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有黏液正常嗎?醫曝「4原因」:這款是罹癌

醫師表示,若糞便上的黏液如同鼻涕般多、黏液帶有血絲、除了過多黏液外還有搔癢感,要小心可能感染腸胃炎、痔瘡,甚至大腸癌。(示意圖/ Shutterstock )

健康意識擡頭,很多民衆會留意排便狀況。針對糞便出現黏液正常,醫師表示,因腸道會分泌黏液,排便時一同排出屬正常現象,但若黏液如同鼻涕般的多、黏液帶有血絲、除過多黏液外還有搔癢感,要小心可能感染腸胃炎、痔瘡,甚至大腸癌。

大腸直腸科醫師鍾雲霓在其臉書表示,人體的腸道分泌黏液,隨着糞便一同排出,是正常的現象,且這些黏液可潤滑腸壁、減少糞便表面對腸道的刮傷,也能促進糞便排出人體,但仍有注意某些異常警訊。

1. 腸黏膜分泌黏液過多:

當人罹患腸胃炎時,腸黏液會增多,如同感冒、鼻竇炎時的大量鼻涕。因此,腸液增多時,可觀察自己有無腹痛腹瀉,藉以避免不適合的食物造成的反覆刺激。

2. 腸液是蛋清色或其他雜色:

正常的腸液是水狀、蛋清狀或稠白色。若是排便用力,黏液參雜着硬糞便,一同經過而磨擦、刮傷肛門時,會帶有些許血絲。若是嚴重腹瀉,黏液會參雜腸黏膜表面受傷、發炎的分泌物時,也會帶血。

3. 腫瘤會促使腸液增加:

腫瘤會劇烈刺激腸道,若民衆擔心腸道有腫瘤,應定期檢查。若經過3~5年內大腸鏡檢查是正常的,糞便仍有腸液,則多半沒有太大問題。

4. 痔瘡會讓腸液增加且搔癢:

有些人因長期痔瘡脫垂,造成肛門內黏膜外翻,使得腸液沾染在肛門四周,引發破皮、搔癢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