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瞭望/高層智囊憂慮停滯性通膨

餘永定被公認是「高層智囊」。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當今中國經濟學家中,餘永定被公認是「高層智囊」,一是說餘永定的學術地位,是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二是說其政策建言爲中共決策層接納,最新案例是財政擴張、特別國債的新政策。這回餘永定引起中國經濟界小小震動的,是他說最害怕中國經濟滯脹(停滯性通貨膨脹),及指控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被污名化」。

過去月餘間中國經濟大事不斷,包括中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國務院增發國債和今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決定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而中國財政部隨即出手,到12月止地方合計發行逾兆元人民幣「特殊再融資債券」,年底前要用掉半數增發兆元人民幣特別國債。

一系列財政大擴張,其中一個推手正是餘永定,作爲佐證的是餘永定一篇長文「關於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的幾點思考」,文章是發表在《管理現代化》雜誌今年第五期,這份中國科協旗下的老牌期刊逢雙月20日出版,餘永定文章10月刊出,配合當局財政擴張舉措,在經濟界即引起關注,但此文應早就特報中共高層作決策參考。

餘永定這篇長文一萬六千字,重要觀點可簡略總結爲三點,一是中國GDP連續十年幾乎是逐季下降,至今仍難判斷中國經濟增速下降是否已經見底;二是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跌可避免,辦法就是實施更具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三是扭轉中國GDP持續下跌趨勢的主要出路依然是基礎設施投資,基礎設施投資依靠執行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空間。

經濟學家圈中認定餘永定此文此議,對中共財政擴張決策有重要作用。當這些建言變成政策措施之後,餘永定近日又出現了,其言論當然再度引起關注。

近期中國各類經濟論壇接連舉行,其中上海財經大學校園內上週六舉辦了「2023上財宏觀論壇」,論壇重要講者正是餘永定,他講的題目是「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與之前的文章題目相近,但不再是「幾點思考」了。據一間智庫的演講實錄,其核心內容可以簡略爲兩點,一是「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被污名化了」,一是「我最害怕的是滯脹」。據此兩點,可反觀中國經濟走向。

有關污名化,餘永定說中國經濟下行,引出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就是中國到底應不應該執行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在過去十年看不到官方有任何關於中國執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提法,因爲這種提法已經被污名化了。中國政策的關鍵性的變化來自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的突出矛盾,這句話是非常關鍵的且是十多年來第一次聽到,這實際上是一個政策的轉變。

他認爲西方國家普遍認爲,中國奇蹟已經結束,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降不可避免。 雖然中國經濟維持兩位數增長的奇蹟確實結束了,但是依然有可能保持較高經濟增速。他堅持中國面臨的局面是GDP逐季下降,同時通貨膨脹率極低,其反映的事實是有效需求不足。既然有效需求不足,應該採取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因而他高興中國打破了財政赤字對GDP的比率不超過3%、國債對GDP的比率不超過60%的紅線,有了新增兆元人民幣國債,財政赤字對GDP比率已到3.8%,稱這是很大進步。

至於經濟界批評中國央行超發貨幣,他認爲主要看通貨膨脹,而中國沒有通貨膨脹,卻有通貨收縮。他說最害怕的就是中國現在通貨膨脹突然起來了,經濟增長速度還沒上去,那就真是沒辦法了,那就是滯脹。中國現在有機會的窗口,如果不抓住這種機會的窗口,浪費了時間,一旦出現這種不利的變化,中國經濟可能會進入長期的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