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肝癌患者有B、C肝炎 無症狀易忽略定期篩檢成重點

我國肝癌患者有8成都有慢性B、C型肝炎感染,衛福部國健署提醒,肝炎拖延不得,務必定期追蹤並積極治療。(王家瑜攝)

高雄長庚大學教授、臺灣癌症臨牀研究合作組織(TCOG)肝癌召集人盧勝男表示,我國肝癌存活時間逐漸延長,主要歸功於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王家瑜攝)

肝癌國人癌症死因第二位,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5%。我們常說「喝酒傷肝」、「熬夜爆肝」,卻忽略了高達8成的肝癌患者有慢性B、C型肝炎感染。衛福部國健署提醒,肝炎拖延不得,一旦變成慢性肝炎,後續恐演變成肝硬化,最後引發肝癌!

國健署長吳昭軍指出,肝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第二位,如果連同肝硬化、慢性肝病,每年造成1.1萬人死亡,對國人生命威脅嚴峻。國內有8成肝癌患者都是慢性B、C型肝炎感染,卻因爲沒有症狀,而容易忽略定期追蹤及治療。

目前國健署補助提供45到79歲民衆,免費終身一次B、C肝篩檢服務,原住民則提早爲40到79歲。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提醒,就算肝指數正常、身體沒有不適,只要有肝炎就要定期回診,目前健保補助B、C型肝炎患者每6個月一次、肝硬化患者每3個月一次超音波檢查。

高雄長庚大學教授、臺灣癌症臨牀研究合作組織(TCOG)肝癌召集人盧勝男表示,我國肝癌存活時間逐漸延長,2011年存活中位數是2.3年,2019年則是3.4年,8年來增加了1.1年,主要歸功於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

盧勝男說,國內新診斷肝癌有45%是早期,除了要找到高危險羣之外,還要有好的篩檢工具,包括影像學檢查和血清標記。國際研究發現,超音波檢查發現小型肝癌的敏感度爲60%,而臺灣的數據更高;有42%的早期或極早期肝癌患者可驗出血液中的胎兒蛋白(AFP)偏高,另外2020年起健保有限度給付異常凝血酶原(PIVKA-II),都是幫助早期發現的利器。

吳昭軍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臺灣希望能在2025年提早達標,過去我們從B肝疫苗、C肝新藥等面向着手,現在也呼籲符合資格的民衆,都能儘速完成終身一次免費肝炎篩檢。