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打你就還手”背後的育兒盲區
孩子被打,絕大多數家長都會選擇讓孩子打回去。但是,當家長們做出這個決定之前,有沒有考慮過下面這幾個問題。
不光是孩子,我們成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被欺負了,一定以牙還牙”。我們需要認可並且允許有一部分孩子就是天生性格善良溫順的。
我小時候外婆帶的比較多,孩子們一起玩,打鬧時我總是那個“吃虧”的。其實大部分情況下,我並不在意,但是外婆卻很在意。每次看到我被誰推了,她就會拿着掃帚出來趕走那些孩子。然後把我帶回家,一個勁地說,你怎麼這麼沒用啊,被人欺負了,都不知道還手嗎?以後誰敢推你,打你,你就打回去。
一直到大學,我只要遇到社交衝突,壓力就很大。後來回想發現,其實我並不是真的害怕衝突,而是害怕自己“軟弱無能”形象的出現。
如今回想,才意識到這就是成人對於事情的反饋,轉嫁到了我的身上,讓我有“受害者心理”。被蓋棺定論地認爲,我是好欺負的。而成人的評價來源只是因爲我被推了沒還手。
現實中這樣的孩子其實不少的,我見過不少父母着急要求孩子打回去,看上去是在自衛,給孩子撐腰。但當這個孩子就是做不到時,他反而感受到自己的無力感,這份無力已經不僅僅是被其他小朋友打了,而是父母長輩的這個沉重的標籤。
打回去後被打得更嚴重怎麼辦?
小孩子之間的打鬧,打人的孩子都是“對事”,而不是“對人”。我想玩你的玩具,上手打一下;我想先滑滑梯,上手打一下。打完後,那個孩子就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了。如果我們讓自己的孩子打回去,大概率其實就是把“對事”轉移到了“對人”。那麼接下來孩子被打得更加厲害了怎麼辦呢?
如果我們鼓勵孩子打回去的初衷是讓他們可以保護好自己,那如果出現這樣的局面,孩子會困惑,也會害怕,因爲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無法保護自己。社交不是割裂的,每一段體驗都會影響孩子接下來的社交心態。
孩子由此也愛打人了怎麼辦?
最後一個情況,就顯而易見了。孩子長此以往也養成了愛打人的習慣,只要不順他心意的,一言不合就上手,反正這是家人告訴他的方法。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多慮了,只要和孩子講清楚情況就好了,告訴孩子哪些情況可以還手,哪些情況不能打人。理論上來說這挺對的,但學齡前的孩子是不具備“情景解讀”能力的。所謂規則內化,就是時刻保持規則的一致性。
善良需要有鋒芒
在美國,從幼兒園起就會教孩子區分這三個詞:agressive(侵略性)、assertive(堅定的)、passive(消極的)。
孩子從小被教育,要做個善良又堅定的人。我們通常說的“老好人”,其實就是消極的人,不敢維護自己的權利,也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和需要。這纔是我們父母更該重視的課題。
善良又堅定,就是我們不需要委屈自己,可以表達自己任何的想法和感受,爲自己發聲。但要用禮貌的、尊重他人的方式表達,而不要傷害他人的感受或者身體。
教孩子成爲一個“堅定的”人,不少幼兒園都會用這樣四步。
說出你所看到的,“你推了我,你搶了我的玩具……”
說出你的感受,“你這樣做,我很不喜歡……”
說出你的需求,“我要求你立刻道歉,我要求你把玩具還給我……”
如果以上三步沒有解決問題,可以先走開保證自己安全,與此同時尋求成人的幫助。因爲,孩子被欺負後最關鍵的是,家長要保護孩子不要陷入“受害者”心理。
身體的傷害都是一時的,但是心理的影響卻能一輩子。這些影響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孩子最親近人的反饋。當我們每天都害怕孩子被欺負,總是在教孩子反擊,總是詢問或者評價孩子,“今天XX有沒有欺負你啊,你有沒有保護自己啊”,我們就是在強化孩子的“受害者”心理。
當孩子可以堅定地說出這些話時,他們的心理優勢已經回來了,即使沒有打回去的反擊,他們也已經非常明確地表明瞭自己的立場,自己明白也讓對方明白什麼是對的。
當然,用“打”來反擊,並不是絕對不可以。但這應該是孩子掌握瞭如何捍衛自己權利,懂得如何求助之後,自己對局勢的判斷做出的選擇,而絕對不是父母告訴孩子的必須選項。
我在引導女兒小D的過程中,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我現在告訴她的方法,是否適用於成人世界?即在遇到“不公平待遇”時,能做出有力量的反應:說出事實、說出感受、說出自己的需求、向關鍵人物求助。現在很多成年人做不到這些,並不是小時候不敢“打回去”,而是從小沒有體驗過堅定表達自己的立場。
在我們還能影響孩子的時候,多教會他們善良和美好,多教會他們底線和原則,也多教會他們理解和原諒。這三樣一起,纔是構建一個人的格局,這比“打回去”更加關鍵。(傑西卡 作者爲微信公衆號“大J小D”創始人,育兒專家,著有《和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