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關節偵測」檢測老化、肌少症 守護長輩健康

復健醫學部醫師陳佳菁創新開發「AI智能關節偵測系統」,只要利用手機、平板或筆電鏡頭捕捉用戶的動作,並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姿勢變化,就可以提供早期老化和肌少症風險的初步量化評估。(臺中慈濟醫院提供/張妍溱臺中傳真)

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長輩肌少症已普遍,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容易導致跌倒和其他併發症。臺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創新開發「AI智能關節偵測系統」,透過姿勢變換就可檢測早期老化和肌少症,預計2025年上路。

復健醫學部主任蔡森蔚表示,隨着年齡增長,身體肌肉質量與纖維數量日漸減少,高齡者缺乏運動會加速肌肉退化,並出現烏龜頸、駝背、骨盆前傾等狀態。即使請老人在家運動,其居家運動訓練也未必能達正確臨牀標準。

復健醫學部醫師陳佳菁創新開發「AI智能關節偵測系統」,只要利用手機、平板或筆電鏡頭捕捉用戶的動作,並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姿勢變化,就可以提供早期老化和肌少症風險的初步量化評估。

陳佳菁說,「AI智能關節偵測系統」主要優勢,在於提供便捷的姿勢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動作控制問題,併爲遠距醫療提供高齡族羣骨骼肌肉和關節狀況的評估依據。

「AI智能關節偵測系統」系統採用物理性的智能檢測方式比過去仰賴血液檢查的方法,操作簡單且更易於判讀,是臺灣首創的卓越系統。系統目前仍處於開發階段

臺中慈濟醫院副院長莊淑婷兼慈濟基金會長照推展中心副召集人,她指出,常在機構看見長輩苦於肌少症的行動遲緩與不便。醫療團隊盼透過創新技術,改善高齡族羣的健康問題與生活品質,有助於醫師臨牀診斷。

他認爲,「AI智能關節偵測系統」建置完成後,一定可以更廣泛應用於長照領域,引進機構協助改善長輩的健康狀態,也提供更便利的健康管理。

臺中慈濟醫院指出,「AI智能關節偵測系統」未來可廣泛應用於臨牀診斷與居家遠端運動管理,長期監測用戶身體狀況,並將數據回傳至資料庫,幫助建構病人完整資料,改善高齡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