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性侵被忽略,未成年法成惡魔庇護傘?這部國劇越拍越跑題!
你最害怕看到新聞是什麼?
Sir有一個:
校園霸凌。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Sir都會生出結節,卻又無可奈何,並希望這樣的事情不再出現。
可現實哪有那麼美好。
前兩天的一則新聞曝光,讓爭議再次進入公衆視線。
和預料的一樣:
取證難,判定難,懲戒難,以及預防難。
現實苦痛與司法實踐的錯位,讓很多人擔憂,唏噓,膽寒。
未成年犯罪的問題不是第一次被擺上檯面,但很多是從受害者層面聊痛苦,聊創傷,有沒有另一面的視角?
這不,有一部新劇就找了這個切入點。
從檢察官的視角,講未成年犯罪。
還找來了一流卡司,張譯,秦嵐,徐帆……
結果,豆瓣6.6。
問題出在哪?
在劇集早已完結的今天,Sir覺得有必要,來聊聊國劇創作中的“取巧”通病。
九部的檢察官
01
一部只有18集的“短”劇。
故事設定也很精簡。
講述了在最高檢重視未成年犯罪的當下,某地方檢察院爲此新組建了未成年檢察部門,也就是劇名中的九部。
由省院下派經驗豐富的檢察官雷旭(張譯 飾),和地方基層檢察院的幾位老中青檢察官一起,在一個個具體的案件中,向觀衆展示檢察官視角的未成年犯罪檢察工作。
某種程度上看,和奈飛前兩年出品的《少年法庭》題材相似,關注點同樣是未成年人犯罪。
不過,《少年法庭》採用單元劇形式,平均兩集一個案件,再由左陪席和右陪席的個人故事串聯全劇,劇情完整度有保障的同時,透視了未成年人問題,並試圖探討這一切背後的社會原因。
而《九部》這一次更精簡,也更聚焦。
從頭到尾只講了一條線。
核心人物是一個叫做姜筱潔的中學女生。
一開始是一件圍繞她的霸凌案件。
結果後邊牽扯出她被性侵的案中案。
再隨着案件的調查偵破,她的原生家庭,她成長的周遭環境,以及身邊存在的對未成年人的誘惑與圍獵,都逐漸呈現給了觀衆。
期間還涉及到,姜筱潔周邊幾個同齡人的遭遇。
可以說,如果對於未成年犯罪感興趣,尤其是對當下司法部門關於未成年保護的態度和措施有興趣。
《九部》能提供不少科普。
比如,司法機關有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導室。
比如,未成年失蹤可以不依循24小時後再報警的原則。
比如,督促監護令這種保障未成年人權益的措施。
還有司法部門的社工其實已經能提供不少法律實踐和落實的服務。
可是呢。
《九部》給到的科普機會,都隱藏在劇集的角落裡,需要觀衆仔細去發現。
某種程度上,和我國很多法律措施一樣,其實早就有設置,但需要司法機關和普通公民都能瞭解和實踐,才能產生作用。
除此之外,劇集並沒有對未成年犯罪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更加具象的討論。
而是在18集的短篇幅裡,拍了一堆創作者更熟悉,但也平庸到刻板的情節。
比如,辦公室政治。
比如,分手十年的前任在職場重逢。
比如,毫無必要的電視臺採訪引發人物衝突。
甚至比如,上班路上輪胎掉了的強行刺激。
還有,前任家裡一起吃火鍋憶往昔……
△ 兩個人坐在一起回憶往昔能佔半集
甚至這個由未成年人受侵害切入的案件,最終滑向的,也不是未成年犯罪。
而是更爲大衆熟悉且熟知的,反黑。
對,大反派不僅有當地的企業大佬。
更是涉及到了官場腐敗和保護傘問題。
到最後,說是未成年犯罪。
真正判實刑的未成年一個都沒有,反而是成年的企業家,官員,黑惡勢力,抓了一圈。
怎麼說呢?
豆瓣6.6,並不是觀衆對於未成年犯罪這類題材的不重視。
而是對於掛羊頭賣狗肉的創作者浪費了一個本該更好題材的憤懣。
02
未成年犯罪題材應該怎麼拍?
《少年法庭》其實已經打過樣了。
一開場就是極端暴力的殺人分屍案。
被殺的是個8歲男童,而殺人者自首,是個13歲少年。
僅僅是設定,就已經把法律本身的未成年保護,放在了火上烤:
極端案件,未成年犯罪。
在任何社會,判不判,怎麼判,都能找到一大堆的支持者爲此爭吵。
更別說,劇中還這些直接挑動觀衆情緒的未成年角色設計。
毫無悔意的犯罪者:
我聽說未滿14歲的話,殺人也不用坐牢
那是真的嗎
太爽了
兩副面孔的欺騙者:
人前是乖乖女,人後是施虐狂。
以及,現實存在,實際上很多人任然不願意承認或者接受的:
未成年有組織犯罪。
他們一方面受到未成年保護法保護,很多罪行都能夠逃脫,一方面又成爲其他未成年人的加害者,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來回橫跳。
逐漸成爲同齡人的噩夢和頑疾。
當然,因爲尺度和噱頭上的需要,《少年法庭》在呈現上,不可避免會導向奇情和誇張。
但呈現,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正視社會陰暗面的勇氣,也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更厲害的是。
相比於聚焦於原生家庭這種抽象的罪惡溫牀,《少年法庭》裡還探討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另一個原因,社交需求。
比如爲了“合羣”,有些未成年在心智不成熟的情況下,會捲入,甚至主動參與到犯罪中。
甚至,劇中還設計了那種對少年犯罪有切身痛恨的執法者角色,但即便是這樣的人,在日復一日的挑戰中,也不得不承認,刑罰解決不了問題。
這種直指核心的講述,才能讓大衆一步步剝離掉單純的情緒發泄,認識到這是個沒有辦法短痛的問題,面對長痛,才能更傾向於用矯正,而不是懲罰的方式去解決。
可這一切,在《九部》裡,幾乎都沒有。
整個案件裡。
未成年人是受害者,就算是加害者,也是非常輕的那種,比如偷竊,搶奪,詐騙……
說是未成年犯罪,實際上是保護未成年。
但保護被傷害的未成年這件事,本身就不存在任何爭議。
而對未成年成長環境的呈現:
依然是原生家庭。
比如核心線索人物的姜筱潔。
有一個強勢專橫的媽,一個軟弱賭博的爸。
比如後邊的問題少年周喬(韓昊霖 飾),出身不好,父親性格極差,喜歡打孩子,動不動家暴。
而在原生家庭之外,《九部》離譜的地方就是:
它對於未成年人走歪的大環境呈現,歸結到了學校周邊的酒吧,網吧,醫美,甚至是當下流行的電競這種事情上。
頗有一種上世紀末的保守和復古,比如把遊戲打成電子海洛因的無能家長。
當然,創作者也知道這種遷怒有點偏頗。
所以做了一個更離譜的設計:
這個城市裡誘惑未成年人走歪路的產業,造成好幾起未成年人遭遇侵害的幕後黑手。
居然是同一撥人。
對,當地某個著名企業家和官員保護傘。
這就像是深層的問題我沒法聊,所以就給你找了具體的壞人。
面對着觀衆,指着壞人罵:
你們的小孩走歪了,都tm怪他啊。
Sir也才明白。
爲什麼劇中反反覆覆強調,雷旭下放的這個基層檢察院所在的,是個小地方了。
不僅是說雷旭沒法用省裡的那套思維辦案。
更重要的,也是爲了讓故事能夠合理,挽尊。
畢竟,只有小地方,才能出現到這種能具體到個人的惡。
對應到這部劇的意思就是:
未成年犯罪的爭議性,我不能拍,不敢拍,不會拍。
那反黑,總可以吧。
反正壞事都是黑惡勢力和貪官污吏乾的就好了。
這種解決不了事情,那至少先解決掉幾個人。
總歸沒錯。
但這種沒錯,就造成了現在這種尷尬。
03
老實說,最早聽到《九部》的消息時,Sir還是很期待的。
因爲這樣的題材太少。
又太重要。
在某種程度上,它甚至是當下大衆極其關心,卻總是被含糊其詞的話題。
彷彿陷入了一個說不清楚的困境裡。
舉例來說。
你大約還記得半年前轟動全國的邯鄲少年殺人案吧。
三個未成年的初中生,合夥將同學殺死,掩埋。
可是面對受害人家屬的悲切。
兇手們卻因爲刑法中對於未成年人的保護,很難遭受重刑。
甚至,因爲涉及未成年人,整個案子都不會公開審理,殺人者的身份信息都會被保護,媒體也不允許公開報道。
讓案件至今都沒有更多信息披露,以至於謠言四起。
爲什麼我們會這麼關心?
因爲現代文明司法制度建立之初,沒能夠想到社會發展會如此迅速,以至於出現了一個能夠施暴卻可以減輕懲罰的羣體。
與大衆最樸素的觀念產生了激烈碰撞,比如欠債還錢,比如殺人償命,比如孩童是幼稚無辜的,比如未成年人都是應該被保護的……
更別說,隨着信息流通更快,新聞媒體報道下的未成年犯罪案件數量,犯案人數,增長速度,都在攀升:
根據2023年最高檢公佈的數據,未成年案犯已經多達數萬人,同比上升的數據已經達到35%。
已經證明,在當下的中國成爲了一個社會問題,而不是說再用傳統思維就可以迴避的東西。
這也是《九部》真正該做的,在官方的背書下,應該是迴應爭議,解決問題,消除恐懼。
但可惜。
他們放棄了,只聊保護,不聊爭議。
爲什麼會這樣?
或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比如說劇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臺詞口型不對,由此可以斷定劇集的表達力度是得到了削弱的。
但本質上。
Sir覺得,是與我們的影視作品特性有關:
對於很多地方來說,影視文藝作品是一種思想的表達,可以是先鋒,也可以是探索,是在現實的基礎上往前走上一步,以尋找可改變的可能。
而我們,是退後一步。
也就是說,我們的創作者們往往困守於一個被動的局面裡,政策法規沒有頒佈的,不探討,主流輿論沒有肯定的,不突破,我們往往只會在一個安全區裡,重複着那些被說過的話。
這就導致了未成年犯罪一直備受爭議。
但直面這個問題,拿出來聊的,還是一部《少年犯》。
可那已經是1985年的電影了。
當然,我們也不是視而不見。
只是具體到施暴者的時候,不是用意外解決兇手,迴避法律爭議(《少年的你》),就是迴歸到復仇惡人這種傳統類型上(《彷徨之刃》)。
而這,恐怕也是《九部》爲什麼會以反黑來包裝的原因。
在一個還充滿爭議的空白領域,國產的任何文藝創作都不敢先行一步。
這是《九部》的問題,也是國產創作的遺憾。
所以該怎麼說呢?
還是回到《少年法庭》吧。
劇中,主人公對少年犯罪的原因,給過一個耐人尋味的解釋:
是的,在一個從上到下都不敢把他拿到明面上討論的地方,在一個試圖捂住眼睛就假裝問題不存在的社會。
未成年犯罪的出現。
你,我,他,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畢竟對於孩子來說,從來沒有什麼人性本惡。
塑造惡意溫牀的。
有且只有,成年人不敢面對問題的退步與膽怯。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聶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