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超越 臺國文課本尋新路
▲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曾世傑表示,學生一定要選修足夠的國文節數。(本報資料照片)
▲新北市板橋高中國文老師樑容菁(左)與蔡玫芳(右)規畫課程,增加「研究法概論」的趣味。(本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應該有怎樣的語文教科書?爲了回答這個問題,本報記者除了採訪臺灣的國文課本編者、國文教師、專家學者,也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採訪,藉由比較與臺灣同文同種的大陸,如何編寫國文課本、如何面對意識型態爭議,以及如何改革國文教學等經驗,提供國內參考。
綜合各方看法後發現,第一,臺灣國文課本的「總量」遠不及大陸:以國中而言,大陸課文量是臺灣的2、3倍多;以高中而言,大陸1冊課本上課時間不到臺灣一半。
書商教師 詭異共犯結構
第二,臺灣國文課本的「文言文」數量不及大陸。正因爲臺灣高中國文課本課數少,即使教育部給文言文「保障名額」,臺灣高中文言文的數量仍是大陸的一半,國中文言文更僅爲大陸的1/3甚至1/4。
第三,臺灣國文課本的「小說戲劇」質和量均不及大陸。無論是古典小說或現代小說,臺灣國文課本的小說篇幅幾乎是大陸的零頭,且選文標準不確定,有忽選忽棄、或長年不換的兩極現象。
第四,教科書趨同:臺灣國文課本雖是「一綱多本」,但在升學主義大旗下,民間版本教科書長得愈來愈像過去的部編本,課文很少更動,簡單地說,愈好教的,就愈能獲得教師青睞,長久下來其他出版社在市佔率考量下也只好跟進,各版本教科書選文愈來愈像,出版商和教師成爲詭異而穩定的「共犯結構」。
第五,臺灣國文教師仍停留在「灌輸式上課」的思維。明明課文量沒有大陸多,上課時數一樣多,臺灣教師還是覺得教不完,爲什麼?因爲教師仍然把時間花在寫板書、補充字詞義、翻譯課文等「說文解字」工作,希望把出版商給的教師手冊內容全部在上課時間內上完。
第六,臺灣學生沒有「略讀」或「預習」的能力。學校沒有教學生如何「略讀」、教科書是編給教師「教」的而不是給學生自己「讀」的,這些因素都不利於學生預習。
國文教育 添加政治任務
情勢已經很清楚了。臺灣的國文教育總被當成政治議題來考量,那麼就用政治語言來檢視臺灣的語文教育是否達到「政治任務」吧。臺灣總自認爲是「中華文化的捍衛者」,但其實臺灣的文言文語文教育沒有大陸紮實,臺灣學生肚子裡的古文沒有大陸學生多;另一方面,臺灣國文課本中的本土文學其實可以做得比大陸好,因爲大陸選文原則是「經典」,相較之下臺灣有較靈活的「時代性」,但臺灣很多好的選文卻因爲出版社的市場考量、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教材的自讀配套不足等因素而被捨棄。
從政策面來說,教育部不應該再躲在出版社後面,而是應該面對課綱中不合理的民粹決定(規定古文比例、文白比例、保障原民文學等)並修正錯誤;檢討國高中國文理想的課文數量;鼓勵教師教案比賽,而不是一味依賴出版社補充教材等等。
國文定義 不妨全民辯論
從輿論面來看,民間團體與其每年舉辦「搶救國文」記者會,不如舉辦「國文大辯論」(大陸1990年代末期就辦過),討論的議題至少應涵蓋:國文只包括文學,還是有其他廣義國文?國文課本內容應該由誰決定?簡單地說,臺灣要怎樣的國文課本?
兩岸之間的任何比較,從來不是爲了要指出誰對誰錯,而是比較分析之後,回過頭來認識自己的短處和長處,並指出一條適合臺灣的道路。理想的情況,臺灣的國文課本可以包容中國(文言文、中華文化經典教材)又超越中國(臺灣文學、馬華文學、華人文學),找到臺灣的自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