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流行:包子頭何時開始與中國娘劃等號?
在日本ACG界,中國妹子和包子頭(日語:お団子頭)似有着相伴相生的不解之緣,不僅中國人覺得奇怪,連日本人也不明就裡。在日本2ch論壇上,一篇《中國御宅族問:爲什麼中國妹子一定要用糰子頭作爲標誌?》將中國人七嘴八舌的討論譯成日語,引發了日本網友的討論興趣:
——就和提到英國就是金髮霸氣御姐一樣啦,只是個記號,沒有實際意義的。
——因爲人設的緣故吧,雖然不知道是誰最先開始的,但是已經成爲了共識,包子頭就是中國妹子角色的構成要素嘛。
——中國人角色都會功夫,糰子頭可以讓動作場面中頭髮處理更簡單嗎?
——有種編織系髮型在中國被稱爲“麻花辮子”的,“麻花”和“包子”一樣是中國的點心,很有意思。
——有關“糰子頭+旗袍”問題的討論常常進行着,嘛,對我來說賣相很好就足夠了。
——動畫裡面登場的中國妹子都是很不錯的,有人氣就是證據嘛,髮髻什麼的其實也是可以當特徵的。韓國的角色就沒這待遇了吧,我可從沒見過。
在社會學家眼裡,這種情況可以解釋爲一種“文化刻板印象”。問題在於,某種刻板印象與其對應羣體最初是如何聯繫起來的?包子頭何以就成爲了中國妹子的標配?
換個髮型,春麗一下子就沒辨識度了
古已有之的經典髮型
包子頭並非日本人毫無事實依據的空穴來風。在中國古代,的確有形似“包子頭”的髮型存在,只是在日常中被我們熟視無睹罷了。不信的話,下個月過年的時候留心一下自己家門口貼的金童玉女。
包子頭萌不萌這件事,果然還是得看臉……
包子頭是雙髻的一種,而中國最早的雙髻髮型叫做“總角”。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中國古代的漢人從八九歲就開始蓄髮,無論男童女童,都會把頭髮分成兩股,紮成兩個小發髻,像頭頂着一對小獸角,“總角”因而得名。女孩子的髮髻往往梳成樹枝狀,更像是分岔的樹椏,“丫頭”這個叫法就是這麼得來的。孩童們保留着這樣的髮型,一直要到邁入十三四歲的少年階段,因此,“總角”這個詞後來被用來指代童年。
在中國古代故事中,最著名的包子頭孩童形象莫過於哪吒。雖然在不同的作品中,哪吒有着完全不同的面貌,可是頭上的兩坨包子是顛撲不破的存在。
哪吒鬧海
大鬧天宮
寶強版……
比起總角,雙丫髻在視覺形象上更爲接近二次元中的包子頭樣貌。其梳編法是將頭髮平分兩側,再梳結成髻,置於頭頂兩側。這種髮式多用於宮廷侍女、丫環侍婢。之所以稱爲丫鬟,就是因爲她們的顯著特徵就是雙丫髻。從這個意義上說,丫鬟們的本體就是包子頭,就如同新八唧的本體是眼鏡。這種髮式在存世的古畫古玩中特別多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片輝煌鼎盛,廣泛傳播,在全世界範圍內發揮着影響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外國人對於中國人的認知。一部臺灣1986-1988拍攝的神怪喜劇《殭屍小子》三部曲(日版叫做《幽幻道士》)在日本播出並意外走紅,童星劉致妤扮演的主角恬恬,活潑、可愛、懂事,受到了東瀛觀衆的歡迎,她的包子頭造型也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有人認爲,扎着包子頭、穿着旗袍的恬恬正是問世於1991年的春麗的雛形。本劇的出現,對固化“中國姑娘=包子頭”的刻板印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港產殭屍喜劇代表《殭屍小子》,日版譯爲《幽幻道士》
誰還對這個小蘿莉有印象?暴露年齡的時刻到了
包子頭的二次元之旅
1967年,日本動漫泰斗手冢治虫的《悟空大冒險》上映。故事雖然取材自中國的傳統名著《西遊記》,但卻有了許多與新時代有關的要素創新(比如愛抽菸的唐僧、穿西裝戴領結的八戒、熱衷挖寶的沙僧),帶動了中日兩國延續至今的西遊記改編熱潮。《龍珠》中孫悟空與牛魔王女兒的愛情,《大話西遊》中唐僧嘰嘰歪歪又娘娘腔的特徵,多多少少都像是受到了這部作品的影響。
“龍子”(小龍女)是《悟空大冒險》中當之無愧的女主角。她是龍海仙人的孫女,教會孫悟空法術,還成爲了他的女朋友。爲了能跟孫悟空他們一起到天竺取經,她偷偷離家出走,並總是在師徒四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幫助潑猴小男友化解危機。
在人設方面,龍子醬頂着兩個粉色的髮髻,看上去和米老鼠頗爲相似。這是很多人記憶中二次元包子頭的鼻祖。
即便變身,粉色包子頭也是不變的個人標籤
在紅白機時代,頂着包子頭的中國少女就已經爲數不少。柯樂美於1985年推出的動作遊戲《功夫》,上中下三段攻擊及格擋設定,對後世的格鬥遊戲有深遠的影響,而女武師藍(LANG),由於功夫精湛以及同樣的包子頭造型,被視爲春麗的前身。
遊戲史上最早女格鬥家不是春麗,是她
在同年年底推出的《超時空要塞》也是被那個時代玩家所銘記的作品,這是一款由南夢宮製作、由萬代發行的橫板射擊遊戲(沒錯,兩家公司在合併前就早已有了合作)。在可玩性方面,《超時空要塞》實在沒有太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但是由於忠實了還原了三段變形的骷髏戰機以及動畫版的經典曲目,成爲粉絲向遊戲的成功範例。除此之外,遊戲剛開始那個穿着旗袍敲大鑼的Q版林明美,也成爲玩家的美好回憶。
好戰外星人被這隻包子頭一首歌全滅了,也成了《MACROSS》的傳統
1990年的《成龍之龍》中,女主角明鈴是成龍的戀人,被邪惡的大妖術師無常童子綁架,引出了一段成龍斬妖除魔、英雄救美的故事。
包子頭的真正流行,《街霸2》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有時候,可能是爲了防止包子散開,或者是爲了防塵,或者是爲了美觀,還會罩上球形的布套子。
“包子頭纔是本體”,只因“萌纔是正義”
在二次元世界裡,包子頭如此高頻次地出現,跟是否尊重文化與史實其實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最根源還是因爲這樣的髮型爲大家所喜聞樂見,亦即,包子頭有獨特的審美價值。
首先,將頭髮約束起來並講求左右對稱,映射出女孩子精細裝扮自身的需求,在“糙直男”眼中,無疑具有異性吸引力。不僅是包子頭,被視爲“萌要素”的雙馬尾、雙小辮,都是此類髮型。水兵月在髮型上更是將包子頭和雙馬尾集於一身,成功收攏了全世界宅男的目光。
鬍子娘也特別喜歡用包子頭髮型賣萌,你動心了嗎?
還有一種說法,包子頭像是女生對“貓耳”、“兔耳”等萌要素的模仿,看到包子頭就想到那些毛茸茸、軟綿綿、呆萌萌的小貓小狗,憐愛之情自然油然而生。
包子頭原來也是仿生學?
在亞洲人眼中,包子頭在被人們所認知的歷史文化背景下,還產生了一種“幼齒感”的buff加成。歷史上小女孩的固有髮型,移植到了年紀稍長的女性那裡,就有了一種賣萌感。
由於在審美上合乎心意,於是包子頭風潮又從日本傳回到中國,A站的吉祥物AC娘就梳着包子頭,《軒轅劍》系列裡的江如紅也是如此設計。韓國人也學着用包子頭來概括中國女孩的特徵,PUCCA中的中國娃娃就是典型的設計範例之一。
各大論壇經常見到的AC娘表情包
PUCCA中國娃娃
高橋留美子筆下最可愛的貓娘——珊璞
小團包子頭也可以作爲天然髮飾
其實也可以摘下來(誤)
時尚圈的風尚追逐
雖然包子頭在二次元已經流行多時,自詡前沿的時尚圈將包子頭視爲流行,是近幾年纔開始的事情。
今年春晚,撒貝寧用歪打誤撞的包子頭成功開啓熱度話題,成爲沉悶晚會中不多的亮點之一。芒果臺《我是歌手》中,古靈精怪的蘇運瑩也爲包子頭的熱度再添了一把火。
不僅在中國,在歐美,各路大牌明星也都開啓了包子頭盛宴,包子頭成爲今年最強勢的新奇髮型。歐美人將這種髮型稱之爲“bun”,就是中國包子的意思。包子頭從三次元侵入二次元,終於又從二次元破壁迴歸三次元。
刻板印象有時候是負面的,會導致歧視和偏見的產生,但是,其它時候,刻板印象則有利於我們更快地領會和抓住周圍世界的信息,幫助我們組織、儲存、使用與他人相關的信息。在二次元使用包子頭指代中國萌娘,是爲了讓讀者可以一眼認出的符號化做法,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既然全世界都認爲包子頭很贊很萌很好看,我想我們就不用太過介懷了吧。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本站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關注愛玩APP【精選】板塊,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