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全國第二老約有4萬名失智者 全面提升服務量能

113年臺北市失智照護記者會暨成果發表會今天在花博流行館舉行,由失智症長輩及家屬組成的瑞智小烏班受邀表演。記者餘承翰/攝影

21是國際失智症日,面對明年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黃建華指出,臺北市老年人口是全國第二高,推估有4萬名失智者,但服務量約8000人,爲補足服務缺口,今年下半年已推出權責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目前以文山區的景美醫院爲試辦醫院,未來市聯醫也會加入服務;另外,也將加強民衆對失智症的識能,希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結合社區的失智服務據點,減少住院醫療的負擔,打造共融的社會。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爲了響應國際失智日,於花博園區舉辦「臺北市失智照護記者會暨成果發表會」,現場頒獎感謝12區健康服務中心、11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及48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共同打造完整的失智症照護網路。

現場唯一表演團體是由失智長輩及家屬組成的瑞智小烏班,他們帶來烏克麗麗版的甜蜜蜜組曲,搭配長輩們的歌聲,非常溫馨感人。個管師徐雅娟指出,小烏班約有十五位成員,會分烏克麗麗組及歌唱組,平常藉由練習及表演,等於提供照顧者喘息空間,而失智者也能利用唱歌,記取簡單的歌詞,都能讓他們得到成就感。

黃建華指出,截至113年8月底止,臺北市65歲以上老人有56萬7111人,推估失智人口有4萬人,但服務量能仍不足,目前臺北市政府跨局處合作,希望從篩檢到診斷、治療可以一條龍服務,並且走入社區、學校、職場,全場域推廣失智症識能教育,希望可以早期發現失智者,早期介入治療,讓患者在社區就能有全方位的服務。

目前中央推動權責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臺北市由景美醫院搶頭香成爲北市第一家試辦醫院,服務的個案型態以有精神行爲症狀的失智者爲主,而未來失智的照護政策會以分級分流爲主。

黃建華也認爲,爲了因應老年化社會帶來龐大的失智人口,除了在硬體上的增加外,目前長照人員也不足,也必須有培訓計劃;並鼓勵各個醫療院所提供訓練課程,形成失智照護圈,全面提升服務量能。

臺北市衛生局長照科科長林柳吟指出,臺北市失智症確診率爲63%,衛福部的目標是2025年須達到777,也就是7%的民衆對失智有正確的識能、罹患失智症有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失智症的家庭照顧者有 7成以上獲得支持及訓練,未來臺北市政府會以此目標前進。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指出,延緩失智的方式包含有四種,其中被稱作社會處方的社交最重要,不僅屬於非藥物治療,協助患者、家庭與社會重新連結,出門社交時,也可以同時進行運動、健腦、飲食等另三項方式。

在進行社會處方部分,北部則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領頭,目前廣泛與市內各大場館或表藝單位合作,例如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國家交響樂團等等,最遠還到宜蘭傳統藝術中心,一同幫助患者強化身心健康預防,減少醫療的使用。

113年臺北市失智照護記者會暨成果發表會今天在花博流行館舉行。記者餘承翰/攝影

113年臺北市失智照護記者會暨成果發表會今天在花博流行館舉行,出席嘉賓一同合影。記者餘承翰/攝影

113年臺北市失智照護記者會暨成果發表會今天在花博流行館舉行,臺北市勞動局副局長遊竹萍(左起)、臺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臺北大衆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紹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王智弘、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建華、臺北市政府秘書長李泰興、臺北市社會局副局長鄭文惠、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處長陳俊佑、臺北市教育局專員林嶽璋、臺北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林夢蕙一同合影。記者餘承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