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環球投資:COP27爲影響力投資帶來三大機會

Matt Christensen指出,首先一些關於氣候的主題,如氣候適應迄今獲得諸多關注,未來則應該需要更多的投資以支持其發展。目前90%氣候融資活動主要爲針對減緩氣候變化,而非適應氣候變化,因此影響力投資可以發揮其角色,填補適應氣候變化的融資需求。

永續農業便是其一個例子,它不但有助減緩氣候變化,同時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Matt Christensen指出,COP27發起的「促進糧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轉型」 以及「農業氣候創新任務」等倡議將有助於推動永續農業的發展勢頭。

此外,影響力投資生態系統將獲得更多政策支持。英國和德國等國家在COP27期間就綠色技術創新、保護生態系統和出資幫助因氣候變化而面臨嚴重經濟損失的國家等領域做出巨大承諾。這些舉措勢將有助於持續加強影響力投資生態系統的發展,包括影響力投資的評估框架、專業知識,以及全球人才發展等範疇。

最後,Matt Christensen預計,政府和民營企業合作(PPP)將在影響力投資中發揮更重要作用。作爲其中一種PPP模式,混合融資不但有助降低投資相關風險,並能推動更多民營機構參與其中。隨着公營部門支持力度加大,以及民營機構的投資意願增加,預計將有助擴大混合融資工具運用範疇,進而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力。

Matt Christensen表示,COP27聚焦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和實施,反映出當前社會更加關注氣候變化有望對環境和社會帶來實際影響的大趨勢。未來十年,除了風險和回報之外,影響力將有機會成爲投資的第三維度。可以想見的是,客戶和利益相關者在分析投資結果時將越來越注重具體、可量化,並且對社會實現積極影響。

如果碳排放持續居高不下,高溫熱浪、洪水和生物羣落轉移等現象將在亞洲漸趨普遍。尤其屆時到了2050年,所有亞洲國家戶外工作環境都有可能爲極端高溫和高溼度所困擾,洪水和地表生物羣落轉移等風險也將變得格外嚴重。

生物多樣性也是亞洲另一個關注點。根據估計,約有63%的亞洲GDP,即約19兆美元規模的經濟產出,可能面臨自然損失的風險,相關比例高於較全球平均水平。然而,有調查顯示,到2030年,亞洲自然積極型經濟將可釋出4.3兆美元年度商業機會和2.32億個就業機會。

儘管如此,預計到2030年,亞洲綠色企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兆至5兆美元 ,其中交通、電力和建築等領域料將具有強大潛力。

安聯環球投資駐香港永續發展分析師何忠熙在評論亞洲ESG發展時表示,在亞洲,許多市場開始出現越來越多涵蓋資產管理公司的ESG法規。相關法規標準若能更加協同,將有助於提升整個法規體系的運作效率。此外,資產管理公司將永續發展納入投資能力檢視,與被投資企業是否能提供高質量和可比的永續發展資訊,並且與他們做出改進的意願密切相關。因此未來希望涵蓋亞洲企業的ESG法規能夠更加健全,從而有助加強投資的監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