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女神”李飛飛:曾餐廳刷盤子,攢錢做研究,33歲成斯坦福教授

在白人的世界裡,有一位華裔女士,讓美國人視爲AI女神,而她17歲時還是飯店裡的清潔工,33歲則成爲斯坦福大學的終身教授,

當然,這條人生逆襲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不被人理解、沒有資金做項目,但她始終堅持着自己的信念,扛過了一個個困難,最終走向成功,這就是李飛飛。

刷盤子的中國女孩考入世界名校

李飛飛,1976年出生在北京,生長在成都。很慶幸,她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也很開明,父母對她的要求很簡單,只要每天放學後在40分鐘內完成家庭作業,其他時間都可以自由支配,父母非常贊成飛飛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良好的家庭氛圍、個人的勤奮刻苦,使李飛飛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優秀,如果在國內,高考正常發揮,一定能考一個不錯的大學,但是所有的計劃都被一時的變化所打破。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天堂,吸引着世界各地人前往,而李飛飛的父母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他們決定移民去美國。

1993年,李飛飛跟隨父母來到了新澤西州,在這裡一切都是陌生的,最要命還是語言不通,聽老師講課猶如在聽天書,身邊連一個朋友說話的朋友都沒有,初到美國的日子,對她來說,簡直是昏天黑地。

父母也是過高估計了個人能力,雖然在國內讀了不少書,但卻不懂英語,他們在美國能做的工作屈指可數。

一家三口人首先面對的就是生存問題,不得已,父親去修相機,母親當收銀員,李飛飛放學後也得去餐館打工。她在一家中餐館做清潔工,營業時在後廚洗碗,營業結束後拖地和擦玻璃。

這就是她到美國後的生活,也是她從未預想到的。已經17歲的她,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打一輩子工,或者努力學習考上名校,她自然選擇了後者。

李飛飛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語言問題,她將一本英漢詞典隨身攜帶,只要有空就學。

1995年,她以年級總分第六的優異成績高中畢業,並在美國高考中取得了1250分,其中數學滿分,她被普利斯頓大學物理系錄取,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

對於一個華裔女孩考上了世界名校,在他們居住的小鎮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當地的媒體還報道了李飛飛的奮鬥歷程。

大學時期,李飛飛可以在名校接受高等教育,與優秀的人才進行交流,而她的父母依然在小鎮裡艱難地維持生計。於是,李飛飛就四處借錢,爲父母買下了一家乾洗店,每逢週末她都會回到店裡幫忙幹活。

大學畢業不一樣的選擇

1999年,臨近大學畢業,其他同學都首選華爾街,出類拔萃的李飛飛也幸運地接到了高盛的工作邀請,而這位有個性的女孩卻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前往西藏進行藏醫藏藥的研究。

這不是她一時的心血來潮,因爲她認爲藏醫可以在哲學和方法論上給予自己更多的理解,這種看似雖小的科研項目,有可能在未來能爲更大領域範圍的研究提供指導意義。

李飛飛以“藏醫藥學與西醫學醫理的比較”作爲課題,在1200多名對手中脫穎而出,拿到了普林斯頓的Martin Dale1953獎學金,從而有了入藏的經費。

一年後,她回到了美國,進入加州理工學院,攻讀人工智能與計算機神經科學博士學位。2005年,博士畢業後,李飛飛進入斯坦福大學的AI實驗室,研究計算機視覺識別。

圖像識別的卓越貢獻

AI是人工智能的簡稱,現在是非常火的專業,但在十幾年前,並不被人們看好,身邊的朋友都勸李飛飛換個研究方向,否則研究不出成果,可能辛苦多年連教授都評不上。

因爲關於圖像識別的研究工作儘管做了很多年,但當時計算機所能識別的物體才20多種,李飛飛在上面下功夫,極有可能是無功而返。

剛開始做研究時,李飛飛並沒有取得進展,但後來她意識到,如果讓計算機學會識圖,就得首先讓它本身擁有更多的圖片。

於是,李飛飛與團隊成員從網上下載了10億張圖片,準備對圖片進行分類並打上標籤,爲計算機提供學習用的“題庫”,也就是現在的ImageNet數據庫。

但是,這個工作量太大了,僅靠她與團隊人員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於是她想到了與亞馬遜合作,利用其衆包平臺,在網上僱傭5萬人,來做圖片的篩選、排序和打標籤工作。

這個項目當時是拿不到科研經費的,李飛飛就從家裡洗衣店的利潤中擠出錢來做研究。

2009年時,ImageNet已經有了1500萬張標註過的圖片,這個數據庫從質量到數量都是空前絕後的,但是她的努力依然沒有得到科學界和社會的認可。

成就被認可,榮譽接踵而至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切轉機也出現在2009年。爲了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數據庫和圖像識別的作用,李飛飛前往歐洲、找到了世界知名圖像識別大賽的舉辦方,說服他們採用ImageNet數據庫。

當參賽人員使用過ImageNet數據庫後,感覺到它有非常好的表現效果,包括科技巨頭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公司也對之非常感興趣,李飛飛團隊毫無保留的將數據庫對全球免費開放使用。

這時,科研人員才發現ImageNet數據庫能解決人工智能發展中許多問題,同時也讓“人工智能”這個詞迅速進入大衆的視野,而這一切,都是由一位年輕的華裔女學者李飛飛來推動的。至此,李飛飛這三個字響徹了AI界。

這一年,李飛飛被任命爲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以及視覺實驗室的負責人;2012年,33歲的她成爲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一位華裔女孩用16年時間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變。

目前,李飛飛在全球最有影響的AI人物中排名第四。她從一個不會說英語的清潔工,成長爲斯坦福大學的教授,以及讓美國人膜拜的華裔AI女神,她的人生進行了完美的逆襲,同時也書寫一箇中國姑娘的勵志故事。

從清潔工到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專家,是因爲李飛飛不隨波逐流,不是什麼熱門,或者什麼賺錢就去做什麼。

大學畢業那年她拒絕了高盛,博士畢業後她又選擇了所謂的冷門方向去研究,她一直在跟着自己的內心去追逐目標,她覺得什麼重要就去學、就去做,不斷地克服困難,纔有了以後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