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加碼,2025年AI超級應用大戰一觸即發
作者 | 劉寶丹
編輯 | 黃昱
一向喜歡投資AI大模型初創公司的阿里,在面對炙手可熱的DeepSeek時,明確表示沒有投資,這背後,阿里已經悄然下場,加碼對AI To C的佈局。
近日,華爾街見聞獲悉,人工智能科學家許主洪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出任阿里集團副總裁,負責AI To C業務的多模態基礎模型及Agents相關基礎研究與應用解決方案。
這是阿里第一次披露對C端業務招攬頂尖人才,背後的信號意義不言而喻。AI大模型的競爭本質上是一場人才的競爭,張一鳴親自下場招攬頂級AI人才,纔有了字節AI奮起直追,如今,阿里找來許主洪這個全球多模態大模型的領軍人物,意味着,阿里的AI佈局重點開始轉向了。
據悉,許主洪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擔任教授,其發表的多篇“多模態預訓練”主題論文引用數位列當年全球前五,他提出的預訓練策略有效降低成本,影響了AI大模型的研發。
AI應用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面向C端市場,阿里正在下一盤大棋。
去年底,阿里將AI應用“通義”從阿里雲分拆出來,產品經理和相關工程團隊等一併歸入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羣,後者成立於2021年,包括夸克、UC瀏覽器、書旗小說等產品。在內部,通義和夸克兩個團隊平級,阿里兩大主力AI應用產品格局初現。
2023年底,吳泳銘將夸克作爲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對夸克的定位是,在大模型時代,面向學生羣體和年輕人,夸克有巨大機會能創造出的革新性搜索產品。但今年初,夸克升級品牌Slogan,改爲2億人的AI全能助手。
從搜索產品到AI全能助手,夸克在阿里內部的戰略重要性顯著提升。隨着通義併入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羣,基於產品視角的動作也會越來越多。
根據七麥數據最新發布的《2024年度實力AI產品榜單》,夸克App年度下載量超3.7億。根據QuestMobile數據,截至2024年9月,通義月活308.85萬,在AIGC應用中排名第10。
1月中旬,阿里將To C硬件業務“天貓精靈”所在的智能互聯事業羣同樣交給智能信息事業羣總裁吳嘉,由他統管。華爾街見聞獲悉,該團隊的工作重點是新一代AI產品的規劃定義,以及與夸克AI能力的融合。
至此,阿里C端核心業務兵合一處,從應用層的通義、夸克等軟件,到硬件端的天貓精靈等,均交到吳嘉手中。他最爲人所知的成績是做成了新一代移動搜索產品夸克,吳泳銘上任後,大膽起用了包括吳嘉在內的年輕管理層。這次,擅長產品的吳嘉又要在AI應用戰場衝鋒陷陣了。
距離ChatGPT在全球出圈已經過去兩年多,AI大模型的競賽重點已經來到應用端。市場形勢的改變倒逼阿里對AI佈局作出調整,原本處於邊緣化的C端應用開始走到前臺。
阿里對AI的佈局主要有三個層面,首先,阿里雲提供算力服務,同時擁有大型通義千問,可以提供大模型服務。其次,作爲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將AI視爲提升競爭能力的關鍵驅動力,應用在自身的生態場景。最後,阿里還進行了廣泛的對外投資。
然而,DeepSeek的崛起徹底改變了算力估值邏輯,其低成本和高性能引起行業對規模定律的反思;同時,阿里投資的獨角獸公司中,月之暗面陷入仲裁風波,零一萬物不再追求訓練超級大模型,目前跑得最快的AI應用是豆包和DeepSeek。
阿里的優勢在於,具備AI產業鏈能力和資源優勢,但在打造超級產品方面,缺乏經驗,這也是阿里加碼C端應用的一大挑戰。
事實上,阿里在AI爆發的前期,沒有將C端作爲重點,跟阿里自身的發展基因密切相關。作爲電商平臺,阿里更擅長B端業務,在過往的發展經歷中,阿里也曾嘗試社交類應用,但並沒有成功。
2025年將是AI大模型應用的關鍵之年,要想打造出AI時代的超級應用,阿里需要在AI大模型基礎上作出前所未有的創新,這注定是一場難打的戰役,留給阿里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