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水庫清淤有成 從ICU回普通病房
臺南白河水庫因淤積嚴重,一度被形容「壽終正寢」,這幾年管理單位透過清淤、施作防洪防淤隧道等工程,努力讓水庫「回春」。(張毓翎攝)
同樣扮演嘉南平原重要供水任務的臺南白河水庫,因淤積嚴重,水庫庫容量一度不到啓用時4成,導致灌區的一期稻作頻繁休耕,近年透過清淤、施作防洪防淤隧道等工程,經4年努力讓水庫「回春」,庫容量恢復到1387萬立方公尺,約是水庫完工時總容量5成多,蓄水功能暫從「加護病房」回「普通病房」。
白河水庫供應白水溪、糞箕湖及東山灌區稻作及雜作灌溉,因早年集水區水土保持欠佳,每逢豪雨即沖刷大量土方順流而下。因爲水庫淤積,曾於2003、2004及2010至2013年期間多次辦理公告停灌休耕,影響下游種植稻米等作物的農民。
管理單位近年加速清淤,2019年先完成防洪防淤隧道,讓水庫淤積不再持續惡化,其年平均排泥砂量可達20萬立方公尺以上,以利汛期進行水力排淤,延長水庫壽命。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表示,爲進一步改善白河水庫,去年提出「白河水庫後續更新改善工程計劃第二階段」,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越域引水、急水溪河道保護等工程,以恢復庫容至2000萬立方公尺爲目標。
而曾文水庫每年清淤量居全臺水庫之冠,多數淤砂以抽泥船清除,再堆置在下游曾文2號橋處,需靠大型泄洪才能沖走,臺南市楠西區照興里長江森原表示,曾文水庫已2年沒有大量泄洪,下游堆置的淤砂衝不走,不僅造成魚、蝦生態影響,更縮減河道上的埤塘面積,山區農民取不到灌溉水源影響生計,抱怨連連。
經多方爭取,農水署嘉南管理處規畫在楠西區設置蓄水池,在密枝、灣丘、龜丹及照興裡擴大灌溉服務,其中照興裡3座500公噸蓄水池,日前已發包、預計11月28日開工,明年中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