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淨零排放 鼓勵企業節電換碳權

臺北市環保局推動企業申請「微型碳權專案」,加速住商深度減碳。(張立勳攝)

臺北市金融、服務業蓬勃發展,企業推動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與減碳過程中,綠電取得困難,北市環保局於是推動「微型碳權專案」,讓企業藉由節電產生減碳額度申請爲碳權,用於開發案的碳排增量抵換或企業宣告碳中和。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已公佈,環保局邀企業代表舉辦「微型規模抵換專案」說明會,鼓勵企業盤點自身減碳潛力,執行減碳行動,在減碳的同時,申請獲取實質碳權的減碳績效。

環保局長劉銘龍表示,北市沒有大型工業或科學園區,企業推動ESG和減碳過程中,綠電取得困難,另一項作法就是創造並取得碳權,尤其是微型碳權,北市要邁向淨零排放,必須走向節電型社會,住商部門還有很多減碳空間,未來企業可透過多元方式節能減碳,不僅成效可觀,還有取得碳權機會。

環保局氣候變遷管理科專員范姜仁茂指出,北市溫室氣體排放量約有7成屬電力使用間接排放,其中住商部門又佔總排放量74%,因此攸關住商部門用電的空調及照明等設備汰換與效率提升,爲北市減碳關鍵。

他說,市府輔導臺北101大樓汰換商辦大樓地下停車場照明設備爲高效率LED燈具,推估每年減少51萬度用電量,10年共可減碳2718噸,不僅是全國住商部門申請微型規模抵換專案的首例,更在去年經環保署覈定通過184噸減量額度。

環保局提醒,全球因應淨零排放目標,需要提出更具雄心的2030減碳目標和更強化的減碳行動,歐盟也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自2023年將逐步實施,2026年開始徵收碳關稅,北市是經貿活絡的國際城市,企業應儘早着手推動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