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秒揪出胃癌風險!AI精準判讀「胃相」不受交通限制
臺大醫院內科部教授李宜家說明,人工智慧醫療系統可直接由胃鏡影像精準判斷胃相,目前已於馬祖落地使用。(王家瑜攝)
臺大醫院長期針對高胃癌發生率的偏鄉離島社區進行幽門桿菌根除計劃。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右五)率領團隊成員發表胃癌防治及幽門桿菌治療相關研發成果。(王家瑜攝)
幽門桿菌是胃癌的主要原因,臺大醫院長期投入離島偏鄉地區「根除計劃」,成功將馬祖民衆幽門桿菌盛行率從7成降到1成以下。近年新冠疫情衝擊醫療量能,臺大醫院亦發展人工智慧醫療系統,過去馬祖的病理切片檢體需運送回臺,再由病理科醫師判讀,耗時約1個月,現在透過AI大數據,只需要短短9秒鐘就能完成「胃相」判讀。
臺大醫院內科部教授李宜家說明,國內每年超過100萬人次接受胃鏡檢查,目的是找出胃癌高風險族羣,如果醫師懷疑有病竈,需要將胃部組織切片,再由病理科醫師判讀,如果不切片,就得仰賴醫師的經驗用肉眼判斷。
幽門桿菌感染會引發慢性胃炎、胃萎縮、腸化生,進而改變「胃相」,恐導致胃癌發生。臺大醫院長期針對高胃癌發生率的偏鄉離島社區進行幽門桿菌根除計劃,例如馬祖執行迄今近20年,當地幽門桿菌盛行率由將近7成降低到1成以下,胃癌發生率也下降53%。
「胃相」是胃病診察的關鍵,包括是否有幽門桿菌及癌前病變,但臨牀上需要專業人力和大量時間成本,尤其偏鄉離島地區缺乏醫師和資訊人力,面臨即時性不足的困境。
臺大醫院自2016年起整合旗下10個院區的資料庫,並開發AI模型,可直接由胃鏡影像精確判斷胃相,並於2020年底於馬祖落地使用。臺大醫院資訊室組長陳權忠說明,病人做完胃鏡檢查後,影像會上傳到平板上,當地醫師可以選取想要分析的影像,回傳到臺大醫院,經過AI運算,將結果回傳給當地醫師。
李宜家說,過去需要用空運或船運,將專業人員送到馬祖,或是將切片檢體送到臺北,來回耗時約1個月,現在一張影像判讀只要9秒鐘,且準確率高達9成,可大幅降低偏鄉醫療不平等。他提醒,如果經判讀有癌前病變風險,務必每2年安排一次追蹤檢查。
在臺灣,成年人幽門桿菌盛行率達31.4%,推估有590萬人感染,但約有10%感染者無法成功除菌。臺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劉志銘等人發表最新研究顯示,無論含左旋氧氟沙星的四合一療法、含鉍劑的四合一療法,作爲二線治療皆可達9成累積除菌率;如第二線除菌失敗,另一種處方作爲第三線救援治療亦可達96%到97%累積除菌率。
另外,過去擔心使用抗生素除菌會一併殺掉體內的好菌,或導致抗藥性增加。該研究也證實,接受上述兩種除菌治療的患者,抗藥基因組在剛除菌完成時會顯著增加,但2個月後及1年後可恢復治療前的狀態。該研究結果已於今年刊登在國際期刊「刺胳針胃腸肝病學」(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