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明天氫能王朝雲:氫能產業要保持戰略定力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濮振宇

7月26日,在經濟觀察報舉辦的“氫啓未來 聚力共贏”——打造中國式現代化氫能產業體系研討會上,安徽明天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朝雲表示,發展氫能產業的核心問題是能否保持戰略定力,無論是投資還是政策,各方面都應有定力。氫能要做通、做到位,不能急於求成。

近兩年來,我國涉及氫能發展的支持政策不斷出臺。2022年,我國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國家層面首次明確了氫的能源屬性。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佈《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國家首次將氫能產業列入國家中長期能源發展規劃並出臺單獨文件。

“我們理解氫能級燃料電池有一個‘大圈’、一個‘小圈’,‘大圈’就是氫能產業,‘小圈’就是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王朝雲認爲,從“大圈”的角度看,現在是氫能產業發展最好的時期,政策實現全覆蓋,從國家到地方上大多數省市,都出臺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

官方信息顯示,安徽明天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燃料電池研發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燃料電池電堆與系統自主核心技術與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自主開發了金屬單極板衝壓、金屬雙極板激光焊接、金屬雙極板鍍膜、MEA生產、電堆裝配、電堆活化與測試、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系統測試等八大生產線工藝自主開發了金屬單極板衝壓、金屬雙極板激光焊接、金屬雙極板鍍膜、MEA生產、電堆裝配、電堆活化與測試、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系統測試等八大生產線工藝,並建成國內首個萬臺級燃料電池工廠。

王朝雲表示,安徽明天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開始就在安徽六安建立了萬套級燃料電池工廠,經過幾年的探索發展,一是實現了四大層級技術(電堆關鍵零部件、電堆、電池系統及零部件到匹配搭載)的產品量產;二是從氫氣製取、做好加氫站到讓三十幾臺車每天通過氫能正常運行,在安徽六安打造了根據地生態圈。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626輛和3367輛,同比分別增長105.4%和112.8%。今年上半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03輛和1389輛,同比增加38.4%和73.5%。

在王朝雲看來,燃料電池還處於產業化初期階段,以及商業模式的探索階段,此前燃料電池領域衆多企業已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大量積極探索,但這樣的努力並不是無止境的豪賭,因爲燃料電池可以預見的未來會很快地到來。

王朝雲表示,氫燃料電池的真正產業化,取決於三個基本條件,一是實現燃料電池的電池成本與傳統車接近;二是加氫成本足夠低以及加氫站足夠便利,其中加氫成本低於25元時完全低於油價,低於17元時低於純電動的加電的價錢;三是燃料電池車使用壽命能夠超過100萬公里。

據瞭解,燃料電池的電池成本與傳統車接近,需要燃料電池電堆和系統達到大約每千瓦600-700元的水平,而我國企業目前電堆和系統的成本在4000元左右,使用壽命大約在20萬-30公里之間,加氫成本不同省市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內蒙古與新疆部分地區每公斤約13元,河南、河北部分地區每公斤約20元,北京、上海、廣州每公斤約60元。

“三大基本條件實現的時候,燃料電池車可以完全取代傳統燃油車,不管在鄉村還是城市,完全能和純電動車相媲美,商業模式到那個時候才基本形成。現在,既然國家戰略已經發布,我們希望各層級各部門,包括企業要堅定不移走下去。”王朝雲說。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經觀汽車】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