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推甄不是這樣玩」 大學老師真心話
▲彰化基督教醫院徵志工,學生爲推甄加分搶破頭。(資料畫面/取自東森新聞)
日前新聞曾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徵求志工,結果來了800多人排隊爭取,大部份是高中生及學生家長,爲的就是拿到「彰基志工證明」,替大學推甄加分。有位新竹某大學老師,看了這篇報導,卻忍不住寫了一篇文章,點破推甄的迷思,也呼籲這些未來大學的學生和家長們,不要再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了。
這位老師在文章中提到,過去幾年來,她常審大學甄試的資料,卻發現一些推甄文件越來越離譜,忍不住出來「矯正視聽」,告訴大家,大學教授怎麼審甄試資料、什麼纔是優先順序。
第一關就是學測,學測成績好不好決定甄試結果的落點範圍;第二順位則是這個學生在高中的成績(或排名),不同學校會有不同排名的標準,舉例來說,掛着建中招牌未必吃香,建中排名60% 的學生,一定比不上成功高中1%的學生;所以不需要有「名校迷思」。
那如果成績、學測都已成定局,還有什麼能增加推甄的中獎率?有些人會靠着一些競賽AMC、奧林匹亞來加分,但這位老師直白的說,通常效果都非常有限;因爲只有成績到1%或是2%的結果才能讓評審委員眼睛一亮,他良心的建議,還是把時間花在讀書上。
至於琴棋書畫有沒有用?這也是一個迷思,文中提到,真正能看懂那些證書的人寥寥無幾,像是YAHAMA音樂能力檢定分級是從13到3級,但很少有教授知道數字越小其實越高級,而大部份老師因爲怕打錯,所以通常幾乎沒什麼用!
那如果有去國外參加什麼遊學、夏令營,會不會有用?答案是:別傻了!參加這些活動只對自己可能有用,可能可以幫助自己的語言能力、增加自己的見聞, 但是推甄的時候這些沒有用的,唯一能說明的是:「這個考生家境比較好」。
那如果考生在自傳裡面說:「來念X大X系是我這輩子唯一的夢想,所以我@#$@#$,而且我覺得X大比隔壁敵校Y大好多了!」該文的結論是:各位覺得大學老師有這麼好騙嗎?這些很假的文件都很沒有用。
老師強調,推甄資料看的是這個考生的組織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能力,通常自傳是最能評斷學生實力的東西(即使高中老師都會盡力輔導學生的文件,但 是老師們通常只能修改外在的文字,透過文字傳達出來的內涵,卻是很難用花言巧語僞裝的)。而推薦信也不是越多越好,「來得多不如來得巧」。
重點來啦,當志工真能幫助甄試成績嗎?文中提到,很久以前,學生甄試的時候附上的文件通常都沒有志工文件,但這幾年來,幾乎每兩份文件就會看到一個「超短期志工證明」,對這位老師而言,只說明:「我這個人很自私,我當志工純粹是因爲我希望甄試能夠加分!」所以如果是短短10小時之類的「超短期志工證明」,這樣的附件到我手中通常都是大扣分!樂於助人這件事情,不是靠著志工的工作時數來證明,樂於助人的人往往可以在他的自傳中外顯出來,拿出來說嘴的人通常只代表他完全沒有樂在其中!扣分扣分扣分!
最後該名老師也提到,醫院的那些志工是真的給有心服務的人,有心才能真的助人,如果是有所求,反而容易害人,如果各位高中生真的想要透過甄試唸到一個好大學,就去當個勤奮不懈的烏龜吧。
►►►更多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
再批12年國教 李家同:大家怎樣罵我,我還是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