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了!上海老一輩市民回憶中的特色民居,曾風靡半個多世紀
石庫門裡弄房屋曾是上海市民最常見的居所,也是老一輩上海人心中最珍貴的記憶與回憶。
石庫門,這一上海獨有的建築形式,誕生於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逐漸淡出市場,風靡了長達半個多世紀之久。它的演變和發展,對上海城市建築的傳統佈局和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爲上海從舊城鎮向近代大都市轉型過程中的獨特標誌。
如今,全市尚存的每一座石庫門建築,都彰顯着其獨特的風格和深厚的歷史淵源。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一幢幢凝結無數老上海記憶的石庫門建築正在被推倒、拆除。
據專家估算,在解放前,全上海有超過一半的居民居住在石庫門裡弄房屋中,使石庫門成爲具有鮮明上海特色、全國罕見的民居形式。中國郵政在1980年代發行的全國民居郵票中,將上海石庫門裡弄房屋作爲上海民居的典型代表,這充分證明了其重要地位。
作爲建築標誌的石庫門,在早期設計相對簡樸,僅由條石門框和兩扇帶有黑漆銅環的大門組成,兩側高牆與左右廂房的山牆相連。稍晚些的石庫門,在石門框上方砌出了類似西式建築門楣或窗楣的山花,形狀多樣,如三角形、半圓形、長方形等,並在山花內塑造了浮雕花飾。
老式石庫門住宅的佈局獨特,一進門便是一個寬敞的天井,兩側是廂房,正對面則是寬敞明亮的客堂間,用於會客和宴請。客堂兩側爲次間,後面有通往二樓的木扶梯,再往後是較小的後天井,其中有一口水井。
後天井後面是單層斜坡的附屋,通常用作廚房、雜屋和儲藏室。整座住宅前後都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圍牆、廂房山牆和石庫門組成,後圍牆與前圍牆高度相近,形成了一個近乎封閉的外立面。
儘管身處繁華的市區,石庫門仍保留了一絲高牆深院、鬧中取靜的寧靜氛圍,因此備受當時居住在租界的華人士紳和富商的青睞。然而,在20世紀10年代以後,老式石庫門逐漸被新式石庫門所取代。
新式石庫門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築之一,也被視爲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徵。新式石庫門裡弄住宅在結構上進行了改進,由老式的立帖式改爲磚牆承重,普遍使用人字屋架,有的部分還採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
新式石庫門大多采用單開間或雙開間設計,雙開間石庫門僅保留一側的前後廂房,而單開間則完全取消了廂房。新式石庫門在內部結構上的最大變化是將後面的附屋改爲平頂,上面搭建一間小臥室,即亭子間。
亭子間的屋頂採用鋼筋混凝土平板,周圍砌有欄杆牆,可作爲曬臺使用。爲了節約用地和材料,新式石庫門還減小了居室的進深,降低了樓層和圍牆的高度。
石庫門是近代上海弄堂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最具海派特色的優秀建築羣。它融合了傳統江南建築特色和西方連體佈局風格,是近代中西合璧的傑出作品,但它正在慢慢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