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輯錄】北疆文化的內涵特徵與時代價值

北疆文化的內涵特徵與時代價值

艾北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爲做好新時代新徵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自治區黨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爲統領,圍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把握文化發展規律,緊密結合實際,提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努力書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內蒙古篇。

推進北疆文化建設,深化研究闡釋,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爲根本遵循和指引,要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要深度觀照內蒙古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和現實,要充分挖掘守望相助理念的豐富內涵,要深刻研釋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要從辦好兩件大事的實踐中汲取精神養分,以闖新路、進中游的目標任務激發北疆文化建設的活力,以文化建設的大提升支撐經濟發展的大躍升。

一、北疆文化的提出及內涵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我國的一個顯著特徵。生息繁衍在中華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作爲一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的國家,數千年來我國不同的地域擁有不同的歷史、地理、民俗、風土人情等,形成了中原文化、齊魯文化、三晉文化、荊楚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爲中華文化的形成、傳承與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爲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提供了豐厚的文化資源。

(一)北疆文化的提出

內蒙古橫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位於我國北部邊疆,是祖國的“北大門”,自古以來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熱土,不同文化碰撞融合的舞臺。自遠古以來,匈奴、烏桓、鮮卑、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漢等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不斷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族羣衆共同創造了美好家園,共同創造了多種文化形態,使這片土地擁有紅色文化、草原文化、農耕文化、黃河文化、長城文化,以及西遼河文化、河套文化等。這些多彩紛呈的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在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多次講到“北疆”這個概念,比如“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建設得更加亮麗”“建設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在祖國北疆構築起萬里綠色長城”,等等。在今年6月召開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爲,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着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前進方向,在深刻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11個方面的重大創新觀點和16個方面的戰略部署,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深刻把握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要求的基礎上,自治區黨委立足內蒙古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緊密結合實際,創造性提出了打造北疆文化這一具有內蒙古特質的地域文化品牌。

(二)北疆文化的內涵

北疆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蒙古地區各族人民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心手相牽,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形成融紅色文化和草原文化、農耕文化、黃河文化、長城文化等於一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以愛國忠誠奉獻爲核心理念,以共同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爲精神標識的地域文化。

北疆文化是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下,在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澆灌下孕育形成的,涵蓋了目前內蒙古所有的文化類型,是內蒙古大地上各種優秀文化的系統集成,體現出較爲鮮明的地域特點。具體來說,包含幾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這是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一部內蒙古地區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多民族、大融合的特點在內蒙古大地上極其鮮明。二是守望相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提出的重大理念,精闢概括了內蒙古地區各族人民手拉手、心連心的優良傳統和生動實踐。三是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這寄託着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深情勉勵,是內蒙古各族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四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是內蒙古各項工作的“綱”,我們推進文化建設要始終着眼於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

推進北疆文化建設,要完整準確全面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進一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用最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豐富和發展文化血脈,堅守文化根脈,順應時代發展,融多元爲一體、匯古今爲一脈,讓根植在北疆大地上的優秀文化在新時代活起來、火起來,爲提升內蒙古正面形象提供有力支撐,爲各民族人心凝聚、團結奮進鍛造強大精神紐帶,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貢獻內蒙古力量、展現內蒙古擔當。

(三)精神標識

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文明圖譜中的“身份證”和“識別碼”。它鮮明地投射出中華文明的精神特質,凝結着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流淌着亙古亙今的精神血脈,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着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內蒙古時提出了蒙古馬精神,並賦予這一精神以“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時代內涵。這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各族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寶貴品質的充分肯定,更是對全區上下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譜寫內蒙古發展新篇章的激勵和鞭策。在我區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弘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鍥而不捨、久久爲功”的“三北精神”。

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在內涵上是一致的,“吃苦耐勞、一往無前”與“艱苦奮鬥、無私奉獻”講的都是一種昂揚向上、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不達目的絕不罷休”與“鍥而不捨、久久爲功”講的都是一種頑強拼搏、敢戰能勝的奮進姿態。這兩種精神都強調韌勁、拼勁和幹勁,深深融入內蒙古各族人民的血脈。這兩種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既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因,又集中體現了內蒙古各族人民心向黨、心向黨中央的紅色基因,凝聚着內蒙古各族人民識大體、顧大局、講風格、求奉獻、有擔當的寶貴品質。

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和中華民族精神的有機組成部分,爲北疆文化提供了豐厚精神滋養,充分彰顯了北疆文化的鮮明特質,是內蒙古各族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成爲新時代新徵程內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開拓進取的重要精神源泉。

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要同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爲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緊密結合起來,從全區各族人民戰天鬥地、防風固沙、踏雪履冰的奮鬥歷程中汲取不叫苦不退縮的頑強鬥志,引導鼓舞全區廣大幹部羣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植厚培北疆兒女忠誠維護、感恩奮進的情感之基和力量之源,激勵全區上下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昂揚的奮進姿態,全力辦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件大事。

二、北疆文化的主要類型

北疆文化內涵豐富、異彩紛呈、類型多樣,其中最爲典型、最具鮮明特色的主要有紅色文化和草原文化、農耕文化、黃河文化、長城文化等。它們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文化在漫長的發展演變歷程中相互包容、相互滋養、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逐漸匯聚融合爲北疆文化這個有機體,並持續不斷地豐富發展。

(一)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在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吸收中外優秀文化創造的先進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紅色傳統和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密碼,紅色文化是在黨的百年奮鬥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廣泛的社會基礎,早已融入我國各族人民的血脈。

心向黨、心向黨中央,是內蒙古的光榮傳統。內蒙古是我們黨最早建立黨組織的民族地區。早在建黨之初,李大釗同志直接領導和參與了在蒙古族羣衆中傳播馬克思主義、培養共產主義先進分子的工作,在北疆大地上播撒下了領導各族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火種。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內蒙古地區各族人民,努力恢復和重建內蒙古地區黨組織,繼續堅持革命鬥爭,在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鬥爭史上寫下了內蒙古地區的光輝一頁。全國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內蒙古地區各族人民浴血奮戰,爲贏得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內蒙古地區各族人民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成爲黨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成功實踐。

70多年前,內蒙古各族人民就已經深刻認識到,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只有與全國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奮鬥、共求解放,內蒙古纔有前途和希望。歷經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內蒙古各族幹部羣衆形成了識大體、顧大局、講風格、求奉獻、有擔當的深刻共識和可貴品質,書寫了“齊心協力建包鋼”“三千孤兒入內蒙”“克服困難捐糧畜”“最好牧場爲航天”等歷史佳話,贏得了“模範自治區”的崇高榮譽。各族人民發自內心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不分你我、情同手足、親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黨領導內蒙古各族人民進行了百餘年的奮鬥,積澱的豐富紅色資源是北疆文化最豐厚的營養。一百年來發生在內蒙古大地上的每一次革命歷史事件、涌現的每一位革命英雄、留下的每一處紅色舊址遺蹟、陳列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生動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內蒙古各族人民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傳承弘揚着偉大建黨精神,積澱了愛國忠誠奉獻的鮮明底色,成爲我們黨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紅色文化是北疆文化的鮮明底色和精神旗幟,豐富了北疆文化的時代內涵和發展活力,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鬥歷程的生動見證,是內蒙古各族人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講好內蒙古故事、樹立內蒙古形象的重要文化資源,爲內蒙古各族人民堅定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熔鑄了不朽的精神力量,爲內蒙古闖新路、進中游,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提供了不竭的奮鬥源泉。

(二)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倡導崇尚自然、踐行開放、恪守信義理念,體現熱烈奔放和勇猛剛健特質,與草原生態環境相適應的特色文化。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以遊牧爲主兼及漁獵、農耕等多種生產方式。如匈奴、烏桓、鮮卑、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漢等,長期繁衍生息在我國北方,在與中原地區保持密切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一系列諸如政治制度、物質生產、倫理思想、文學藝術等具有“草原”特徵的文化內涵,逐漸形成了“崇尚自然、踐行開放、恪守信義”的理念。戰國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促進農牧文化交融。興起於北方草原的鮮卑人建立北魏政權,孝文帝時期實行漢化改革,加速了遊牧傳統與中原文化的融合。契丹人在北疆仿效中原王朝建立遼,學唐比宋。忽必烈駐蹕金蓮川草原,建立多民族空前大一統的元朝。南北朝民歌《敕勒歌》傳唱千年,描繪了內蒙古大草原優美的生態環境,展現了北疆兒女熱愛自然和豁達開放的豪情。

草原文化與農耕、遊獵等多種文化形態,交融匯入中華文化的洪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歷史長河中,農耕文明的勤勞質樸、崇禮親仁,草原文明的熱烈奔放、勇猛剛健,海洋文明的海納百川、敢拼會贏,源源不斷注入中華民族的特質和稟賦,共同熔鑄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草原文化注入到中華文明之中,成爲中華民族的特質和稟賦之一,爲共同熔鑄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農耕文化

農耕文化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在農業生產勞動、社會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文化,包含了豐富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範等。在中華大地上,農耕文化廣泛分佈,在不同地區有着區域特色。

內蒙古地區是我國農耕文化的重要起源地。遠古時代,農耕生產方式開始萌生,在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裕民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等文化遺存中發現了粟類種子,以及石斧、石耜、石磨盤等農業生產工具。秦漢時期在河套地區開展屯田移民,其後歷代王朝和地方政權均對內蒙古地區進行農業開發。鮮卑人盛樂建都以後,逐漸轉向農業經濟。遼夏金元諸政權在北疆地區建章立制,推廣農業生產,中原儒家文化在這裡廣泛傳播。明代蒙漢各族共同建設“豐州川”,興起板升農業。清代“走西口”大量移民西進北上,清政府設置道府州廳縣等行政建置以加強對農耕區的管轄,促進了我國北疆地區農耕文化的發展。

內蒙古地區的農耕文化在中華文化的懷抱中綿延至今,與遊牧、漁獵等文化長期共存,在空間上呈犬牙交錯狀分佈於內蒙古大地。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如匈奴、烏桓、鮮卑、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等,均掌握了農業耕作技術,與中原各族羣衆共同耕作,接受中原農耕文化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各族羣衆共同在這片土地上耕作、遊牧、漁獵,持續不斷地開拓、建設祖國的北部邊疆。中原地區的農耕文化豐富發展了北疆的經濟生產方式。中華文化的傳統精神的維繫和發展在北疆地區生根發芽,爲北疆文化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黃河文化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黃河流域的人們在特定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方式中形成的獨特文化形態,以其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等自然和文化特質,成爲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和民族品格。

內蒙古黃河“幾字彎”地區歷史悠久。史前時期,薩拉烏蘇遺址的“河套人”、仰韶文化先民生活在這一地區,並與中原地區保持着密切往來。戰國時期,秦、趙等國在這裡競相出彩,秦國修築長城、趙國設置雲中等郡。秦朝實現全國一統,修築“秦直道”直達陰山,溝通內蒙古黃河“幾字彎”,便利了交通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漢代“昭君出塞”、隋代“金河會盟”、唐代“參天可汗道”、元代“納憐道”、近代黃河碼頭水運等,都與內蒙古黃河“幾字彎”地區息息相關。在內蒙古地區的黃河流域,農耕、遊牧等多種文化類型始終保持着頻繁、深度而又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這一特徵基於黃河文化的擴散性、開放性。黃河流域的水利灌溉在河套地區成效顯著,內蒙古河套灌區沃野千里,養育了各族人民,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生產生活,滋養產生了漫瀚調、二人臺等文化藝術。

這些具有“黃河”元素的文化因子,積澱成爲北疆文化深厚的底蘊,成爲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精神動力。作爲北疆文化中社會倫理、歷史習俗的精髓,黃河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強大張力,對生活在內蒙古地區的各族人民有着顯著的感召力。

(五)長城文化

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衆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長城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歷代長城遺存及其各類文化遺產爲主要內容的文化形態。

從歷史上看,長城雖然時常兵戎相見,但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從未中斷。在長期的交往融合中,各族人民鑄就了對大一統觀念高度的向心力。內蒙古地區擁有豐富的長城文化,大量歷代長城遺存以及各類相關文化遺產,見證着中華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互動的歷史。最初作爲軍事設施的長城,逐漸發展成爲商貿往來的管理者、文化交流的守護者,對於內蒙古地區的穩定、民族關係的和諧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近代以來,內蒙古地區7000多公里長城櫛風沐雨的歷史,見證了中華兒女保家衛國的浩然史詩,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的偉大民族精神昇華了長城的歷史價值和時代內涵。

長城及其承載的精神內涵,見證了北疆文化產生、發展的過程。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長城及其文化內涵不斷豐富充實,逐漸成爲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成爲展示中國形象的典型代表。

除上述紅色文化、草原文化、農耕文化等主要類型之外,北疆文化還包括了內涵相對具體、指向較爲明確,具有一定區域特色,以考古學文化、典型歷史事件和人物、歷史遺存、部族名稱、人文地理景觀、社會生產方式等命名的多種形態的文化類型。這些不同類型的文化,是內蒙古地區各民族在共同發展、交融匯聚中,自身不斷豐富發展的文化因子的基礎上產生的,通過自身的不斷建設,逐漸發展成爲穩定的文化形態,共同塑造了獨具特色、包容多元的北疆文化樣貌,爲北疆文化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元素。

三、北疆文化的基本特徵

作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域文化,北疆文化體現了內蒙古各族人民的價值追求。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也有北疆特色的文化風貌,其具有的植根連續性、秉持傳承性,激揚創新性、彰顯時代性,堅守統一性、突出認同性,賡續包容性、展現多樣性,立足和平性、踐行開放性的基本特徵,充分展現了北疆兒女鮮明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

(一)植根連續性,秉持傳承性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偉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形成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價值觀念和文明體系。今天我們使用的漢字同甲骨文沒有根本區別,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等先哲歸納的觀念也一直延續到現在。文脈傳承、絃歌不斷,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的中華文明,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

北疆文化在中華文化連續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孕育、繁榮、傳承至今。歷代中原王朝和地方政權對北疆地區的治理,保障了北疆地區文化傳統的延續和發展。契丹、女真建立的遼、金政權“學唐比宋”,延續了中原王朝的治理模式,實行兼容幷包的治理政策。秦、漢、隋、唐、元、明、清等歷代王朝,更加深化了北疆文化的連續性、傳承性,使生活在內蒙古地區的各族人民長期和睦相處、相互濡染,呈現出文化多元、相互融合的繁榮局面,從而豐富了國家治理模式,鞏固了邊疆,推動了社會進步。

內蒙古地區歷史上累積的中華文化元素,經世代傳承,使得北疆文化內涵愈加豐富,特色愈加鮮明,使北疆文化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蓬勃的生機。北疆文化的連續性表現在始終沒有中斷,始終在北疆大地上生根開花,不同時代的文化因子先後在北疆大地這片舞臺上競相亮相、一展風姿。雖歷經磨難坎坷,卻始終在曲折中堅守,繁榮至今、長盛不衰。

(二)激揚創新性,彰顯時代性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中華文明能夠歷經五千多年曆史變遷始終保持生機活力,得益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薰陶下形成的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精神氣質,彰顯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不懼新挑戰、勇於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一部中華文明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在繼承創新中不斷髮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昇華。正是因爲不斷創新發展,中華文明才能始終保持生機活力。

北疆文化作爲具有豐厚歷史底蘊,傳承至今仍極具活力的地域文化,能夠始終與時代發展同步,積極主動汲取時代精華。中國共產黨領導內蒙古革命鬥爭實踐,賦予了北疆文化鮮明的紅色底色,忠實反映了內蒙古地區各族人民在黨領導下爲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英勇奮鬥的歷史進程和偉大革命精神,這爲北疆文化注入了時代最強音和強大的紅色基因。回顧我們黨在內蒙古地區的歷史,內蒙古地區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建立黨組織的民族地區,內蒙古自治區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領導下建立的,內蒙古是在黨中央的支持下發展起來的,內蒙古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偏差都是黨中央幫助糾正的,內蒙古作爲模範自治區模範就模範在聽黨的話上。這“五句話”的事實和道理,是對浸潤在內蒙古各族人民血脈裡紅色基因的凝練表達和詮釋。在這偉大實踐中,內蒙古地區積澱了豐富的紅色資源和文化基因,是實現內蒙古地區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沃土,爲構建北疆文化提供了系統的文化架構和明確的價值追求,鑄就了北疆文化的時代內涵、精神標識和強大內聚力。近年來,從開發數字化應用及文創產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到立足中華審美風範,讓優秀作品競相涌現,再到歷史文化街區在保護中發展,讓歷史文脈融入現代生活,堅持古爲今用、推陳出新,中華文化的“一池春水”被激活,在新時代展現出蓬勃生機。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新時代新徵程中,北疆文化在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尋找源頭活水、汲取智慧力量,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基礎上,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匯聚起同心共圓中國夢的磅礴偉力。

(三)堅守統一性,突出認同性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歷朝歷代的中國人矢志不渝地追求統一、趨向統一、實現統一,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這種統一性,熔鑄成各族人民血脈裡的家國情懷。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深沉的歷史意識,爲中華民族打下了維護大一統的人心根基,成爲中華民族歷經千難萬險而不斷復興的精神支撐。從歷史到現在,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深深植根於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深厚底蘊、燦爛輝煌的文化沃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構築起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形成了勠力同心、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

包括北疆文化在內的多種地域文化始終保持了高度的凝聚力、向心力,表現爲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性,最終促成了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內蒙古地區的發展史,清晰展現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貫穿着各民族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內蒙古地區的歷史所反映出的各民族交融匯聚,正是對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曆史的生動詮釋,爲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做了生動註解。從趙武靈王開發北部邊疆“胡服騎射”、漢朝“昭君出塞”促成漢匈和親,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漢化政策,再到隋唐元明清一次又一次的大一統和持續不斷的民族大融合,在歷經遷徙、通商、聯姻等的歷程中,各民族交往範圍不斷擴大,交流活動日益頻繁,交融程度逐步加深,凝聚力不斷增強,最終促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近代以來,內蒙古各族人民爲抵禦外侮作出了巨大貢獻,體現了最爲真實和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懷,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從自在走向自覺。梳理內蒙古地區“多民族、大融合”的發展歷史可知,在不同歷史時期活躍着的諸多民族,共同創造了內蒙古地區的歷史。在這裡,民族遷徙、相互通婚、商貿往來、文化交流頻繁發生,爲內蒙古地區的發展進步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清晰地展現了內蒙古各族人民共同的、穩定的集體記憶,爲內蒙古各族人民實現高度的相互認同提供了實證根據。

北疆文化集中體現了歷代生息繁衍在內蒙古地區的各族人民維護祖國邊疆安全、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奮鬥歷程,造就了內蒙古地區對大一統觀念高度的向心力,熔鑄形成了愛國忠誠奉獻守邊護邊的優良傳統和民族團結的寶貴品質,爲不斷引導和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奠定了歷史和文化基石。

(四)賡續包容性,展現多樣性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文明從來不用單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匯聚成共同文化”“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認同和維護,就越會綿延不斷”。在中華文化的長期浸潤中,56個民族共同凝聚在中華民族的旗幟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空前增強,在多元中鑄就整體、在整體中百花齊放。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着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諧並存、交融共生、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

歷史上,內蒙古地區作爲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匯地帶,是不同文化碰撞融合的舞臺,多種文化形態和諧共生、交相輝映,在求同存異、開放包容中共同爲中華文化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貢獻。這種擇善而從的包容氣度,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是北疆文化的活力源泉。北疆文化作爲中華文化絢麗的“一枝”,同樣存在許多葉脈,包含異彩紛呈的多元文化類型。內蒙古地域廣闊,由東北向西南斜伸,東西長約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700多公里,呈現出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地理景觀。在內蒙古的不同區域內,形成了多種次一級的地域文化類型,並在各個時期持續吸收不同文化元素,造就了北疆文化的豐富多樣、兼容幷包,成爲北疆文化多元構成的具體體現。

文化的包容性與多樣性是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核心品質。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根深幹壯才能枝繁葉茂。枝繁葉茂,使北疆文化生機勃勃,增強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海納百川,讓中華文明融多元爲一體,也成就了北疆文化的多樣性,使其更加絢麗多彩。

(五)立足和平性,踐行開放性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一直傳承着和平、和睦、和諧理念,追求“和而不同”“天下大同”,以“志同道合是夥伴,求同存異也是夥伴”的胸懷“無問西東”,不斷追求交流對話、開放互鑑。北疆文化作爲形成於我國北部邊疆地區的一種文化類型,自古以來始終是中原和邊疆交流對話、東西方文化開放互鑑的重要紐帶和橋樑,並在此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內涵,爲中華文化的發展壯大增添更多文化因子。

從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來看,內蒙古地區一直處於交流對話、開放互鑑的最前沿。在歷史上是“草原絲綢之路”和“萬里茶道”的重要樞紐和通道,現在仍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是中國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門戶。早在史前時期就已經開通的草原絲綢之路,始終繁盛不衰、暢通無阻,在不同歷史時期留下了衆多文物遺蹟遺存。明清以來形成的萬里茶道,溝通南北,成爲歐亞大陸上重要的經濟文化交流通道。歷史上的貿易通道,見證了內蒙古地區商貿繁榮、文化開放、文明互鑑的盛況。承接歷史、開創未來,內蒙古成爲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深度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向北開放延伸拓展到蒙古國、俄羅斯、中亞、西亞、東北亞以及歐洲。這既是延續歷史、傳承文明,也是助力國家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承擔着與沿線國家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廣泛交流的重要使命,這是黨和國家賦予北疆文化的時代重任。

北疆文化的開放互鑑是全方位的,在此過程中產生的輻射面、衝擊力與持續性,使多民族文化不斷產生、發展、碰撞、融合、昇華,並反哺北疆文化,使其積澱了豐富厚重的歷史人文資源,不斷爲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注入了北疆智慧與活力。

四、北疆文化的時代價值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在波瀾壯闊的中華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滋養着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澆灌出北疆大地的勃勃生機。推進北疆文化建設,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時代的召喚,能夠更好地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匯聚起同心共圓中國夢的磅礴偉力,爲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我們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件大事,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闖新路、進中游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一是堅守文化根脈,進一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強調“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的中華文明,爲北疆大地提供了豐厚滋養。

北疆文化是中華文明孕育和生生不息發展的親歷者、參與者。推進北疆文化建設,始終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深入挖掘其內在鮮明的豐富內涵、優秀品格、價值觀念等,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北疆大地的歷史文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汲取智慧和力量,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並賦予新的時代內容,有助於增強各族人民對中華文明的正確認知和歷史自信,準確把握中華文化是主幹、各民族文化是枝葉的關係,樹立和突出蘊含其中的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推動各民族文化在增強對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成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資源和力量。

二是激發文化新活力,讓北疆大地上的優秀文化在新時代活起來火起來的時代要求。文化因傳承而精彩,因創新而美好。北疆文化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更是未來的。北疆文化不是靜止的、過去的,不會一成不變,而是動態、發展的系統,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豐富。

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更是推動中華文化更加璀璨的源泉。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文化建設是現代化建設中極爲重要的方面。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也有基礎有條件,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更大貢獻。推進北疆文化建設,要站位服務文化強國建設大局,着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挖掘北疆大地多民族大融合的鮮明歷史特點,生動展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豐富人文資源,把多元一體這個重要財富和優勢更好地體現出來,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爲北疆文化的重要源泉,積極發展反映時代要求、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文化,彰顯北疆文化獨特魅力,爲中華文化在北疆大地的傳承發展注入時代新活力。

三是擔負文化新使命,激發各族幹部羣衆幹事創業熱情的時代要求。優秀的精神和品質既有傳承性又有時代性,需要不斷弘揚和培育。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區考察時,首次提出了守望相助理念。既總結了過去、也描述了現在、更引領着未來,激揚着同心同德、手足相親、共同奮進的主旋律,特別是要求我們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充分寄託着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深情勉勵。

弘揚是在繼承基礎之上的發展,培育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以愛國忠誠奉獻爲核心理念的北疆文化,生動詮釋和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守望相助理念和蒙古馬精神、“三北精神”。推進北疆文化建設,闡釋好守望相助理念中蘊含的家國情懷,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就是要把這兩種精神的塑造力和輻射力充分釋放出來,引導全區上下始終保持百折不撓的韌勁、敢戰能勝的拼勁、一往無前的闖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風雨兼程、直奔目標。深入挖掘、宣傳闡釋內蒙古地區“四個共同”的史實和兩種精神的內涵意蘊和時代價值,激勵全區上下堅定不移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實踐,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諄諄囑託和殷殷期望,轉化爲向着闖新路、進中游目標奮進的不竭動力。

四是建設文化新形態,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的時代要求。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建設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才能築牢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貫穿其中的主線就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促進國家統一、維繫民族團結的深厚文化基因。

基於共同的文化傳承、文化印記,北疆文化凝結了內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北疆文化建設,堅持“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始終把主線要求貫穿全過程,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融合的豐富史料,“潤物細無聲”凝聚起深厚的文化認同力量,把內蒙古壯美和美善美、可信可親可愛的形象樹起來,進一步提升內蒙古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引導各族羣衆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深化對“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七個作模範”的認識和理解,始終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共同奮進。用好革命歷史和新時代偉大實踐這個最好的營養劑,從“五句話”的事實和道理中,更好詮釋紅色從哪裡來、基因密碼是什麼,大力謳歌黨領導內蒙古人民走過的光輝歷程,謳歌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內蒙古的關懷厚愛,謳歌新時代以來內蒙古的亮麗蝶變,使鐫刻在北疆兒女血脈中始終心向黨、心向黨中央的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下去,引導全區上下始終保持心向黨、心向核心的堅定執着,更加由衷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落實“兩個打造”

用文藝鐫刻時代

集寧區文聯在路上......

集寧區文聯徵集稿件

請將您的稿件投至

wlcbsjnqwl@163.com

電話:0474--8300619

投稿時,請附上您的聯繫方式

以便我們和您聯繫

喜歡我們,就關注“集寧區文聯”公衆號吧

帶您看盡集寧區文藝的奼紫嫣紅

文稿來源:北疆文化輯錄

綜合編輯:王娜

初審:王娜

複審:索鋼

終審:魏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