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產合併,絕望中報團取暖,日系節節敗退,合資燃油時代結束
站在破產邊緣的日產汽車,等來了續命藥,12月23號,是日本汽車歷史上轉折性的一天,本田、日產、三菱三家車企共同宣佈,正式啓動合併談判。
本田和日產確定要合併了,三菱正在考慮要不要加入。
爲什麼要合併?日產汽車社長兼CEO內田誠給出回答:因爲活不下去了。
內田誠說,日產在中美市場的產品組合老化,缺乏混動車型,銷量暴跌,這種狀態繼續下去,日產活下來的概率不大。
事實確實如此,近些年,日產頻頻曝光尾氣排放、油耗造假、安全隱患等質量問題。加上內部管理混亂,讓虧損的日產接近崩盤。
眼下,日產的賬上,只剩12至14個月的現金儲備,還揹着鉅額債務負擔。逼不得已,降低20%的全球產能,還要在全球範圍裁員9000人。本田汽車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
目前,本田的汽車製造業務營業利潤率只有3.6%,11月份,本田在中國總共賣了7.68萬輛,同比下降28%。
而且已經連續10個月同比下滑,等於是今年一直在暴跌。爲什麼日系車不好賣了呢?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抄了日本傳統工業的老窩。
2024年,日系車除了豐田勉強維持,其它日系品牌都節節敗退。電動汽車被國產新能源絕對壓制,銷量直接腰斬。
今年,日系品牌在我國的市場份額是13.7%。而前4年分別是24.1%、22.6%、20%和17%。市場份額連年萎縮。
日本國內媒體日經新聞報道:中國製造廉價、產品質量差已是過去式,現在他們在許多領域的技術都超過了日本。
合併了就能打得過我們嗎?那得看看合併是爲了什麼?或者說合並後有什麼優勢?合併後,本田和日產加一起,銷量會超過800萬,一下變成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僅次於日本豐田、德國大衆。
合併後的優勢就是可以整合資源,共同分攤高昂的研發成本,實現運營效率的提升。合併後的首要目標就是超越比亞迪。
可但是,但可是,日產、本田的合併,本質上是股權合併。如果在技術上不能反超,它們還是難擺脫被淘汰的命運。
歐洲車企就很聰明,自己不行就要多學習,奧迪引入了華爲智駕,大衆也投資了小鵬,斯特蘭蒂斯甚至成了零跑的第一大股東。
但日本車企一生好強,也害怕研發體系交出去,失去主動權。
電動化轉型路上,日系車三巨頭最看重的省油優勢,已不復存在,一家比一家窘迫。
一邊是暮氣沉沉銷量大跌,一邊是集體高速增長。毫無疑問,中國自主品牌取得新能源時代先發優勢,日系車稱霸的時代正在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