂什麼,小孩子就得聽父母的。”

這些話,是不是再熟悉不過?

生活中,太多父母將孩子視爲生命的延續,把孩子當成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

所以,日常中的大事小情,人生中的重大轉折,都忍不住替孩子做決定。

武志紅老師說:很多中國家庭,父母與孩子是共生關係,邊界感模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這樣相處的結果,就是父母操碎了心,孩子也受盡了束縛。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

有個13歲女孩,報警讓警察抓自己爸媽。

理由是放暑假,家長每天來掀被子,逼她早起。

而在平常,報哪些輔導班,怎麼看書學習,都必須嚴格按照父母的要求來。

稍有不聽話,就會被爸媽數落,她吵過鬧過,可每次媽媽都說“這還不是爲你好”。

直到女孩再也忍受不了,這才報警警告父母不要越界。

發展心理學上認爲:

孩子從2-3歲就有了早期自我意識,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達到巔峰。

他們只是年齡小,但對生活的把控,卻和成年人一樣渴望。

咱們處處插手,事事代勞,累壞自己不說,還使孩子難以獨立。

所以,聰明的父母,都懂得“課題分離”。

你的事你做主,但結果也是你負責,我的事我說了算,但不妨礙我聽取別人的意見。

舉個例子。

孩子寫作業又粗心又拖延,我們提醒後孩子仍不改,就不要花幾個小時監督了。

轉身去做自己的事,讓孩子決定他該怎麼做。

認真完成,他將收穫老師的肯定;貪玩偷懶,他也會被批評。

課題分離,並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我負責。

樹立邊界,這點對親子關係,非常重要。

富養自己

前幾天刷劇,看到一個故事,很痛心。

女孩小莉,考試拿了高分。

當她和媽媽分享喜悅時,卻被媽媽潑了一盆冷水。

“你知道盯着你學習多累嗎?我每天早上五點給你做早飯,晚上陪你刷題到半夜……爲了讓你讀更好的補習班,我賣力地工作賺錢……爲了你,我都快熬成黃臉婆了……”

一句句訴苦,像一把鋒利的劍,直戳小莉的心窩,令她又難過又憋屈。

最後,她悶悶地收起卷子,一個人回屋了,身後卻仍是媽媽的數落聲。

有句話,很扎心:

“最讓人窒息的,不是父母的壓制,而是他們壓制你的同時,又讓你感到他們內心對你的愛。那種感覺,就像一件溼透了的棉襖,穿上冷,脫下來也冷。”

犧牲式父母,自己過得苦,孩子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

好在,越來越多的家長,不再走上一輩的老路。

開始懂得,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一個快樂的自己。

就像眼下被經常提及的“富養自己”,本質上就是父母們通過關愛自己,把能量傳遞給孩子。

你經營愛好,追求理想,孩子有樣學樣,也會找到他的志向所在;

你潔身自好,自律自愛,孩子也會明白,愛自己是一種珍貴的能力;

別再把犧牲當成愛,真正的愛,一定是經由我們自己流向別人。

走到幕後

百家講壇的王立羣教授,曾被問:怎麼讓孩子主動學習?

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講了自己兩次失學的往事。

第一次,是1958年,他小升初。

小學六年,他所有的學科都是滿分,照慣例,會被保送到一流的初中。

可遺憾的是,特殊年代,他因爲家庭問題,只能去一所民辦中學。

但他沒有自暴自棄,在極艱苦的條件下,繼續埋頭苦讀。

等上了高中,他的成績更是名列前茅,被老師視作考清華的好苗子。

然而,高考時,還是因爲家庭問題,過了分數線的他又被拒之門外。

這是第二次失學。

然而,這次失學仍沒有澆滅王立羣的學習鬥志。

參加工作後,他邊幹活邊複習,終於在1978年考上了河南大學的研究生。

他說,講這個故事,並非抱怨命運不公,而是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告訴大家:

當一個人的內在力量被點燃,他就會排除萬難去學習、去工作、去生活。

因爲,每個人的本性裡,都有一股不服輸的、向上的勁兒。

回到教育的問題上,想讓孩子有出息,關鍵就在於釋放他的內在力量。

一位學霸媽媽,就在網上分享過自己女兒的學習經驗。

她說激活內驅力,無非以下幾個步驟:

根據孩子的特性,制定略高於能力的目標,並鼓勵孩子大膽實踐。

過程中,出錯了不批評,但做對了要不吝嗇自己的讚揚。

孩子收到正向反饋,就會更有信心也更有慾望去學習。

孩子的成長,不需要父母一時三刻地陪着、哄着、督促着。

退到幕後,把舞臺交給孩子,他自然能演繹出他最想成爲的樣子。

而我們,也不會被教育內卷的現狀,捲入無休止的競爭中。

放鬆下來

究竟要雞娃還是雞自己?

到底要不要擺爛躺平?

卷又卷不動,躺又不甘心,我們還有沒有第三種選擇?

當然有。

那就是有效擺爛,適度內卷。

過程中張弛有度,但對教育的結果要有一顆平常心。

哈佛大學的一場分享會上,法學院院長Minow分享了她兒時與父母共進晚餐的故事。

Minow說,她父母很忙,而每天的晚餐,是一家人放鬆交流的時間。

爸爸媽媽會和三個女兒分享新聞,討論時局,也會一起讀讀報紙,聊點八卦。

鬆弛的氛圍裡,一家人說說笑笑,爸媽卸下了工作的壓力,而自己也不用爲學業焦慮。

Minow說,雖然晚餐的時間,看上去有點“不務正業”,但對她以後的人生卻有巨大的影響。

且不說各類閒聊開闊了視野,就是這份心底的歸屬感,也足以幫她應對各種困境。

她的故事,讓我不由地想起前些日子大火的《我的阿勒泰》。

當女兒在城裡混不下去,在一次成功幫媽媽要債後,滿懷希冀地問媽媽:

“我還是有用的對不對?”

媽媽張鳳俠一臉嚴肅地反駁:

“啥叫有用?你看看這個草原上的樹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沒有人用,它就這麼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告訴孩子,人生無大事,現在解不開的題,發揮不好的考試,都是漫漫人生的一處風景。

領略過,感受過,並因此有了改變與進步,就沒有辜負大好時光。

畢淑敏說:人唯有鬆弛纔可達久遠,唯有鬆弛才能更深入地開放潛能。

父母們鬆弛一點,孩子們就自在一點。

孩子自在一點,他的潛力就發揮一點。

心理學專家賀嶺峰,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

我們爲什麼反覆強調親子關係的重要?

就是因爲只有我們和孩子建立正常且良好的關係,我們的影響力纔會滲透進孩子的世界。

教育的核心,在於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如果把人比作植物,那關係就是土壤。

焦慮的、霸道的、滿心委屈與怨氣的父母,再怎麼累也養不出內心光明的小孩。

只有我們先鬆弛下來,把自己經營好,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充滿愛與力量的成長空間。

當家庭氛圍好了,親子關係融洽了,你的生活經驗與人生建議,纔會被孩子聽進耳朵裡。

更關鍵的是,適當擺爛,也可以將我們自己解放出來。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